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魚缸該加溫了:4個加溫棒瓦數挑選及使用技巧(新手必讀) - 水族筆記

天冷了,魚缸該加溫了:4個加溫棒瓦數挑選及使用技巧(新手必讀)

首頁 » 心得 » 天冷了,魚缸該加溫了:4個加溫棒瓦數挑選及使用技巧(新手必讀)

以台灣的天氣放加熱棒的時間會是在每年10月到隔年2月,建議在入秋時就提早先放入加熱棒控溫,慢慢調整到預定溫度,這樣就不用擔心會受到天氣忽冷忽熱的影響。

而加溫棒有分許多種,分別是根據你魚缸的大小以及魚缸的種類還有你想要的方式去添購,這篇會跟你分享加溫棒的各種小知識,從加溫棒的種類、加溫棒的挑選、加溫棒的使用到加溫棒到底耗不耗電,讓你看完一次就了解。

魚缸加溫棒種類

1. 可調溫式加溫棒

可調式加溫棒主要的好處是使用彈性,可以循序漸進的加熱,天氣慢慢變冷加熱棒就可以先打開慢慢加溫上去,而可控溫的又分整合式(整組加溫棒+溫度控制器)分離式(控制器與加溫棒分開)兩種,兩種各有優缺適用看個人狀況,還有就是可以的話都挑防暴型的避免煮魚湯!

整合式加溫棒

優點:

對於單只有一組魚缸的人比較方便,不會一堆線跑來跑去也比較美觀,而且當你在敷豐年蝦的時候用一組小瓦數的也很方便,有防暴款跟一般款,為了安全唯一推薦防暴款,主要就是離水後加溫超過36度就會自動斷電。

缺點:

若一不小心加溫棒壞掉,整組就去了完全無法更換…

推薦 >> ISTA伊士達多段調溫式加溫棒

搭配 >> ISTA魚缸溫度計

防爆玻璃+離水36度斷電非常安全,溫度可1度1度慢慢調讓魚慢慢適應,完全滿足筆者所有需求,所以唯一推薦

分離式加溫棒

分離式加溫棒主要是分兩部分,分別是溫度控制器和加溫棒,這種通常是兩個缸以上會使用的,筆者就是在系統缸使用,一次控制兩缸比較方便,耗材也比較便宜(雖然沒有壞過)

優點:

而溫度控制器通常都可以控制兩組,所以當你不只有一個魚缸時就可以考慮使用,另外就是當你有一組加溫棒壞掉可以直接更換就好,不用丟掉整組,若發生壞掉的話單買加溫棒也會比買整組還便宜哦!

缺點:

缺點暫時想不到,因為用很久都沒遇到問題,但入門建議選擇整合式的,方便又實用!

推薦:

ISTA溫度控制器

ISTA石英加溫棒(100W~500W)

搭配 >> ISTA魚缸溫度計

江湖一點訣:

分離式通常會有一條溫度感測器在偵測溫度,所以盡量把感測器放在加溫棒的斜對角,這樣一來才不會發生某一邊都是熱的另一邊則是冷的狀態!

另外,所有加溫棒擺放的位置盡量放在水流會經過的地方(讓溫度循環),盡量橫著放,放靠近魚缸底下。

2. 恆溫型加溫棒

恆溫型加溫棒顧名思義就是不能調整溫度,像是28度恆溫加溫棒就是最多升到28度。

而恆溫行的壞處就是不能循序漸進的調整溫度,所以當魚缸小但是加溫棒的瓦數大時,整個魚缸的溫度會提升的很快;或是魚缸水已經剩20度了,你直接擺28度的恆溫加溫棒進去,這樣可能會在短時間內把魚缸溫度從20度拉高到28度左右,這種溫度震盪對魚其實很不好

但恆溫行加溫棒不是沒有用,筆者都是在冬天敷豐年蝦時才拿來使用,一般來說魚缸使用的話建議是挑可調溫型的加溫棒為主,如果真的要使用的話請提早放近魚缸

折衷選擇三段恆溫加溫棒:ISTA3段恆溫加溫棒 + 溫度計

魚缸加溫棒瓦數挑選

瓦數選擇必需要參考魚缸的大小、室內或者戶外,若太小的缸放大瓦數的加溫棒在使用時沒有慢慢把溫度調上去,這樣會導致溫度上升太快讓魚受不了(溫度劇烈變化人都會受不了更何況魚!),大缸放小瓦數的加溫棒則是會導致溫度根本上不來,有放跟沒放其實都差不多,完全無濟於事。

而魚缸在室外又比室內還要容易受到氣溫影響,這時候加溫棒可以瓦數可以在挑大一點,請記得加溫棒建議提前使用,並且遵循循序漸進升溫的原則。

瓦數的挑選方式,先說說筆者自己的經驗,筆者從8寸、1呎、2呎到4呎系統缸都經歷過,這提供各尺寸的親身經驗分享(都是養在家裡,沒有科學根據就是)

8寸:50瓦(最多)

1呎:70瓦(剛好)

2呎:200瓦(剛好)

4呎:200瓦2支(感覺可以再高)

再來是網路上的參考公式:

[emaillocker id=1277]

1公升的水配上2W的加溫棒

魚缸容積 = 長 * 寬 * 高 / 1000 = 公升

瓦數 = 水量 * 0.8(八分滿) * 2

假如魚缸是:45cm * 30cm * 30cm / 1000 = 40.5公升

加溫棒瓦數:40.5 * 0.8 * 2 = 64.8w(可用70w)

[/emaillocker]

一直開加溫棒耗電嗎?

