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赤字 港府捱轟 樂觀3年內財政平衡 - 東方日報
要聞港聞

千億赤字 港府捱轟 樂觀3年內財政平衡

香港面對龐大財政赤字。 香港面對龐大財政赤字。
香港面對龐大財政赤字。
立會20年來首次不記名通過預算案
面對逾千億元龐大財政赤字,未來兩年預測亦是赤字預算。立法會昨三讀通過《2024年撥款條例草案》,惟沒有記名投票,是20年來首次不記名下通過預算案,亦發現4名議員在三讀表決時不在席,當中一名議員在草案二讀階段時曾表明不支持。財金官員則指香港受環球經濟影響大,而在第一季本地生產總值可見,消費增長較緩慢,未來要繼續節流,又指香港正值經濟轉型期,近期資產市場明顯改善,希望穩中向好的勢頭可以持續,而中長期的預算案會聚焦於新質生產力,又指有信心在3年內將政府財政恢復平衡。
實際上,過去多個年度已出現赤字,例如2022/2023年財赤高達1,883億元,政府日前公布2023/2024開支,赤字由預算的1,016億元收窄至1,002億元,減少14億元,財政儲備為7,346億元,但預測未來兩個年度均是赤字預算,分別是480億元及63億元,直至2026/2027年度預測有328億元盈餘。
稱節流 5年慳468億
財金官員昨在立法會上指出,有信心在3年內將政府財政恢復平衡,當中不包括發債所得收益,政府目前正落實一套財政整合政策,簡單而言是開源節流,預計八成的力度均在節流。每年削減1%開支,預計5年可削減468億元,將政府開支的增長幅度由過去年度的約5%下壓到5年後,開支增長只佔經濟增長的2.2%。
該官員重申香港受環球經濟影響非常大,本港經濟在今年第一季錄得溫和增長,實質本地生產總值第一季按年上升2.7%,經季節性調整後達到2.3%,出口方面錄得增長,而消費增長較慢,只有1%左右,可見第一季經濟環境平穩,而他又指希望今年訪港旅客數字可以達5,000萬人次,恢復到疫情前七成多。
政府曾指資產市場恢復緩慢,該官員亦指去年樓市下跌6.8%,股票市場去年下跌3.8%,今年的通脹率和失業率較低,在經濟前景不錯、國家支持的情況下,因此「不需要被悲觀情緒過分影響我哋」,又指樓市措施推出後,樓價平穩,起到穩定的作用。
指借貸比率仍算少
對於有評論指政府發債度日,該官員指發債所得不會用作經常開支,只會用作投資項目和基建工程,而政府借貸比率只有9至13%,與任何先進經濟體比較都少。
在社福開支方面,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指2024/25年度,政府投放在福利開支的經常性預算是1,274億元,佔政府整體經常性開支22%,是各政策組當中位列第一。政府早前提出的資源效率優化計劃,將會由2024/2025及2025/2026年度,每年節省經常性開支1%。在不影響綜援和公共福利金等計劃的前提下,2024/25財政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各部門需在26/27年度再削減1%的經常開支。
立法會昨日在不記名下三讀通過預算案,屬20年來首次,4名不在席的議員包括林琳、李梓敬、梁美芬等人,當中李梓敬和林琳一同到馬來西亞外訪;梁美芬則指在二讀時有舉手支持,看到有兩人輪候發言後便去洗手間,但估錯時間,導致未能在三讀舉手,但她強調「我係全力支持呢個財政預算案」。另一位議員指當時正和惠州官員見面,已向議會請假。過去兩份預算案均投棄權票的議員狄志遠,指今次削減開支不會向小型機構實行,因此轉而投支持票。
受環球經濟影響,香港消費增長較慢。受環球經濟影響,香港消費增長較慢。
受環球經濟影響,香港消費增長較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