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熱搜:「灣區標準」增73項 涵預製菜職場技能7領域 - 20240403 - 港聞 - 每日明報 - 明報新聞網

港聞

港聞二

灣區熱搜:「灣區標準」增73項 涵預製菜職場技能7領域

【明報專訊】除了「灣區認證」,粵港澳還有另一項三地共同訂立的「灣區標準」。自去年公布首批110項後,今年2月又新增73項,並增加預製菜、家政、氣象、綠色生態、職場技能培訓、精油產品、電線電纜等7個新領域。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化研究中心公布,下一步將研究制訂信息產業技術及數據跨境流通的灣區標準。

將研信息技術數據跨境標準

「灣區標準」在廣東同樣由廣東市場監管總局負責,與香港工貿署、澳門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合作。第二批73項「灣區標準」研發單位中,共有173家香港和112家澳門機構,包括香港飲食業職工總會、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大學、澳門大學、澳門飲食業工會、澳門市政署等。廣東市場監管總局稱,首批「灣區標準」公布實施後,市場反應熱烈,本次已有1112家廣東機構、183家香港和139家澳門機構承諾聲明使用新公布的73項「灣區標準」。

本報翻查新公布的「灣區標準」,當中「廣府早茶、蝦餃」標準要求以生粉混合澄麵做皮,蝦仁、肥豬肉及筍絲做餡,包成不少於9道摺的彎梳形餃子,每籠4隻,達到「餡心色澤嫣紅、精緻玲瓏;餡料爽中有汁、鮮美可口」的效果。參與訂立標準的包括香港飲食業職工總會、澳門飲食業工會,以及香港煌宴酒家、凱日精品粵菜館、廣州的白天鵝賓館、新興家喻飲食有限公司等餐飲企業。

另涉逾10食安要求 遵粵港澳最嚴標準

此外,新一批「灣區標準」還包括10多項食品質量安全要求,在各項重金屬污染物及農藥殘留量方面,綜合內地、香港、澳門三地標準,遵守當中最嚴格的指標限量要求。

負責「灣區標準」的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化研究中心於3月18日公布2024年「灣區標準」共同需求指引,下一步重點推動形成產業鏈關鍵技術、信息產業技術相關標準,包括綠色低碳發展、新能源、海洋經濟等領域,亦將圍繞網絡和數據安全防護合作、數據跨境安全流通,研製大灣區網絡安全、數碼資產、私隱保護等方面的相關標準。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