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惩罚不育”,厦大教授提议:不生娃就下调养老金,评论区亮了 - 调色盘网络

“要惩罚不育”,厦大教授提议:不生娃就下调养老金,评论区亮了

丁克族越来越多了。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到现在三胎政策也开启,这就意味着我国生育人数越来越少了,国家为了鼓励生育所以开始开放生育,虽然没有彻底开放,但是一家两三个孩子还是可以的。

不过虽然开放二胎政策成功了,很多中年夫妻的确是开始实施生二胎的行为,但是生三胎的还是少之又少,并且现在人们对于生孩子多半还是出于抗拒的状态。

尤其是年轻人,更是一个都不想生,这根本不是你开放生育就能解决的问题,而看着年轻人们如此坚决,教授专家们又坐不住了。

“要惩罚不育”,厦大教授提议:不生娃就下调养老金,评论区亮了

以前针对于不生不育的年轻人,很多专家教授都提出很多意见,但是大部分都是从鼓励生育的角度出发就是给一些橄榄枝,让年轻人觉得生孩子是好事。

所以才会开始想要生孩子,但是这个厦大教授却反其道而行之,他认为将生孩子和资本挂钩,也就是说对不生孩子的人要进行惩罚。

只有这样人们才会愿意生孩子。

“原来生孩子,是因为孩子和现金流直接相关,家里多一个孩子,就多挣一份工资,现在应该把生孩子和资本挂钩,生孩子与不生孩子的,社保,养老金都要一样,不生孩子的没有保障房。

不生孩子的人相较于生孩子的人,资本份额就要下降。”

这是厦大教授赵燕菁的原话。这其实也就意味着不生孩子的就是要受到惩罚,不生孩子就要下调养老金,社保甚至所有保障都要没有。在这样的消息下面,评论区亮了。

羊驼妈分析:

先看一下评论区大家的讨论,有网友表示:“行啊,没问题,全体男人没一个能生孩子的,怎么的?调吗?”,还有网友表示:“连为什么不生的原因都搞不明白,惩罚得再多有啥用?”

其实羊驼妈在看到他的建议后也是火冒三丈,因为我认为现在我们生不生孩子其实就是看自己的经济条件,现在的年轻人都现实了他们不在只认为生孩子容易养孩子容易。

他们更看重现实了,所以他们才会抗拒生孩子,不负责就不要生,这才是正确育儿观,要是只为了提高生育率,不对孩子负责,只负责一股脑的生娃,这并不是值得推崇的育儿观。

生而不养最是可悲,我们的确是应该先知道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生孩子,在层层突破给出一个解决办法,不然即便是惩罚大家也不会服气,只会越来越叛逆。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抗拒生娃?

1. 经济能力有限,实在养不起孩子

现在不管是在几线城市,大家的平均工资在5000的居多,在一些小城市工资3000-4000的更是占大多数,那么现在成家之前要买房买车。

结婚之后要还车贷房贷还要生活,普遍人的房贷都在2000左右,这样工资中的一大半就没了,车贷虽然少但按照1000算,这样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就没了。

两个成年人怎么都能凑合了,但是孩子不行,孩子不能吃方便面,孩子从小到大都是需要花很多钱照顾的,所说经济能力有限,让年轻人认清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养不起孩子。

所以不想生也不敢生。

2. 没更多的精力照顾孩子

现在的父母不像过去的父母,对孩子都是放养,只要孩子活着就可以了,现在的父母对孩子都是真正的照顾,恨不得寸步不离。

交给谁照顾都没有交给自己照顾放心,所以他们要是生孩子之后就的确是很消耗精力,不能再继续上班,或者有自己的生活。

这样相比之下他们认为生孩子不再是最重要的,并且没有更多的精力照顾孩子对孩子也有伤害,所以他们更认清现实,不在胡乱就生孩子。

真正的鼓励生育是要从根本解决问题:

三胎政策开放就比较值得效仿

因为三胎政策开放还带了很多的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政策,就比如将生育教育一体化,而且也可以杜绝天价彩礼,还有很多托管生活也提上了日程。

因为孩子越多家长的时间越少,忙不过来的时候学校可以提供托管服务,这的确是可以帮助家长省了很多事情,而且还对课外补课班进行严厉管理。

为父母省下一笔巨款,因为现在很多孩子的教育费用就占了很大部分花销。这些扶持政策出现的确会让很多人动摇。

羊驼妈妈寄语;

鼓励生育为主,我认为惩罚不生育的人只会让人们对生孩子这件事情更加反感,毕竟人人都有叛逆的心理,不分年龄阶层,叛逆心理人人都有。

所以说要是惩罚这的确不是一个好的决定。

今日话题:

你们赞同厦大教授的政策吗?你们认为惩罚不生育的人可行吗?欢迎大家屏幕下方留言!

免责声明: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12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