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幣短線或回吐 幣策成關鍵 - 東方日報
產經

人幣短線或回吐 幣策成關鍵

俄烏戰爭爆發後,人民幣成為避風港,處於近4年高位,市場普遍估計後市將靠穩,不會大升或大跌。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指出,其他新興市場的投資組合明顯出現一定程度的資金外流,未來人民幣兌每美元匯率表現會否保持強勢,很大程度取決於中國自身因素,意指人民銀行在經濟放緩背景下的貨幣政策立場。她認為,人民幣短期強勢後,或會因美元轉強帶來下行壓力,特別是過去幾年一直流入中國的投資組合,若出現類似其他新興市場的資金外流,恐不利人民幣。
內地CPI升幅料回落
不過,俄羅斯的因素或可強化人民幣在中俄貿易期間結算貨幣地位。德國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周浩稱,近年俄國積極減持美元,同時增持歐元、人民幣及黃金。俄方在今後5至10年,勢進一步增持人民幣,有利匯價。有分析指,人民幣仍會相對穩定,因中國貿易順差處紀錄高位,且外資流入的結構性因素保持強勁,尤其在人民幣資產配置上比例仍偏低。
雖然近日有傳俄企對在中資銀行開戶的查詢激增,但業界相信,中國將保持嚴格資本管控,限制人民幣外流,內地政府近期已開始表現出警惕人民幣升值的姿態,甚至傳出主要國有銀行於2月底已透過市場買入美元。
更重要的是,內地通脹仍低企,市場估計周三公布的2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僅增0.8%,較1月低0.1個百分點,使人民銀行能放寬信貸,有助遏制人民幣匯價過強。
高盛指出,雖然俄烏均為全球糧食市場上的主要供應國,近日小麥和玉米在內的價格大漲,但預期對中國CPI的影響有限,因實際上內地糧食的進口依賴度較低,如中國小麥消費只有約4%來自進口,而糧食在CPI籃子的權重亦不到2%。對於油價大漲,高盛也料不會對內地通脹帶來顯著上行風險,因該行予以12個月油價目標為每桶105美元。即使油價較預測高出每桶10美元,也只會預期推動中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及CPI升約0.25個百分點。
花旗同樣估計,中國經濟受俄烏戰事影響有限,表示對油價的衝擊可能將今年內地PPI及CPI分別推高1.2個百分點及0.3個百分點,均為可控水平,除非戰事急速惡化,才會對中國通脹及經濟影響更大。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