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蓋茨比的書和電影區別在哪裡??

第二個問題:我看到的東西比較淺顯的是,gatsby很愛daisy,然後他是個偉大的白手起家 。請問這個電影有別的更深入的思想嗎?
关注者
8
被浏览
8,166

3 个回答

谢邀,那就说说吧。

下面是一个学者的回答。







那么题主就了解到了杰茨菲拉德为什么要写黛西和盖茨比了。

接下来我通过我老师讲近现代美国文学的知识从文学角度上给一个答案。

首先,近代小说有三波浪潮,一波是卡夫卡引领的,第二波是艾略特,第三波是米兰•昆德拉的后现代主义。因为考虑到是20世纪20年代前后成书,那也就是说,这段时间其实对当时的美国社会是由一定映射的。当时美国提出了“美国梦”,鼓励年轻人年轻有为,而在“美国标准”下,依旧饿殍遍野。相信《杀死一只知更鸟》里面写的那段历史还是值得借鉴的。

这也就让盖茨比有一个代表性——他是一个映射,一个由下流社会涌入上流社会的上进青年,希望在上流社会出人头地的一个追寻“美国梦”的年轻人。

因为出身贫贱,就让他骨子里有一种自卑。他小时候就心存野望,但是家境的贫苦让他自觉矮人一截。在之后的一段描述,“他抓住了他的机会,他救了科迪,之后富豪死掉还给他留了遗产”,之后呢?当然是不被上流社会承认这笔钱的所归属。他后来靠着一些不义之财发家,但是他也知道,这些手段是上流社会所不忍的。所以他被传为“牛津大学的高材生”也没有出言辟谣。他过于绅士的举动又是欲盖弥彰。

盖茨比这样的形象可以总结为,一个在底层有着野望的年轻人,通过不停地努力,想到达一个至少和他能力相匹配的阶级的年轻人。他心存野望,而且有计划有能力,所以他很快就到达了他所能到达的阶级目的地。

那么Daisy又是怎么回事呢?

注意,最开始,盖茨比没有认识Daisy的时候,也想进入上流社会,但是欲望并不是那么强。但是看见美貌的Daisy之后呢?他进入上流社会的欲望明显增强了。这种欲望又或者可以叫做执念才是他进取的不竭动力。

所以,Daisy又是另外一个映射,映射的是上流社会的真正生活。上流社会,换一个词叫高端资本阶级。高端资本阶级的资本、绅士修养、谈吐、学历等等都有着很高的要求。除了这些内在硬件要求之外,还需要众多圈子。盖茨比有吗?他哪来的机会从小就接触这二代那二代的?要是他有的话又何必标榜那么多东西掩盖自己的自卑?盖茨比是自卑的,他如果没有足够耀眼的履历是根本不能长存高端资本阶级的。

在下不认为Daisy真的就只是简简单单的爱情映射那么简单。她仿佛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使你通过众多手段在经济上到达了高端资本阶级,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贵族氛围,真正的贵族是无法接受和你做朋友的。抛却形而上,贵族哪怕落魄了,身上的气质也是贵族的,而底层人士到达了高端资本阶级,身上的土锤气质也只是贵族之间编排的噱头。

那么这一切是多么令人绝望啊!盖茨比能在五年时间改变这么多经济上的差距,却还是离自己的阶级相差着“贵族”这一教育。

贵族的教育是什么?

《资本论》里面有个著名的论调:资本是冷血的,如果他停止了增殖而选择福利底层大众而不再膨胀,那么很快地它就会被其他资本吞并。长期的资本运作让高端资本阶级形成了利益为主的立场选择。

与其说是盖茨比被修车工打死,还不如说他是被上流社会摧毁。为什么简简单单地说了一句无凭无据的话,就要让盖茨比付出生命代价?这肯定是荒谬的,那么是什么让盖茨比毁灭了呢?当然是来自上流社会的诋毁和偏见。就像

2012-2017

年之间欧洲不承认中国的发展地位其实是类似的道理。


但是Daisy又是如何呢?她的冷血让我们似乎看到了上流社会真正的冷血:哪怕罔顾情感,也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活下去。盖茨比在死后早已是人走茶凉,这样的繁华散尽和开头的喧嚣鼎沸构成了明显的对比,让人对“阶级”这一词汇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其余的就不必多说,其实答主不需要介怀这种类似于贬低资本主义社会的论调来说明这个情况。其实你要是来中国看多了,就会明白,其实这样的阶级化思想早都已经存在于人类的意识形态之中,言传身教之下,不论社会性质了。

曹雪芹对着《了不起的盖茨比》微微一笑。


希望对答主的阅读有辅助作用。

谢邀,占个坑。忙完手头,抽空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