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醫保出台 買幾多醫保先夠?

現時參與「自願醫保」計劃的保險公司有25間,產品大致上分標準計劃和靈活計劃共38個,花多眼亂,大家從何入手?

如果你已有買醫療保險

第一件事,是查閱你的保險公司推出的「自願醫保」plan,假如你現時的年保費是6,000元,你可以參考此保費的「自願醫保」計劃,並比較他們的保障範圍及賠償額。這絕對是花時間的過程;不過,九成以上的情況下,保險公司是「將貨就價」的,如手術、住院、危疾之類的賠償額,全部有公式計算,不會差太多。要留意的是一些基礎性的條款,例如保障範圍、每年或終身的賠償額上限、賠償次數上限等,可能會有少許分別。

你也可以直接聯絡你的保險顧問,請他幫你作出比較列表,但自己也必須做點功課才穩妥。如果你決定轉到「自願醫保」計劃,建議等到現有保單到期的時候轉換,如果到期前轉換,有可能要重做一次Under-writing,即保險公司重新審核你的狀況,也有可能被要求再做體檢。

如果你本身未有保單

你需先以自己的年齡、健康狀況、財務狀況來評估醫保需要。簡單來說,「標準計劃」是最基本的醫療保障,例如自動續保至100歲、提供小手術最低保障限額賠償等,保費也相對便宜。「靈活計劃」建基於「標準計劃」,提供較大保障範圍,但一分錢一份貨,保費當然較高。

買幾多保險才夠

由於人均壽命延長,醫療費用增加,醫療保險這生意近年來迅速擴張。由於索償金額增加,保險公司不會做蝕本生意,當然希望把受保人的數目增加,讓供款不斷滾大來抵消賠償金額。那邊廂,醫院、診所等得悉病人有保險保障,很大機會會把費用提高至最高賠償金額,而受保人也不介意,反正保費交了,賠得多才「抵」,這就是經典的Moral Hazard (道德風險)。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大家的保費也只會越來越貴。

現時,市場有提供高額賠償的醫療保險,保費當然也很高,絕對超越「自願醫保」。要買這種「頭等艙保險」,抑或像「標準計劃」般的「經濟艙保險」,除了看自己的負擔能力外,也關係到你對健康、樂活、人生的態度。說到底,保險是一種保障,以備不時之需,而非付年費去酒店吃自助餐。

有適當的心態,你就自然知道甚麼是適合自己的保險了。

分享給你的朋友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有沒有回穩陣的收息股?

數以百萬計的投資者正運用股息為自己和家人創造持續現金流收入,累積財富。

您想成為其中的一份子嗎?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就會分享獨特的收息股選股模型,並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

要知道更多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