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專家:前3年能量釋放太少 宜蘭外海地震來得是時候〉。首圖來源:翻攝自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LINE。)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 10 日晚上 9 時發生芮氏規模 6.7 地震,11日凌晨 2 時又發生規模 5.6 地震。據《中央社》報導,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表示,10 日晚上的地震是菲律賓海板塊從花蓮外海隱沒到歐亞板塊底下,稱作隱沒板塊內部型地震。台灣隱沒帶地震週期約 100 年左右,而上次台北發生類似的地震是在 1909 年,現在是 2020 年,正是百年週期的時間點。

除了百年這個週期外,我們也可從每年地底釋放的能量來預測接下來是地震火藥期,還是平靜期。(責任編輯:連柏翰)

宜蘭縣政府東方27.2公里(台灣東部海域)晚間9時19分發生芮氏規模6.7地震,地震深度76.8公里。

宜蘭縣政府東方27.2公里(台灣東部海域)晚間 9 時 19 分發生芮氏規模 6.7 地震,地震深度 76.8 公里。圖片來源:翻攝自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LINE

研究地震 20 多年的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說,台灣位處地震帶,地底適當釋放能量是好事,但前 3 年台灣地底釋放能量太少,宜蘭縣外海晚間這起大震來得正是時候。

宜蘭縣政府東方 27.2 公里(台灣東部海域)晚間 9 時 19 分發生芮氏規模 6.7 地震,地震深度 76.8 公里,最大震度宜蘭縣、新北市、花蓮縣、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南投縣、台中市、苗栗縣、雲林縣與嘉義縣 4 級。

台灣每年規模 6 以上地震,不是每年都達標

郭鎧紋說,他計算出台灣平均每年未達規模 6 地震釋放能量應要相當於 3 顆原子彈,幾乎每年都達標,但規模6以上地震釋放能量應要相當於 8 顆原子彈,卻不是每年都達標。

郭鎧紋說,公元 1999 年九二一大地震前,台灣經歷很長一段時間地震平靜期,累積相當於 120 顆原子彈能量,九二一地震規模 7.3,直到當年底可說是地震大爆發期,共釋放相當於 100 顆原子彈能量。

郭鎧紋說,2000 年到 2016 年可視為台灣地震火藥期,每年地震平均釋放約 9.25 顆原子彈能量,但 2017 年開始又進入平靜期,地震釋放能量偏少。

詳細紀錄每年地震情形的郭鎧紋說,2017 年僅一起規模 6 以上地震(6.1),全年共約釋放相當於 0.7 顆原子彈能量;2018 年有兩起規模 6 以上地震(6.3 及 6.1),全年共釋放相當於 2.1 顆原子彈能量;2019 年規模 6 以上地震也兩起(6.3 及 6.2),全年釋放相當於 2.4 顆原子彈能量,明顯偏少。

郭鎧紋說,今年 6 月 14 日及 7 月 26 日各發生規模 6 及 6.2 地震,分別釋放相當於 0.5 顆及 1 顆原子彈能量,原本離平均 8 顆原子彈能量標準很遠,但晚間這起地震相當於 5.6 顆原子彈能量,加起來今年規模 6 以上釋放能量已相當於 7.1 顆原子彈,大幅拉近與標準的距離。

《BO》編按:合計 11 日凌晨 2 點規模 5.6 地震,依中央氣象局等級,相當於 0.13 顆原子彈。下表為各年度目前地震與原子彈能量表。

台灣近 4 年地震與相當原子彈能量表。圖片來源:《報橘》編輯製

台灣近 4 年地震與相當原子彈能量表。圖片來源:《報橘》編輯製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推薦閱讀

居家檢疫者碰上地震,可以逃出房間嗎?指揮中心:可以但要「戴口罩」

【口口聲聲愛台灣,你認識台灣嗎?】《臺灣認知大考驗》10 分鐘考驗你對台灣認識有多深,你有自信拿滿分嗎?

【科幻電影《絕地救援》情節成真】太空站成功收成蔬菜,人類正式進入宇宙紀元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專家:前3年能量釋放太少 宜蘭外海地震來得是時候〉。首圖來源:翻攝自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