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宮拿下米其林三星!連 4 年奪冠、摘 12 星背後:為了烤鴨求人家一年|經理人八分生活

專訪|肩膀上是 12 顆米其林星星!頤宮行政主廚:為了烤鴨,我求人家一年

陸劇迷、努比控、《哈利波特》十級學者。擅長職人報導、書訊介紹,累積採訪近百位國內外經理人、作家、職人工作者。曾任電台主持人、日報編輯、電視新聞編譯,現為 《經理人月刊》 文稿主編暨影音產品 《新書快讀》 說書人。

信箱 / Peih.shao@managertoday.com.tw
電話 / (02) 8773-9808 #102

攝影/侯俊偉 © 經理人八分生活

2018 年《米其林指南》來台,這本被視為餐飲界聖經的小紅書,從此有了台灣地標。頤宮,就是榜上最閃耀的那顆星 >>

米其林摘星榜上最亮眼的,無疑是以粵菜見長的 君品酒店頤宮」中餐廳。頤宮 不只是台灣第一家、唯一一家獲得 3 顆星的餐廳,更連續 4 年穩坐 3 星榮耀,團隊成員與陳偉強、陳泰榮兩位行政主廚的肩膀上,至今已背了 12 顆米其林星星。

這真的是個美麗的意外,」陳泰榮告訴 《經理人八分生活》,從沒想過有天會拿下米其林。回想領獎那年,當天台下的團隊成員等得很忐忑,台上一星、二星報完了,仍遲遲沒聽見頤宮的名字,他心想:米其林 都邀我們來了,不可能沒上榜吧?

「接到通知後,我一個禮拜沒睡好」陳偉強因為提前把摘星的得失想完了,當天倒是很鎮定,還有餘力瞄一眼其他得獎者手上的 《米其林指南》,先看見 頤宮 得到 3 顆星。台北君品酒店行銷公關部副理葉佳綺打趣說,「強哥比較聰明,還知道先瞄別人拿到的小紅書,不像其他人都在緊張。」

台北君品酒店頤宮中餐廳行政主廚陳泰榮(圖左)、雲朗集團行政主廚陳偉強(圖右)

連 4 年奪下米其林 3 星!頤宮 有何祕訣?和別人哪裡不同?

蟬聯 4 年拿下 3 星榮耀,頤宮 兩位行政主廚都說是團隊的功勞,將自己評價得很平淡,「用心就好」陳偉強說;陳泰榮則表示,「做我的本分」,當初雲品總經理暨君品總經理丁原偉面試他時,曾問他「有沒有想過摘星」,他也是這樣答。

但為了「本分」兩個字,兩人沒少下功夫。陳泰榮曾專程到上海學做叉燒,「我以為我會做,但真的只是『我以為』。」進頤宮前,他就是切好肉、洗淨、做醬料,把肉拿去醃後再烤,「叉燒嘛!從小就吃,也做過不下千百次了。」曾任台北香格里拉遠東大飯店香宮的行政主廚、有 50 年廚師經驗的葉志光,推薦他去上海喜粵 8 號餐廳觀摩,因為那裡的叉燒最有名。

去了後陳泰榮發現,它們選用肉質鬆軟適中、豬肩上的兩條「梅肉」製作叉燒,且醃浸肉時還會用手搓,讓醬汁完全浸到肉裡。如今客人在頤宮必點的叉燒皇,就是他當時學習而來。

這道叉燒皇,讓陳泰榮跟丁原偉因食材成本差點吵架,陳偉強也曾在媒體前說他太浪費,「一隻豬只取這兩塊肉,原本 3 公斤或 3.5 公斤,我們取 800 克而已。」陳泰榮則認為,「我們為什麼跟人家不一樣?第一是食材,再來就是技術,最重要的是用心。

頤宮招牌菜先知鴨的背後:一隻完美的鴨,從「養鴨」就要開始顧

嘴上說浪費的陳偉強,在食材的追求上,其實更龜毛。頤宮 的招牌菜先知鴨,是他特地去宜蘭找鴨農幫忙養,「我求人家求了一年」陳偉強說。

君品頤宮中餐廳的高人氣必點料理「先知鴨」,是以蘇軾《惠崇春江曉景》中的「春江水暖鴨先知」為靈感命名而來。

一般鴨農是把鴨養大後論斤賣,但陳偉強要的是 28 天的「幼鴨」,因為還沒完全成長、骨頭比較軟。先知鴨光事前醃製、風乾,就各要 6、7 個小時,半天就過去了,然後再用 100 多度的火,慢慢烤約 35 分鐘,才能做到外脆裡嫩,吃起來不柴。

「粵菜裡有 4 大金剛,雞、鴨、乳豬、叉燒,這幾樣不難,兩個月就能學會,但要做得好,30 年都不一定做得到。」陳偉強說,每一隻鴨不一樣,切出來的肉也不同,師傅要會看火,知道什麼時候用強火,什麼時候慢火,才能烤出好的燒鴨。

