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出生後開始年年寫遺囑,梳理生命!金鐘演員范瑞君:如何擁有一副「不同年齡都快樂的臉」? | 50+
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女兒出生後開始年年寫遺囑,梳理生命!金鐘演員范瑞君:如何擁有一副「不同年齡都快樂的臉」?
下一篇

50後成功斜槓:從歌手到正念導師,情歌王子林隆璇如何克服壓力、找到幸福感?

女兒出生後開始年年寫遺囑,梳理生命!金鐘演員范瑞君:如何擁有一副「不同年齡都快樂的臉」?

坦然面對生死,不留遺憾。

文/顏理謙 攝影/影巷26號 服裝協力/iROO

編按:范瑞君從事表演工作30多年,作品橫跨舞台劇、電視、電影,曾獲金鐘獎最佳女配角。於公,她擁有演員、導演和教師等多重身分;於私,她是女兒、妻子,也是2個孩子的母親。她透過表演認識自己、懂得溝通,也在成為母親之後,勇於直面生死。

你認為自己是懂得溝通的人嗎?與身邊家人、朋友對話時,內心的所思所想,是否都能如實傳達給對方呢?

「你得要先認識自己,了解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再去想怎麼跟別人溝通。」演員范瑞君說。

從事表演工作30多年,范瑞君穿梭在各式各樣的角色之間。她早在25歲時就以電視劇《少年死亡告白》拿下第32屆金鐘獎最佳女配角,這些年來,不管在舞台劇、電視和電影都能看見她的身影,精湛演技深受肯定。

她是《俗女養成記》陳嘉玲的大姑姑陳明玉,自傲又不知如何表達對家人的愛,反而以高高在上的貴婦姿態,凡事指指點點;她也是大愛劇場《最佳配角》裡的癌末病患秀月,內在脆弱、恐懼死亡,因此嘴上刻薄傷人。她走入每一個角色的內心世界,再透過自己細膩的肢體動作和語言,將故事呈現給觀眾。

表演絕對是一門專業,但范瑞君認為,表演不專屬於演員,和每一個人的日常都息息相關。

表演即溝通  可以讓彼此的關係更舒服

「表演,其實就是一種溝通。」范瑞君說,不論先前排演了多久,燈光和舞台準備得多麼完美,如果觀眾無法接收到情感,就是一場失敗的溝通。轉換到日常,也是如此。

她舉例,自己曾遇過這樣的人:話在口中、含混不清,再怎麼努力想聽懂,還是無法理解對方想要說什麼。她認為,一個人的話說不清楚,其實和「是否擁有溝通的慾望」大有關係。

「如果我希望你可以了解我在說什麼,我會好好說清楚。甚至會不自覺說『你了解嗎?聽懂嗎?』,確認你是否理解了。」擁有溝通的企圖,才會想要把話說清楚、講明白,還會進一步理解對方是什麼樣的人,應該要透過什麼樣的方法,才能讓對方聽懂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相關閱讀:2分鐘小測驗,看你是哪型說話風格?了解自己,才能跟任何人都聊得來

而透過表演,也可以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舒服。

「我有一個朋友,和母親糾纏了一輩子。媽媽不斷念,她不斷抗拒,媽媽越念,她跑得越遠。最後,她決定要扮演一個好女兒的角色。」沒想到,母女之間的氛圍竟然因此奇蹟似地改變了。

「雖然她還是原來的自己,但當她的態度變了,媽媽也會跟著變。」范瑞君說:「表演的魔法就是『看誰要先變』。如果你不喜歡這樣的關係,那就看誰要先改變。有時候,我們比較難要求別人,不如自己先試試看。」

認識自我、接受侷限  也要記得適度「放過自己」

過去認識的自己,在不同時空背景之下,也可能存在其他面向。

作為家中的獨生女,范瑞君從小習慣與自己相處,常常天馬行空幻想,也喜歡觀察他人。從事表演工作之後,她從角色中重新認識自我,這也才驚喜發現,過去自認內向、沒什麼幽默感的自己,原來還有另一面。

「《春天後母心》是我的第一齣八點檔,後來又演了《金色摩天輪》。演著演著,編劇可能看到我的某種節奏蠻喜劇,開始給我這些元素。我才發現,其實我是一個幽默的人。」

范瑞君說,演員內在如果沒有相同情感,很難表演出來,當初《最佳配角》的癌末角色「秀月」找上她時,她本來不想接演,也是因為害怕面對內心黑暗面。「我為什麼害怕那個角色?因為我懂那個恐懼。面臨死亡的那一刻,你覺得全世界虧待你,也會仇視身邊每一個人。就算有人要幫你,你都會覺得假惺惺。」

當然,認識自己後,也要知道自己的侷限在哪裡,適度放過自己。

「不然你永遠在臉書上看到別人的完美,羨慕別人。可是當你知道自己的侷限之後,接下來就是無限大了。」范瑞君以自身舉例,成為母親之後,她得分出時間照顧孩子,剩下才是自我實現的空間。「這是我的功課,也是我的侷限,但是我反而因此很自由,知道自己有這麼多時間做想做的事。」

