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寬鬆 2022】美國QE對股市樓價經濟影響懶人包 | MoneyHero

【量化寬鬆 2022】美國QE對股市樓價經濟影響懶人包

MoneyHero

MoneyHero

最後更新於 21 六月, 2022

很多人都認為,量化寬鬆 (Quantitative Easing, QE)就等於國家「印銀紙」,這個解釋只是部分正確。其實量化寬鬆並非直接的印銀紙,同時亦是把雙刃劍,直接刺激股市、樓價的同時,亦會帶來長遠的通脹或資產泡沫等問題。美國2020年的量化寬鬆,股市竟然隨即急挫,到底原因何在?MoneyHero為大家剖析這項貨幣政策的利弊。

iPhone 15

量化寬鬆是甚麼?

量化寬鬆是國家非常規貨幣政策的一種,主要是由中央銀行(或貨幣管理部門)透過公開市場操作,以金錢買入債券、證券(即股票)甚至房貸等資產,讓企業的資金增加;由於企業會將資金存入銀行,這便間接令市面上的商業銀行資金增加,將流動性(錢)由中央銀行的體系,注入至外部銀行體系。換言之是間接增加市面流通的貨幣,因此被視為間接「印銀紙」。

國家中央銀行會在哪種情況下使用量化寬鬆?

一般情況下,央行要釋放流動性,主要是通過調低基準利率的手段,但當利率已經降至零或接近零的時候,央行無法再調低利率去釋放流動性,便會考慮推行QE釋放更多「錢」至銀行,讓銀行的「錢」再流出市面。

商業銀行在QE後,為了增加利潤或利息收入,通常會將來自央行的錢,以借貸形式將錢傳導至其他企業及市民,他們會以貸款進行消費或投資在不同資產(例如股市及樓市),便會推動實質的經濟活動增加。

相關閱讀:睇QE要睇埋利率!認識美國利率高低對香港股市影響


美國聯儲局量化寬鬆措施

美國聯儲局於本港時間2022年6月16日凌晨公佈最新議息結果,加息0.75厘,是自1994年以來最大加幅,聯邦基金利率升至介乎1.5至1.75厘範圍。聯儲局主席鮑威爾 (Jerome Powell)指由於通脹過高,所以決定加息0.75厘,預示7月可能加息0.5厘或0.75厘,但強調0.75厘的加幅不會成為常態。

鮑威爾預期,至2022年夏季末,聯邦基金利率將升至2厘以上,3厘以下,至2022年底升至3至3.5厘。聯儲局預測,2022年底利率中位數為3.4厘,至2023年底上調至3.8厘,2024年開始減息,到2024年底下調至3.4厘。


量化寬鬆的後果

量化寬鬆措施可以直接有效地刺激經濟,很多時都有直接快速的效果,例如直接導致資產價格增加,形成股樓皆升的局面;熱錢增加亦可以帶動投資及消費,有間接振興經濟的作用。

不過,QE所帶來的後續問題亦不少,首先若經濟活動未能配合,最直接的問題是令貨幣貶值,引發通脹甚至貧富懸殊加劇;而熱錢充斥市場,貸款增加,資金流向股市樓市,若QE持續多年,長遠會形成資產泡沫的問題。另外,由於QE前提是在利率接近零的時候推出,利率或會進一步向下,甚至出現負利率情況,簡單而言是放在銀行的錢會減少。


量化寬鬆對全球經濟影響

美國2009年QE

2008年美國爆發的金融海嘯,使到大量的資產貶值,財富大量蒸發,於是出現了2009年3月的量化寬鬆。簡單而言,量化寬鬆令市場大量增加貨幣並湧入市場,購買各種各樣的資產,於是資產升值,已蒸發的財富不但還原了,甚至增加。

資產貶值、財富蒸發使大量企業、個人破產,結果是銀行及保險公司也會受拖累而破產。可以想像,一旦所有的銀行及保險公司破產,全球經濟會如何?銀行欠缺資金,一定會向所有的企業與個人追收貸款,結果是企業與個人破產;銀行與保險公司一旦破產,存款於銀行、買了數十年的保險,所繳交的保險費也將化為烏有。

因此,2009年的量化寬鬆的確挽救了當時的全球經濟,這就是量化寬鬆帶來的正面經濟影響。很快的,全球經濟在金融海嘯重挫之後復甦。

資產升值卻加劇貧富懸殊

當年,西方國家在推出量化寬鬆政策的同時,並沒有推出財政政策。也就是說,政府並沒有刻意增加開支,讓更多人得到工作,而只是將量化寬鬆所創造出來的金錢注入金融市場、房地產市場,使到金融資產、房地產資產升值,但是一般人並沒有增加收入。結果是擁有金融資產、房地產資產的人因資產升值而變得更有錢,沒有資產的貧民依然一無所有,社會的貧富距離擴大,這是當年量化寬鬆對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

貨幣政策 + 財政政策

中國的情況比較特殊,中國早在美國推出量化寬鬆政策之前,就在2008年10月推出「4萬億基建」。「4萬億基建」就是財政政策,政府投入4萬億人民幣,聘用大量的人參與基建,於是這批人有了收入,就有消費,消費增加就出現通脹。當然,中國的「4萬億基建」,錢也是由人民銀行創造出來,與美國的量化寬鬆異曲同工,分別是美國純粹以貨幣政策的量化寬鬆來處理問題,中國則雙管齊下,貨幣政策再加財政政策。