「做菜,簡單的最難」曾向添好運取經、發展屬於自己的堅持

「粵菜金剛」烤鴨、叉燒,這麼複雜,那最基本的點心「蘿蔔糕」呢?陳偉強曾向添好運創辦人麥桂培取經,「凌晨 3 點我去看他怎麼做,才發現他的蘿蔔糕一滴水都沒有放。」一般的做法,是把蘿蔔切絲後川燙,麥桂培則是把蘿蔔絲乾蒸,拿蒸出來的水與在來米粉拌攪。

此外,陳偉強也有一套自己的堅持,像是削蘿蔔絲時,只要有莖的他都不要;為了好吃的蘿蔔,甚至跑遍苗栗、嘉義。

陳偉強曾在香港美心集團的粵菜餐廳翠園做過,負責炒干貝、蝦球,他發現很多廚房是讓資淺的尾鑊炒菜、飯、麵,但翠園剛好相反,由二鑊處理。好奇一問,主廚跟他說,給你新鮮的蝦球,怎麼炒怎麼好吃,但如果是炒青菜,炒不好馬上就吃出來了。

後來當了老大,陳偉強才明白,「看起來很簡單的菜,要做得好吃非常困難」。這個精神也體現在 頤宮 的料理上,「我們的炒飯,要炒到好像飯在鍋裡跳舞一樣,每粒米都熱透才會好吃。」他們炒一炒還會用手沾水去灑,維持熱度,「有些路邊攤隨便炒一炒,那叫拌飯不是炒飯。」

做廚師的意義:只在乎肚皮裡的事,用心做到連張忠謀也稱讚

「做廚師是一個良心事業。」陳偉強說,以前遇過做韭菜餃的後廚,貪圖方便想用色素,他則用韭菜榨成汁去揉,「這都是功夫,付出功夫就是麻煩,但對人體才是好的。」

陳偉強認為,現代人很常不在意自己吃進什麼,今天吃的可能隔天就忘了,也因為這樣,很多好的傳統慢慢流失,因為人們已經忘記這些菜的精神。比如蝦餃,不是把蝦包進麵皮就叫蝦餃,要把蝦的味道逼出來,有些餐廳把蝦切丁料理,一咬下去蝦就散了,根本喪失了原本的精神。

就像大老闆一樣,陳偉強每個月都聽到很多人跟他「報數字」,這個月賺多少、營易額多少,他聽到卻沒任何感覺,因為這些是肚皮外的東西,但如果用心炒一道菜,客人吃進肚裡,會記得廚師做了什麼,下次還想吃,他認為這才是做菜、做廚師真正的意義。像張忠謀的壽宴都是他負責,聽到張忠謀說:「阿強阿!你這個麵很好吃!」他就覺得很開心。「100 個客人裡,有 90 個滿意,我就滿足了。」

要做,就做到最好!陳偉強:持續進步,比拿到米其林重要

陳泰榮說,做人、做事、做菜都一樣,不能馬虎,要嘛不做,一做就要做到最好。還沒出師前,他從師傅身上學到的就是這件事,遇到不懂的就問,用心做,人家都很願意教你。

14 歲時,陳泰榮就跟在澳門葡京酒店的主廚舅舅旁,舅舅來台灣他也跟著來,一路從基層做到現在。陳泰榮覺得自己很幸運,或許是因為舅舅的關係,加上自己學得快,在餐廳裡挨的罵少,有問題請教,大家都也不藏私教他。

陳偉強則是另一番景況,12 歲就當學徒,沒少挨罵挨打,「如果沒做到要求,常常一個鍋鏟就來」,二廚、三廚也不會教人,做不好就換人做,做錯了就當面把菜倒掉,「以前我當小弟,二廚、三廚會直接說『阿強!你把火關掉,不准炒。』當時我兩行淚就出來了,心想我做錯什麼,為什麼不准我炒菜。」所以陳偉強一路走來都是邊做、邊看、邊偷師。

如今,陳偉強叫人把火關掉,對方可能還覺得有薪水能領,還能站在這;以前他都偷瞄師傅做菜,現在他炒菜,可能方圓 30 公里的人都跑光,好像覺得多學就要多做。

陳偉強常講,做菜像「海上扒龍船,岸上有人睇」。當你划龍船時,不會曉得隊伍整不整齊,但岸上的人一看就知。他認為當廚師、小弟,甚至是老大也好,重點是不斷學習、當領頭羊,米其林是人家肯給你,當然是好事,但沒拿到也別看太重,有沒有努力、不斷進步才重要