女兒出生後開始寫遺書  不再懼怕死亡

同樣的道理放到人生裡,也是一樣。生命的長度有其侷限,如何在有限的時光裡,不負自己,也不麻煩他人?首先,得先正視死亡的存在。

36歲那一年,范瑞君生下大女兒。她自承,面對生死的心態因此而改變。「我以前非常懼怕死亡,因為我怕未知,也對『不存在』這件事感到害怕。很有趣的是,我生完孩子後,突然就不怕了。」

因為孩子生得晚,她明白,自己能陪伴小孩的時間並不如想像中多。「在理想狀態下,她會送我走,但是我沒辦法送她走,也不知道她將來會不會結婚、身邊有沒有人。」說到這裡,愛女兒的范瑞君眼眶瞬間泛紅。「我希望她送我走的時候,不要害怕,哪一天換她百年的時候,也不要害怕。」

因此,范瑞君的家中不避諱談論死亡,她也早早就準備好遺囑,每隔一段時間還會更新。她希望,死亡不是突如其來、讓家人措手不及的遺憾,而是可以坦然面對的狀態。「這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相關閱讀:不知道怎麼寫遺囑?律師自書遺囑格式範本,照著寫就有效力

范瑞君分享,就在採訪前幾天,同為專業演員的先生戴立吾突然覺得呼吸不過來,因此緊急到醫院掛號,檢查心肺功能。

「在這個過程中,我跟老公對小孩說:『爸爸要去醫院檢查,因為他身體不舒服。』小孩當然很擔心,可是老公就說:『不要害怕,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真的出問題,我們就解決。不能解決的話也不用害怕,反正就算爸爸走了,媽媽也還在。』」

她笑說,那天出門時,先生竟然還在電梯裡對女兒說:「要不要幫我拍一張遺照,要帥帥的!」女兒認真拍好照片後,覺得電梯裡的背景雜亂,不夠好看。回家以後,又幫先生在家裡的白牆前,慎重地拍了一張照片。

她認為,正視死亡、提前留下遺囑絕對有其必要。「我們看了太多紛爭,都是因為長輩不願意面對跟處理,所以當他們走了,金錢、房產、後事等很多現實層面的事情都會讓家族起糾紛。」范瑞君說:「我認為這些紛爭毫無必要。害怕面對死亡,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她分享,30歲時,自己唯一擁有的保險就是為了後事準備的。「我準備了一筆50萬的錢,我的後事要自己負責,不想留任何麻煩給別人。」

現在,每當她遇到需要搭飛機、到處奔波的長程旅行,就會把自己的遺囑拿出來重新檢視,看看有沒有需要修改的地方。遺囑裡,除了交代財產狀態,還會寫幾句給家人的話。

「第一次寫遺囑的時候,廢話很多,感性得不得了。」范瑞君笑著說:「對媽媽會寫『謝謝你扶養我長大』,寫給老公時,也會回想到當初認識時的事,自己寫得好感性。」等寫到第二次、第三次時,遺囑內容慢慢變成條列式,重點是將自己的保險、基金等財產狀況交代清楚,越寫越簡潔。

接受不同階段的自己  養一張不同年齡快樂的臉

身處表演藝術行業,范瑞君坦言,工作環境放眼所及都是好看的男女,外貌壓力一定有。「但到了某個年齡之後,不管身體或外貌都會開始斷崖式往下,所以,要接受自己在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美麗。」

芳華正盛時,享受自己的美麗,年齡漸長時,也坦然接受不同階段的自己。范瑞君笑說,林志玲的漂亮是大家公認的,但是一個人如果生活開心、家庭幸福,通常也會是同年齡中漂亮的女生。因此,別忘了要過得開心,為自己養一張「不同年齡時都快樂的臉」。

「找到讓自己快樂的事,接受不同階段的自己。就像表演一樣,每隔一段時間重作,角度和深度會不一樣,每一次都會有新的發現。」

相關閱讀:范瑞君著,《表演的魔法:人人都是大表演家,金鐘女伶范瑞君的二十五堂表演課》,時報出版

2023/10/05

贊助50+,支持免費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訂閱50+週刊
https://fiftyplus.pse.is/5v3kcs

加入50+Line
https://fiftyplus.pse.is/5zvc58

下一篇

50後成功斜槓:從歌手到正念導師,情歌王子林隆璇如何克服壓力、找到幸福感?

50+學院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5期
  •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 2024/11/06 ~ 2024/12/11

50+聲音表達工作坊第18、19期
  • 台北商業進出口同業公會

  • 2024/09/05 ~ 2024/10/23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3-14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8/27 ~ 2024/11/26

50+熟齡空中瑜珈第8期(入門班、初階班)
  • Nature Flow

  • 2024/07/22 ~ 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