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委會本年度估算可編配公屋2.41萬伙 續推「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房委會本年度估算可編配公屋2.41萬伙 續推「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撰文:何瑞芬
出版:更新:

房委會轄下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今日(16日)開會,披露2022/23年度公屋實際編配數字為30,888個,較原先估算多出11.9%,主要因疫情影響令上一年度調遷計劃延至22/23年度進行,而年內回收單位估算多於1,200個。

委員會亦通過2023/24年度公屋編配估算,料2023/24年度估算共有約24,100個單位,包括約8,500個新單位及約15,600個回收單位可供編配予各類別申請者,當中74.7%、即18,000個單位將編配予公屋申請者。

+22

22/23年度編配3萬單位 比原先估算多12%

房委發言人表,2022/23年度、即今年3月31日或之前入伙,實際編配數字為30,888個,多於原先估算11.9%。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響,2021/22年度「公屋租戶紓緩擠迫調遷計劃」及「改善居住空間調遷計劃」部分揀選單位程序及單位入伙手續延至該年度進行。

發言人解釋,部分2021/22年度的新單位,如皇后山邨第二座至第六座的1,200個單位,亦因疫情關係而未能在去年3月底前入伙,故有關編配數字遂反映在22/23年度內。

委員會說,2022/23年度回收單位的數目多於估算約1,200個,主要來自租戶自願交還單位、終止租約及因購置資助出售房屋計劃的單位而交還公屋單位,已按不同類別申請者的實際需求,將單位靈活調配予公屋申請者。

房委會2022/23年度實際編配數字為30,888個。(資料圖片)

1.8萬個單位將編配予公屋申請者

至於可供編配公屋單位方面,委員會估算2023/24年度共有約24,100個單位,包括約8,500個新單位及約15,600個回收單位,當中74.7%單位、即18,000個單位將編配予公屋申請者。發言人強調估算數字非上限,會密切監察其他類別的實際編配數字,確保多出需求的剩餘配額單位會在年度終結前編配予公屋申請者。

發言人又說,23/24年度「配額及計分制」申請者的編配配額為1,800個;年內會繼續推出「特快公屋編配計劃」。房委會已預留300個單位用作安置受各部門計劃進行的清拆項目影響的居民,包括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項目、洪水橋發展區項目、茶果嶺發展區項目等;另備200個單位用作安置受市區重建局各重建項目影響的居民,並預留900個單位予體恤安置類別。

至於供各類調遷用途的單位,委員會估算有合共3,700個,當中1,100個名額會用作處理「寬敞戶調遷」個案;約1,000個名額給本年度「改善居住環境調遷計劃」。餘下1,600個單位會靈活運用於其他調遷用途 ,包括「特別調遷」、「天倫樂調遷」、「長者寬敞戶全免租金調遷」和「利便管理調遷」等;「公務員公共房屋配額計劃」同預留1,000個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