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結業潮」 李家超:誇大方式處理未必最正確 - 20240501 - 港聞 - 每日明報 - 明報新聞網

港聞

港聞二

回應「結業潮」 李家超:誇大方式處理未必最正確

【明報專訊】香港經濟疲弱,對是否出現結業潮,特首李家超指本港正值經濟轉型,有行業不太成功是必然現象,同時有新行業出現,又認為沉醉經常見到的日常變化並「用一個誇大的方式處理」未必最正確。據中原(工商舖)統計,中環、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今年3月的空置率較去年同期微跌,董事總經理潘志明認為空置率是否見頂言之尚早,需觀察暑假消費力改善否。

中原:空置率見頂否需看暑假

李家超昨早出席行會前見記者,被問到近日大量「吉舖」出租是否反映結業潮,他指不同行業需適應環境變化而更替,是轉型期必然現象;也有大型外國機構落戶,租用「相當受歡迎、熱鬧」的地方。對於今日如因天氣取消煙火表演,會否影響市道及「盛事之都」聲譽,李稱天氣不能控制,外遊也經常因天氣而改變活動。

李強調社會討論不同問題,讓大家有心理準備是好事,惟應以積極和進取態度看待,「大家沉醉在一些日常生活經常都見到的變化,從而用一個誇大的方式處理,我覺得對整體香港每個人……未必是一個最正確的方法」。

據中原(工商舖)數字,中環、銅鑼灣、旺角及尖沙嘴今年3月商舖空置率約6%至8%不等(見圖),較去年同期改善。潘志明稱今年首季商舖空置率趨平穩,退租商戶主要是普通零售商,如蔬果及食品店,較受港人北上影響,但核心消費旅遊區的空置率微降,受惠不少內地餐飲品牌、藥妝店、時裝店等開業,亦有國際品牌重返龍頭舖位。他稱由於舖租略跌,餐飲業已能負擔並租入核心區舖位。

荃灣及元朗商舖空置率約4%,較去年3月微升,潘稱靠近深圳的地區受北上消費影響。他料4及5月商舖成交回升,暑假為關鍵期,需觀察各項措施能否刺激消費。

近3萬公司解散 同比增24%

同期3萬公司成立

另外,根據公司註冊處數字,今年首季逾2.95萬間公司解散,較去年第四季的2.38萬間大增24%,也是過去一年最高(見表)。不過今年第一季有逾3萬間新公司成立,與去年第四季相若。

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表示,零售商戶「有開有關」,目前正值商界在適應和改變策略,例如發現部分地區遊客較預期少便需調整,不同地區的生意有異。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