必點推薦| 頤宮 招牌菜:食材、做法介紹

1. 先知鴨

君品頤宮中餐廳:先知鴨

以蘇軾《惠崇春江曉景》中「春江水暖鴨先知」命名的「先知鴨」,是君品酒店 頤宮 中餐廳的超人氣料理。採用 28 天的幼鴨,加入多種中藥材醃漬達兩天,風乾完成後放進傳統港式掛爐中燒烤約 40 分鐘,上桌前再淋上熱油保持外皮酥脆,入口時鴨皮與鴨肉溶化在口中,整隻鴨軟嫩到連骨頭都能一起下肚。

2. 頤宮叉燒皇

君品頤宮中餐廳:頤宮叉燒皇

特別挑選豬的「梅頭肉」部位做叉燒肉。先使用主廚特製叉燒醬醃製約 45 分鐘,接著爐烤約 30 分鐘,最後淋上麥芽糖。叉燒肉質細緻,且因麥芽糖呈現晶亮光澤,入口滑順、鹹中帶甜,是 頤宮 燒臘中的經典。

3. 古法沙母糯米飯

君品頤宮中餐廳:古法沙母糯米飯

頤宮 選用約 1 公斤的沙母,肉質口感最佳且有蟹香味,將沙母過油鎖住肉汁,爆香紅蔥、薑後,放入雞高湯、醬油、蠔油、糖、胡椒粉,把沙母炒熟,再將蒸至半熟的尖糯米放入,加入雞高湯小火煮 3~5 分鐘收乾,起鍋後以珠蔥點綴。

4. 臘味蘿蔔糕

君品頤宮中餐廳:臘味蘿蔔糕

頤宮 取用僅占白蘿蔔四分之一的中間部分製作,纖維較柔軟細嫩、口感溫和鮮甜,切絲後搭配上炒香過後的蝦米及火腿絲調和成的粉漿,口感綿密滑嫩,特別是蘿蔔絲嚐來絲絲分明、入口即化。

快問快答| 頤宮 行政主廚陳偉強、陳泰榮

Q. 如果人生能重來,還會選擇當廚師嗎?

陳偉強:會,百分之一千會。小時候因為家庭因素,國小六年級後就沒讀書了,剛開始在餐廳打工覺得很辛苦,幾個月就不做了,陸續做過很多學徒工作,有一次在船塢拉鐵鍊,聞到太多沼氣頭暈,想想還是比較喜歡做菜,就跑回去做。唯一的後悔就是書讀得不夠多,英文不好,沒辦法到國際舞台學更多

雲朗集團行政主廚陳偉強:現年 56 歲,12 歲起在香港知名餐廳珍寶當學徒,後被台灣全省素食挖角來台,先後任職過台北寒舍艾美寒舍食譜、台北喜來登辰園,2010 年加入台北君品酒店頤宮中餐廳。廚師資歷超過 35 年。

陳泰榮:如果說時間能倒流的話,我可能會去做警察、做司法部門。小時候不愛讀書,我媽就叫我跟舅舅學一門技術,但如果可以選,能做公家機關多好、可以領終生俸,政府工作福利好、假期多,還會補貼旅遊,做個 25、30 年就能退休。

台北君品酒店頤宮中餐廳行政主廚陳泰榮現年 50 歲,澳門人,14 幾歲就跟著在澳門葡京酒店擔任中菜主廚的舅舅當學徒,後跟著舅舅來台,2001 年進入台北寒舍艾美寒舍食譜,2017 年加入君品頤宮。廚師資歷超過 30 年。

Q. 吃過令你難忘的菜?

陳偉強:現在都不太說人家做的菜,以前我大而化之什麼都講,被人家講「你是 3 星,說什麼都可以。」現在我有時間吃去外面吃菜,好不好放在心裡就好。

陳泰榮:我媽媽才是 3 星廚師,我不是。她每年過年都會做一種點心叫「蛋散」,一種油炸的甜點,我怎麼學都做不出那個味道。我也很喜歡吃她做的粽子,鹼水粽,在台灣也無法做,有些食材無法進來台灣。

Q. 連續拿下 3 年米其林 3 星,現在會壓力更大嗎?

陳偉強:本來沒有去想摘星,但第一年丁總跟我說不要看太重,放開心情面對,我反而更想拿星。第二年我就開始叮嚀,這些味道、每天的動作都要一樣。當然還是會有壓力,因為你要對公司負責,如果掉星會被人家笑

陳泰榮:第一年還好,第二年壓力就來了,但我還是覺得把自己的作品做好,全部都到位,做好本分,平常心就好

Q. 未來的規畫?

陳偉強:反正就繼續做,也邊教,怕很多東西失傳、出現斷層,但很難啊!過 10 多年,我們這些師傅死的死、退休的退休,原來的口味就找不到了。

陳泰榮:我希望我明年底就能退休,到處遊山玩水、吃吃喝喝阿,真的,人生夠了。疫情前我每年都會出去好幾趟,有時候一休假就去新加坡、香港,薪水大該有 1/3 都花在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