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至親離世?作家簡媜憶送別百歲嬤:生死相別的當口,我們祖孫以衣相認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8,329

如何面對至親離世?作家簡媜憶送別百歲嬤:生死相別的當口,我們祖孫以衣相認

至親離世該如何面對?作家簡媜回憶阿嬤百歲過世的情景,她感慨「她把所有人調開,指定我回去,她知道我會理智地為她做出一個最呵護她的決定,不讓她經歷無謂的醫療急救最後狼狽地離開」,作為孫女的她相信:阿嬤已平安地跨過生與死的門檻,永遠留在家人心中。

雲妹口氣急促,外傭電她,阿嬤情況不對,要看醫生。她在辦公室當天要發薪走不開,問我能不能回去帶阿嬤看病?我說可以,正準備出發,她又來電,是不是叫救護車較快?我說,叫救護車也得有人在那兒接應才行。我知道我母人在宜蘭參加親戚的告別式,小弟上班了,最有可能還沒出門的就是住附近的大弟,我電他,人在哪裡?他竟說︰桃園。我當下像遭到雷擊,怎麼所有人都不在!幸好我家中老同學尚未上班,火速載我回去。途中,雲妹又來電,她也要趕回來了,因為外傭在哭,阿嬤很喘。

我一到,衝過去,阿嬤像睡著一樣,就是平常的樣子,身體熱呼呼的。我叫她︰「阿嬤!阿嬤!我敏媜啦!阿嬤!阿嬤!」她都沒應。我從她的臉讀出她已準備離開了。我摸她的手,是熱的,而我的手是冰的,無法感覺出脈搏。我爬上床,趴在她的胸口,聽心跳,起初彷彿有微弱的感覺,但接著就聽不到,我又靜靜聽了一會兒,確定靈敏的耳朵已聽不到任何搏跳。當下決定不必叫救護車,阿嬤已啟程了。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生死相別的當口,我們祖孫以衣相認

我握著她還溫暖的手,輕輕摩娑她的心口,像幼時我們生病時她摩娑我們的胸口減緩病苦一樣,對她說︰「阿嬤,妳現在都沒病痛,沒煩惱,也沒有委屈了,妳要隨佛祖去極樂世界,去快樂的所在。多謝妳一世人為我們犧牲,我阿爸死後妳把我們養大!……」我跪在床上,握著她的手,此時才發現她身上穿著跟我一模一樣的白棉襖,多年前我買兩件,一件給她一件自穿。生死相別的當口,前路茫茫,雨霧漫漫,我們祖孫以衣相認。

(圖片來源 / Pexels)

屘姑與家人一一進門,我母與二姑也自宜蘭趕回,叫她,跟她說話。「阿嬤,妳現在眼睛金朵朵,腳也能走了,不要走錯,要去極樂世界!」「姨啊,以前怕妳傷心不敢告訴妳,妳的大女兒跟兩個女婿也去極樂世界了,妳若看到他們不要驚,要一起隨菩薩去極樂世界!」淚水在每一張臉上流溢,叫姨的、叫阿嬤的、叫阿祖的,圍繞在她四周說感謝的話,連在美國的外孫也透過電話在她耳畔低語,送她這一程。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雲妹備了紅包袋放在阿嬤手上當作手尾錢,我母拿出早已備妥的衣服,一媳、二女、三個孫女齊手為她裝扮,「阿嬤,妳身軀放軟,我們要幫妳穿水水,戴手鐲戒指。」二姑熟稔古禮,由她指示著裝,我母為她梳頭,最後,在腰間繫上我母做的荷包袋,袋內裝銀紙,二姑持剪刀剪下一截帶子,說︰「姨啊,短的妳帶去,長的留給子孫做家火(財產)。」

彷彿預演過,彷彿另有一個睿智的阿嬤超脫肉體束縛,調兵遣將安排這一切;她知道什麼時候、什麼事該找什麼人。一切是巧合,但也可能不是巧合。她知道我一整年陷入生死主題書寫,回顧過她的一生,思索過死亡,心理力量已與以前不同。她把所有人調開,指定我回去,她知道我會理智地為她做出一個最呵護她的決定,不讓她經歷無謂的醫療急救最後狼狽地離開,她知道自小疼愛的長孫女有足夠的膽量幫她顧好往生的路口,讓她在自己家裡自己的床上,無驚怖無折磨無阻撓,平安地跨過生與死的門檻,卸下背了一百年的人世。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阿嬤留下的財富只有一個字︰愛

阿嬤往生的路走得安詳平順,乾乾淨淨,沒有任何藥味臭味,換上屘姑為她買的漂亮衣服,家人好好地跟她說話,跟她告別。這是多麼大的福氣,多麼平安的事。雖然不捨,但想到她百歲善終,心中感到寬慰,覺得老天很疼我們的阿嬤,賜給她這麼難得的句點。或許,這就是她要的,她不要子孫因她而勞頓奔波、哀傷悲痛,她一生最重視的就是家庭,用家的溫暖送她,她才能一直住在我們的心裡,溫暖我們。

一個苦命的絕望女人活了下來,只有一個理由︰愛,阿嬤愛我們所以活下來。她布滿哀哭的一生,留下的財富也只有一個字︰愛。

阿嬤成為我們的祖產。

(本文節錄自《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增訂版):老年書寫與凋零幻想》,作者為簡媜,由印刻出版授權康健雜誌原文轉載,圖文經編輯並增訂小標。)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