有些人會擔心加溫器一直開著會不會很耗電,其實這與你選擇的加溫器瓦數以及魚缸環境有關。

我們先來談魚缸環境的問題,若你是放室外缸在寒流來的時候勢必你的加溫器是24HR在運轉的。但如果魚缸是放在室內時,由於熱能的散逸並沒有像在戶外的嚴重,一整天下來運轉的時間可能只有12HR,這樣耗電的程度就可以差到一半了。

所以在冬天想要顧好魚又想要省點荷包,建議可以把魚缸移到室內或者可以在魚缸上面加蓋減少熱能的散逸。

一般電費估算要先看電器的瓦數,如下圖可以看到加熱器的瓦數是100 W,這是代表一個小時會吃掉100 W。

瓦數

電費的計算是根據千瓦小時去計算的,即是一個小時吃掉1000 W才算是一度電。

好的,我們現在假設我用這個加溫器,每天運轉24HR且運轉30天,這樣會花掉多少電費呢?

首先100 W*24HR = 2400 W/HR,代表一天會使用到2.4度電。

2.4度*30天 = 72 度/月,一個月大約會使用72度電。

再根據台電電費去乘上度數就是大概會花的電費囉,以一度4塊來算的話,4塊*72度 = 288元,一個月大概會要288元的電費。

但以筆者自身的情況來說,是根本花不到這麼多的,因為筆著的魚缸是放在室內,除非是寒流來的那幾天加溫器會較常啟動外。一般情況下幾乎都只看到亮綠燈而已,紅色溫指示燈亮起的頻率實在是非常低。

加溫器的目的就要避免水溫的上下劇烈變化,像上週氣溫逼近30度,這週又掉到剩10幾度,加溫器就可以讓水溫盡量穩定在一定的範圍內,避免震盪造成魚隻的不適甚至導致死亡,所以才會建議入秋時就可以先放。

魚缸加溫棒使用技巧

1. 使用前清洗

不論是新還舊的加溫棒,在使用前建議先用清水沖洗一下,至少把灰塵什麼東西的都清乾淨。

2. 入缸前測試

入缸前建議另外準備水桶跟溫度計測試,重複到入冷水2~3次確保運作一切正常,同時也要透過另外準備的溫度計觀察,看看有沒有到指定的溫度就停止加溫,也確保溫度有沒有差太多。

3. 循序漸進的加溫

入缸後請先將溫度調整成跟目前魚缸水溫一樣,接著每天調1度調到你理想的溫度。

例如,你預計魚缸溫度最後是28度,而目前溫度是22度,當放入加溫棒後就先調整到22度,這時候照理說加溫棒不會加溫,然後每天往上調整1度,也就是魚缸會在1週後才升到28度。

4. 寒流來的額外措施

遇到寒流時可以用板子或保鮮膜把魚缸上面蓋住,這動作主要是讓溫度不要散太快,通常至少可以差個2度。假如魚缸設置的位置是在非常通風的地方,可以去五金百貨買整件的透明塑膠布來遮,盡量不要讓風直吹,減少溫度散逸,筆者系統缸就是處於家裡非常通風位置,就是去買塑膠布來遮才撐過冷氣團。

養魚小知識加碼

在入秋變天的時節,可以把換水的頻率跟量降低,降低後當然餵食的量也需要減少一點。等到天氣漸漸變冷後,水龍頭出來的水溫有可能會比魚缸溫度還要低,建議先把水先倒出來放著,等要補水時再慢慢滴流補進去。

魚缸加溫棒推薦

文章內提到的防暴防空燒以下列表的加溫棒都有,當然也是可調溫的,雜牌就不推薦了,主要台灣品牌就是ISTA,當然你想要花更多錢賣貴的也有,這邊就不推薦了,自己上網找吧~

  1. ISTA 3段恆溫加溫棒(25, 28, 33度,5W~800W)
  2. ISTA多段調溫加溫棒(20~34度, 50~300W)
  3. ISTA魚缸溫度計

養孔雀魚不要錯過這些精采好文:

  1. 9個孔雀魚飼養技巧:孔雀魚繁殖、挑選、價格、飼料、餵食全攻略
  2. 孔雀魚品系介紹:這9個孔雀魚品種你認識幾個?
  3. 12種孔雀魚尾鰭介紹

若你是養魚新手,可以繼續看這些好文:

  1. 新手設缸的7種常用設備
  2. 新手養魚知識,第一次養魚就上手
  3. 新魚入缸要先對水!

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2 則留言

    • 應視你魚缸呎吋來決定,如果你的魚缸是屬於3呎、4呎以上的大缸,這樣的話多點放置是可以避免只有某一區的溫度有拉起來,其他區域溫度還是過低的狀況。
      以省電的角度來看,應該是差異性不大,因為加溫器就是要拉到固定的溫度,差別只在於一隻加溫棒可能要12 hr拉到定溫,兩隻加溫棒放對角可能可以6 hr就達到定溫了。

站長常買的蝦皮店

這些店家幾乎都是老店(尤其是前兩家),基本上不太會有什麼問題,若有什麼需要可以直接點進去搜尋最快!

  1. 青島水族(從實體店面就開始買了)
  2. AC草影(從十幾年前就在買了)
  3. 蝦兵蟹將
  4. 水族魚將
  5. 樂魚寶
  6. 瑜的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