量化寬鬆創造了大量貨幣,這些貨幣很自然地投入金融市場,於是股價回升,特別是金融股,因為銀行與保險公司是屬於「大得不能倒」的企業,因此成為美國政府及西方國家重點量寬的對象。當時,包括美國、英國這些老牌傳統的資本主義國家,也一度出現政府因為大量購買金融股股票,而使到政府竟然成了這些金融企業的大股東,被傳媒視為走向「社會主義」。

不過,數年之後美國經濟復甦,股價回升並創新高,美國政府也決定將當年買入的股票,以市價於市場售出。有趣的是,美國政府這一買一賣之間還賺了大錢,正是符合低買高賣的基本投資原則。股神巴菲特更早在美國政府推出量化寬鬆政策之前就入市買股票,特別是金融股,成了大贏家。

相關閱讀:經濟差買咩好?逆市投資策略部署

美國2020年QE

2020年3月,美國聯儲局因應新冠肺炎而大幅減息,推出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之後,美股的即日反應是大幅下跌,而不是上升。

為什麼?理由是2020年的新冠肺炎與2008年金融海嘯的最大不同之處是:金融海嘯只是資產貶值蒸發,而新冠肺炎則使到企業停工,生產停頓,單單增加貨幣供應也不能使到企業恢復生產,沒有生產就不可能獲得盈利。沒有生產,員工也沒有工作、沒有收入、沒有消費,簡單的說,單靠量化寬鬆救不了經濟、救不了股市。

終於美國政府推出財政政策了,特朗普推出2.2萬億美元的紓困措施,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再加推5000億美元的另一輪紓困措施,直接向企業及全民派錢,人人有錢用,至少有一定的消費能力,股市才開始復甦。但是只要全國企業不復工,經濟是不可能復甦的,不論是貨幣政策或是財政政策,遇上可怕的疫情,還是有局限性的。

控制疫情比量寬更重要

對中國來說,這一回新冠肺炎,中國政府沒有起動量寬政策,也沒有起動新的「4萬億基建」,但是中國政府卻傾全力去控制疫情的擴散,這使到中國經濟復甦的速度也比較快。中國全國復工率算是相當不錯的,當時仍有工廠無法全面復工,理由不是受疫情影響,而是出口訂單下降所致。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因控制疫情而導致消費下降,中國的出口也自然下降,缺乏出口訂單導致部分工廠無法復工。


QE後可選擇買甚麼?

股市

從這個角度來看,投資策略也得做全球性的考慮,那些可以復工但沒有訂單的企業,盈利依然會受打擊。不過,由於量寬使到利率降至零,因此對固定收益的企業,如公用事業股,就有投資收息的價值。此外,疫情使到更多人上網,網購、網遊、雲端服務、5G......等等的新經濟股也備受重視,反彈力度最強。

匯市

美國量寬使到美元供應增加,其中一部分美元就流入香港買港元,原因之一是港元的利率並不像美元那樣跌至零。港元與美元之間存在約1厘息差,借美元買港元成了利差交易,這使到港元兌美元升值至香港金管局規定的強方兌換保證水平,逼使金管局大量入市買美元,向市場投入港元,金管局投入的港元,估計一部分也會流入股市。

樓市

資金會不會也流入樓市?也許會,但應該不多,畢竟這些錢屬於熱錢,熱錢來去都很快,不該對資金長期積壓的樓市有興趣。不過無論如何,市場錢多,股市反彈也會導致樓價反彈。但是值得留意的是:疫情使到人們的收入減少,收入多租金自然下跌,租金下跌也會對樓價造成壓力。

相關閱讀:投資交叉點!買樓定買股票?

撰文:曾淵滄、MoneyHero團隊

曾淵滄簡介

曾淵滄為香港資深財經分析員,曾出版多本財經書籍,發明「曾氏通道」用以分析恒生指數走勢,亦是中原城市指數創始人之一,曾任香港城市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和管理科學副教授。


MoneyHero或本網站關於證券、投資、稅務,會計或法律意見的內容,都不會構成任何買賣投資要約、招攬、建議或意見,亦不涉及任何公司、證券或基金的產品代言、推許或贊助。MoneyHero.com.hk之內容僅屬一般參考,並非個人化的投資建議,也不構成買賣證券的誘因。

MoneyHero Global Limited及/或其分支機構不能,亦不會對任何資訊、特定投資項目之回報與可持續性,或資料來源的潛在價值,作出評估、驗證或保證其適當性、準確性或完整性。MoneyHero.com.hk可能透過本網站所提及的品牌或服務收取報酬。

延伸閱讀︰【投資入門攻略】新手投資理財前必睇教學

延伸閱讀:【股票板塊】一文了解咩係藍籌、ETF、收息股同新經濟股!

延伸閱讀:【股票開戶攻略】銀行及證券行投資戶口佣金收費大比拼

想知道最新嘅理財貼士,就要留意 MoneyHero Blog,同埋緊貼我哋嘅 Facebook Page

FINANCIAL TIP:

Use a personal loan to consolidate your outstanding debt at a lower interest rate!

金融產品、理財熱話、投資知識
立即訂閱MoneyHero電子通訊,最新理財資訊、獨家優惠搶先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