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也MeToo!職場性騷擾 科技業與營建業最嚴重 - 自由財經

企業也MeToo!職場性騷擾 科技業與營建業最嚴重

2023/09/24 08:47

各界近期頻傳MeToo事件,受害者紛紛站出來勇敢發聲,揭露過去在職場上所遭遇到的不公對待,從ESG的觀點來看,企業也必須重新審視在社會面向的「職場性騷擾」議題。(資料照)

黎榮章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各界近期頻傳MeToo事件,受害者紛紛站出來勇敢發聲,揭露過去在職場上所遭遇到的不公對待,從ESG的觀點來看,企業也必須重新審視在社會面向的「職場性騷擾」議題。本期QuickseeK透過聲量分析層層拆解,從議題本身出發,觀察職場性騷擾在過去1年的聲量變化,同時聚焦在「企業」層面,進而發現某些產業的性騷擾事件特別受到關注,相關企業必須引以為戒、防範未然,並意識到「人權」是ESG的重要一環,必須對此制定完善的配套措施。

一、 職場性騷擾聲量在今年6月暴增,宛如大型翻車現場

首先觀察到過去1年的聲量變化,發現在6月的討論熱度最高,當時MeToo風潮從政壇延燒到演藝圈,引起社會對性騷擾事件的關注與討論。參考衛福部統計分類,性騷擾又可分為「言語騷擾」、「肢體騷擾」、「視覺騷擾」、「跟蹤及不當追求」這4類,其中以肢體騷擾的比重佔過半數。

從6月熱門話題來看,以公家機關的性騷擾事件討論最為熱烈,包括消防局政風室主任對女下屬摸胸、前懲戒法院院長遭爆退休前數度熊抱女下屬,這些都是上對下的性騷擾行為,尤其是消防局政風室,本應是樹立最高道德規範的督導單位,卻未能以身作則,引發不少嘲諷言論。

演藝圈方面則是藝人連環爆,包括資深藝人許傑輝利用表演指導對學員進行性騷擾,黃子佼引誘少女拍裸照、NONO遭控狼爪伸向多名女性等事件不勝枚舉,在影視圈掀起一陣腥風血雨,讓吃瓜群眾看得拍案叫絕,那些還未浮上檯面的「加害者」則如坐針氈,深怕人設崩壞。

這場MeToo風潮揭穿許多政商名流及藝人的假面,宛如大型翻車現場,現在風暴也開始捲向企業,直攻ESG最核心之一的人權議題,QuickseeK將在接下來的環節進一步探討肢體騷擾的聲量組成與行為,並將議題延伸至企業的ESG層面。

經由聲量分析發現職場性騷擾以「肢體騷擾」的討論度最高,熱門關鍵字包括「襲胸、接觸、強吻」等。(圖由QuickseeK提供)

二、 肢體騷擾橫行社會,鹹豬手、伸狼爪無處不在!

經由聲量分析發現職場性騷擾以「肢體騷擾」的討論度最高,熱門關鍵字包括「襲胸、接觸、強吻」等,顯示當肢體騷擾事件出現在職場上時,就會被貼上這類標籤。

肢體騷擾可再細分為「亂摸、強吻、強抱、不雅動作」,從聲量最高的「亂摸」來看,諸如襲胸、摸臀等這類的關鍵字最常出現,今年2月底就發生上班族女性搭主管便車遭襲胸的事件;「鹹豬手」、「伸狼爪」這類用詞也經常出現,相關事件包括科技公司工讀生被主管鹹豬手騷擾、南港分局色警伸狼爪襲臀。

「強吻」及「強抱」方面,也傳出高雄知名半導體大廠主管摟抱女下屬,以及築間集團策略長強吻女助理等事件;「不雅動作」方面,則存在同事在耳邊吹氣等不恰當的行為,但聲量相對稀少。

經由聲量分析發現職場性騷擾以「肢體騷擾」的討論度最高,熱門關鍵字包括「襲胸、接觸、強吻」等。(圖由QuickseeK提供)

其他性騷擾行為方面,「跟蹤及不當追求」除了跟蹤、過度追求之外,也包含權勢性騷擾(利益交換或脅迫),即濫用職權進行上對下的性騷擾行為。去年10月,有建設公司的老闆利用女員工想領取高額獎金又怕被解僱的心情,進而要求發生性關係,已觸犯權勢性交罪。

「視覺騷擾」方面包括傳送色情圖片及影片、偷窺、偷拍、暴露等行為,今年5月爆出有工程師在廁所裝針孔,偷拍女同事如廁長達4年半的時間,造成受害員工身心嚴重受創,最終走向離職。「言語騷擾」涉及開黃腔、性暗示及評論外表,如今年8月就發生科技大廠主管大談性事、評論求職人外貌的事件。

三、 聲量數據顯示,這些產業出現最多職場性騷擾事件,你上榜了嗎?

