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業務競爭力,先從系統化經營開始

文◎倪偉晟 照片◎本刊資料

0
730

「缺乏系統化的經營,是整個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CIA500世界華人保險500強團隊大會主席陳嘉虎認為,強化業務員的競爭力需要以「系統化經營」作為基礎,而評斷一名業務員是不是具有競爭力,可以從3個指標數據當中得知:總重複銷售率、當年度的重複銷售率,以及當年度的轉介紹率。

  談到業務員脫隊的現象,CIA500世界華人保險500強團隊大會主席陳嘉虎認為,與海外的保險市場相比,臺灣業務員脫隊的狀況還稱不上嚴峻。疫情之前,臺灣的壽險業務員(包含保險公司及保經代公司)人數一度衝高到逼近40萬人大關,近2年共約有2萬人脫隊;而亞洲最大的保險市場大陸,原先業務員的總人數落在900萬人左右,但是最新的統計數據已下滑到500多萬人。除了大陸之外,其他的國家及地區,如香港和馬來西亞業務員人數下滑的速度和比率,也都比臺灣快和高。

深入探究臺灣壽險業務員的脫隊原因

  從一個宏觀角度來看,業務員脫隊在市場環境中本就是一個必然會面對到的情況,不過在疫情的影響之下,業務員流失的比率便隨之提高。陳嘉虎指出,臺灣壽險業務員的活動率(實動人數比率)在疫情之前大概是50~60%上下,也就是說實際全職展業的人數約有20多萬人,其餘的業務員則屬兼職,或非全心認真投入的業務員。他們的業務基本功不夠紮實,造成他們面對到環境劇烈變化時,容易產生動搖、想要轉換跑道的念頭。

  此外,與疫情共存的時代裡,消費者對於消費的選擇會更加謹慎,透過人情成交保單的機率會大幅度降低,業務員在如此艱難的環境底下,要能夠維持產能,就需要發揮出壽險業務員應有的專業。「我們應該關注脫隊的是哪一些人,而非數字上的多寡。」在變動的時局下,淘汰素質不高的業務員,其實反而是好的現象,如此才夠將整體壽險業務員的素質提高。

  另一方面,考量到臺灣當前的人口結構及未來發展,在少子化的環境裡,將來勞動力人口勢必會面臨短缺。就保險市場來說,由於每一年進入就業市場(尤其是年輕人)的人口逐年減少,再加上每年流失一定比率的從業人員,自然也就會使整體業務員的數量下降。接下來的幾年,臺灣壽險業務員的登錄人數勢必還會再下修。

  但事實上,臺灣壽險業務員的密度幾乎可說是世界之最。在臺灣2,300多萬的總人口當中,有約38萬名的壽險業務員(1:60),對比其他國家像是馬來西亞,3,200多萬的人口裡面,業務員約落在10萬人(1:320);泰國近7,000萬的人口中,業務員也僅有20多萬人(1:350);再看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大陸,14億的人口裡頭,只有大約500萬名的業務員(1:280)。壽險業務員高密度的環境裡,會使得市場競爭激烈,因此相較國際市場,在臺灣從事保險的生存難度更高。

  那麼,要如何培養出厚實的競爭力,讓自己站穩腳步,不被環境變化的浪潮淹沒?陳嘉虎認為,「系統化經營」是箇中關鍵。

「系統化經營」是什麼?

  「現今的保險環境,不管是海內外,從管理、銷售的角度來看,我都認為仍然相當墨守成規,跟不上時代改變的節奏。」許多的從業人員都沒有使用「系統化」的經營模式,而究竟什麼是系統化?簡單來說,就是不依靠感覺行事。

  以每日行程來說,在一週或一個月前,就把要做的事情安排好;接續執行的銷售循環、策略,也會在每一回和客戶拜訪前就擬定好。根據一套有結構、層次、作法、節奏的計畫來推動展業,就叫做「系統」。

  業務員本身有3項重要資產。第一是客戶,代表的是收入的來源(可變現的資產),第二是準客戶,為潛在的收入來源(尚未變現的資產),第三則是具備的能力,可經由學習,創造更高的價值。前2項資產,和業務員的事業發展有相當程度的關係。不過令陳嘉虎驚訝的是,時至今日,不論在哪一個市場環境裡,竟然都有80%以上的業務員沒有使用一套系統,來經營自己的客戶及準客戶。

  如果你是業務員,未來的1年,也就是12個月裡,你知道每一個月份該做哪一些事情嗎?1個月要拜訪多少客戶,完成多少業績?又或者你是團隊主管,你知道團隊下一年度要增員、培育多少人?設定的定著率是多少?而每1個月、每1週,團隊要完成的績效又是多少?

  陳嘉虎指出,隨機向從業人員詢問這些問題,恐怕多數得到的回覆不是支支吾吾,就是不知所云。許多從業人員平常展業,多是用一本手寫的筆記本或手機裡的備忘錄記錄,這些長期累積下來的記錄,都沒有清楚的脈絡和明確的整理及歸納,以至於對於未來要拜訪的客戶,總是仰賴自己的直覺,想到哪幾位客戶比較有可能成交保單,就和他們約見面,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存有誤區,很可能忽略掉更有機會成交的潛在客戶,又或是喪失得到轉介紹的機會。保險從業人員經營自己的事業,其實就像開一間公司一樣,勢必得要有一個明確的策略在規劃執行,並隨時視狀況調整,以建立深厚的行業基礎。

「深耕」系統經營,3項指標數據檢視

  系統化經營需要經由「深耕」的方式,才能夠經營得有聲有色。深耕經營需要做到哪些事?我們可以從「3個S和3個R」當中明白:3個S,分別指開拓客源(sourcing)、銷售(sell)、售後服務(servise),三者的比例拿捏在35:25:40,是較為適當的作法。也就是說,業務員應該要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開發」和「服務」客戶上面,而不是一直想著要把保單賣出去;3個R,則為重複銷售(resell)、索取轉介紹(refer)和招募增員(recruit)。把這6件事情經由系統化的方式做好,就叫做深耕。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