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有亞斯特質的人比想像多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227,848

原來,有亞斯特質的人比想像多

柯文哲當選市長,讓台灣社會大眾對亞斯特質的好感度增加不少。當「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 syndrome,簡稱亞斯)」成為顯學後,我們發現身邊不少專業人士、也或許包括自己或親人,帶有亞斯特質。

前陣子看了一些談論亞斯伯格症候群的英文網站,亞斯的親人、伴侶常稱他們為aspie,然後說自己是NT(NeuroTypical,或稱「典型人」)。

亞斯跟自閉症屬於相同的大腦特質,在神經多樣性的分類上,都稱為「自閉症光譜(autism spectrum)」,所以第五版「精神醫學診斷準則」已經取消亞斯柏格,統統歸類於自閉症光譜的一環。

不過,同樣是自閉症光譜,最嚴重的個案跟外界難以溝通;光譜最邊緣、具輕微亞斯特質的人,跟典型人乍看之下難以區分。社會大眾常把亞斯視為疾病,想像這些病人都有滿多社交與人際障礙。但如果當成光譜,就會知道還有許多有亞斯特質的人,嚴重度未達疾病診斷,要在現代社會生活不難,但這些特質有時仍會造成當事人或身邊親友的困擾。

隱藏自我、融入社會的痛苦

亞斯光譜人數眾多,許多領域都需要另外開闢亞斯專章。現在許多心理師都曉得,如果個案有亞斯特質,進行心理治療的方式與技巧就得修正。亞斯思考與應對問題的方式,跟典型人的確不同。

亞斯特質的人會執著於某些特定興趣,對於違反規則常難以忍受,對言語、表情背後的含義常無法感受。亞斯特質的人常被視為白目、低EQ、不通人情世故。但一個族群裡如果沒有一些這樣的人,優勢者會容易濫權、腐化,最後導致族群的滅亡。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不過,柯P畢竟是社會條件好的台大名醫,他在醫院不管人緣多差、得罪多少人,還是能靠專業升上主管、得到資源。多數亞斯特質的人則必須隱藏自己、想辦法融入社會,這些痛苦外界無法理解。

亞斯特質的人想融入社會、減少痛苦,能怎麼辦?我靈機一動,到Amazon網站搜尋Kindle電子書,果然有專門談亞斯與酗酒的專書。亞斯特質的人不容易接受使用毒品──因為這違法。不用毒品,也不濫用藥物,醫學上沒有什麼亞斯的特效藥,酒精就是最好的「自我藥療(self-medication)」。

酒精對「亞斯」有兩個重要作用。第一個是減少社交焦慮、人際障礙,降低亞斯特質帶來的壓抑,在社交場合能更自然表現、回應其他人的情感需求。這對保住工作、爭取升遷機會、打入重要社團組織,常是重要關鍵。

另一個重要作用是「減少痛苦」。亞斯特質的人對許多事情都會看不慣,特質鮮明的人或許就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怕。但在光譜邊緣的亞斯,會壓抑自己的想法與個性。典型人可以「自我感覺良好」,睡一覺後當作什麼事情都沒有;亞斯特質的人,會感受到強烈的不公平、沒有社會公義,有些到最後只好用酒精來麻痺自己。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陪伴者與家屬需要更多協助

先進國家重視病友團體與家屬的發言權,搜尋英文網站,可看到許多亞斯的伴侶、家人描述跟亞斯相處的經驗。

有些亞斯為了追求心儀的對象,會學習從電視或小說裡看到的浪漫手法。但結婚成家後,就漸漸「恢復本性」,這些花言巧語的儀式統統沒了。某些亞斯會認為,孩子都生了,沒必要每星期都做愛。亞斯的伴侶可能會因此覺得沮喪、失落,但這些本性,不代表這位aspie已經不愛他的NT伴侶,只是亞斯感受愛與表達愛的方式,跟典型人不大一樣。

我有些穩定的女性病人,嫁給大亞斯,生了小亞斯,難免有許多摩擦。但當初就是愛上先生的耿直、專業、不會說謊,現在還是決定繼續互相扶持,只是定期回診拿個藥緩和情緒。

台灣滿需要亞斯陪伴者的自助團體與網站──有亞斯特質的人或許比想像多,這些資訊可協助我們了解自己,減少對亞斯特質的誤會。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

陳豐偉

精神科醫師、作家,執業於高雄快樂心靈診所。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