QuickseeK透過聲量數據發現,有些產業在過去1年發生性騷擾事件的討論度相對較高,按性質大致可分為金融業、科技業、營建業、餐飲業、傳產業。

觀察熱門話題後發現,科技業相對其他產業的性騷擾討論聲量最高,聯發科今年8月傳出有主管大談酒店性事,並公開在求職表上評論應徵者外貌,遭女員工提告求償;5月高雄半導體大廠爆出性騷擾事件,一名主管對女下屬做出摟肩、貼臉說話等性騷擾行為;力成科技在6月底也發生外籍男員工環抱、強吻同事,甚至用下體磨蹭。

性騷擾討論聲量次高的營建業,在過去1年也傳出不少性騷擾事件,討論度最高的話題涉及「利益交換」與「權勢性交」,一名女業務怕領不到獎金,被迫與建商老闆發生性關係;7月也有議員踢爆有建商子公司主管對女職員性騷擾,北市勞動局也立刻介入調查,同時提醒雇主維護職場環境是法定義務。

餐飲業方面以築間策略長性騷擾女助理最受關注,由於企業形象受損,導致不少消費者表示「拒吃」、「抵制」;無獨有偶,鼎泰豐也爆出有男師傅性騷擾實習生;金融業方面,過去1年有出現銀行經理互開黃腔、壽險業務員控男同事性騷擾等事件;傳統產業方面,紡織大廠旭榮集團、製鞋大廠寶成集團也爆出高層性騷擾的醜聞。

從上述事件觀察到,職場性騷擾會以各種形式出現,但大部分都是發生在上對下的情境,受害員工礙於上位者權威壓迫,難以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恐使這些行為變本加厲,導致惡性循環。或許有人認為,這些產業的性騷擾事件不過是個案,不能以偏概全,但回歸到企業層面仍可以達到警惕作用,畢竟一個重視員工安全與社會責任的企業,勢必會在人員培訓或危機處理上做好充分準備,預防性騷擾事件發生。

QuickseeK透過聲量數據發現,有些產業在過去1年發生性騷擾事件的討論度相對較高,按性質大致可分為金融業、科技業、營建業、餐飲業、傳產業。(圖由QuickseeK提供)

四、 處置不當恐成未爆彈,企業不可輕視人權問題

職場性騷擾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特別是在MeToo運動催生了更多受害者發聲的背景下,企業需要深刻理解職場性騷擾所帶來的潛在風險,當這些個案積少成多,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對公司的聲譽和內部運作產生不良影響。要有效杜絕職場性騷擾,企業就必須在社會面的性別平等、職場歧視等議題做出積極改善,避免讓性騷擾侵犯員工的人格尊嚴與工作權,才能善盡ESG的社會責任。

為建立良好聲譽,企業也應該提供關於性騷擾投訴和處理的透明度報告,以展示其承擔社會責任的程度。觀察上榜企業的永續報告書,發現聯發科在2022年有開設性騷擾防治課程,全訓率高達98%,也有成立「性騷擾事件處理委員會」、性騷擾防治專線與申訴信箱來處理相關議題。但在2023年仍傳出性騷擾事件且引發熱議,顯示性騷擾問題防不勝防,企業必須以最高標準去應對。

從另一個層面來看,提高企業聲譽也有助於招攬人才,因為求職者也會慎選具有良好形象的企業,比方像是具有第三方機構肯定的企業,包括「台北市職場性別平等認證」、「彭博性別平等指數」等,具有這些單位認證的企業,在制定防治性騷擾的措施上更具公信力,就能吸引更多人才加入,這時候不僅能兼顧「人權」,還能在「員工發展與安全」上創造價值。

(黎榮章為亞洲指標數位行銷顧問公司)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