公民與社會將性侵害事件入題 全中教:掌握考古題者得高分

公民與社會將性侵害事件入題 全中教:掌握考古題者得高分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解析,今年分科測驗公民與社會科,單選題組多、涵蓋面向廣、延續素養精神,掌握考古題者易得高分。此外,社經地位與成績關係、居住正義、metoo等議題均入題,對考生來說切身而且有亮點。

全中教表示,今年公民與社會科單選題題組頗多,從2題到4題一組(8題組共44分),對學生來說閱讀量大、判讀資訊多,熟習考古題、讀思辨力佳的學生易得高分。閱讀圖表進行判讀試題不少(第2、3、33題),充分考驗閱讀素養能力。

全中教指出,今年公民與社會有一些特色題,譬如第2題以家長社經地位與學生成績關係測驗因果關係,考閱讀理解能力。居住正義議題入題,第6題以房東與房客對話測驗債權物權的特性、第20-22題討論預售屋的商業問題。此外,還有時事題,第11-12題以性侵害事件與網路公審問題討論人權保障,似與metoo運動相關。

全國教師會則表示,今年公民與社會題目中間偏難,題目著重閱讀理解及推理分析,較少純知識記憶方面的題目,學生需具備推理分析及整合能力,方能得高分。

全教會說,今年公民與社會首次出現非選擇題以三區塊問答(第39、43題),符應探究與實作課綱之要點。然作答較不細心之同學於此試題恐較不易得高分。再就此命題方式,恐較無法鑑別於前兩區塊學生之認知能力。

全教會說,今年公民與社會題目與生活議題、社會議題高度結合,取材多元,在取材來源方面、性別議題、古巴同婚議題、房屋租賃、預售屋銷售議題…等,與生活情境高度連結的議題均有入題;原住民諮商同意權等社會議題均有關注;在國際關注的議題方面、俄烏戰爭、中美貿易戰等,與試題結合。

全教會建議未來公民與社會科考題可多增列高三選修的內容,且各冊單元命題數量可平均分配,如本次第一冊的文化相關議題(如文化位階、多元文化等)比重較多,而未見少年事件處理法的相關議題。在學生學習方面,依近年命題趨勢,未來學生須提升文字閱讀速度及圖表資訊判讀能力。

全中教教師群解析今年分科測驗公民與社會科。(全中教提供/林志成台北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