旖旎_百度百科

旖旎

[yǐ nǐ]
汉语词语
收藏
0有用+1
0
旖旎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ǐnǐ,本义为旌旗随风飘扬的样子,引申为柔和美丽,多用来描写景物柔美、婀娜多姿的样子;也比喻女子美丽;亦有雄伟的意思。出自《文选•扬雄<甘泉赋>》:“夫何旟旐郅偈之旖旎也。”
中文名
旖旎
外文名
Charming
Drapeaux de flottement
拼    音
yǐ nǐ
注    音
一ˇ ㄋ一ˇ
词    性
形容词
使用方法
多用来描写景物

详细释义

播报
编辑
旖旎
“旖”字从方人从奇,奇亦声。“方人”指旗帜飘扬,“奇”意为“突出”。“方人”与“奇”联合起来表示“旗帜高扬”。
“旎”字从方人从尼,尼亦声。“尼”意为“亲和”、“亲近”,转义为“缠绕” “缠人”。“方人”和“尼”联合起来表示“旗帜缠人”。“旖旎”意为:旗帜高扬,旗帜缠人。
1、旌旗从风飘扬。引申为宛转柔顺。
①《文选·扬雄<甘泉赋>》:“夫何旟旐郅偈之旖旎也。” 李善 注引 服虔 曰:“旖旎,从风柔弱貌。”
②唐 李白 《愁阳春赋》:“荡漾惚恍,何垂杨旖旎之愁人。”
③清 孙枝蔚 《清明日泛 舟城 北》诗:“新烟何旖旎,黄鸟鸣春深。”
2、温存柔媚。
①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一箇箇旖旎风流济楚,不比其馀。” 凌景埏 校注:“旖旎,温柔。”
②《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京娘心生一计,于路只推腹痛难忍,几遍要解。要公子扶他上马,又扶他下马,一上一下,将身偎贴公子,挽颈勾肩,万般旖旎。” [1]
③清 王韬 《淞滨琐话·卢双月》:“闺房之乐,亦旖旎亦豪爽,逈与 京兆 画眉异趣。”
④元 乔吉 《两世姻缘》第一折:“我这女儿吹弹歌舞,书画琴棋,无不精妙,更是风流旖旎,机巧聪明。”
3、多盛美好。
①《楚辞·九辩》:“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纷旖旎乎都房。” 王逸 注:“旖旎,盛貌。”
②汉 刘向九叹·惜贤》:“结桂树之旖旎兮,纫荃蕙与辛夷。”
③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五:“因乃喜 海北 香……时时择其高胜,爇一炷,其香味浅短,乃更作,花气百和旖旎。”
④清 赵翼 《酬钱璵沙》诗:“老树着花逾旖旎,晓星如月渐稀疏。”
⑤ 陈毅 《广州花市》诗:“旖旎春如锦,看花人更红。” [2]

示例

播报
编辑
  • 旖旎从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 顾青翠之茂叶,繁旖旎之弱条。——成公绥木兰赋
  • 说不尽软玉温香,娇柔旖旎。——《梼杌闲评——明珠缘》
  • 千般袅娜,万般旖旎。——王实甫西厢记
  • 一霎时局已到齐,真正是翠绕珠围,金迷纸醉,说不尽温柔景象,旖旎风光。——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 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纷旖旎乎都房。——宋玉 楚辞《九辩
  • 磅礴旖旎,青紫万象,争逸竞秀。——王佳清 《青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