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城市有哪些鲜为人知却很有味道的老街巷子弄堂?

每个城市里都会有一些很有味道的老街,可能叫胡同可能叫弄堂,不是景点,却很有特色,适合去瞎晃荡~求推荐每个城市这样的巷弄
关注者
8,579
被浏览
894,704

602 个回答

我很喜欢上海的老弄堂(里弄),因为它是上海最具有特色的建筑形式,也烙下了一代代上海人的生活印记,它所折射出的是大千世界的人情冷暖、百面人生,掺杂了老上海人五味杂陈的记忆。可以说,没有弄堂,就没有上海,更没有现在的上海人。

因为有故事,因此有味道!

下面为大家推荐的两条上海弄堂的city walk路线都是我大概一年多前亲自踩点走过的,照片多是实拍。

当时“尚贤坊”和“张园”仍在改造中,后期会形成新型的生活和休闲空间。包括这两个正在开发的项目,以下每条线路都包括6个弄堂民居,参观时间视情况约为5-7h之间。

线路1:新天地—尚贤坊—淮海坊—陕南邨—步高里—田子坊

近4km,涉及路线:老法租界(淮海路-陕西南路-建国路)
除去新天地和田子坊,其他几处对于外地人而言都是鲜为人知的。

①新天地

新天地,算是一个焕然一新的旧上海的复制品,改造由波士顿的Wood and Zapata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这里曾是19世纪法租界的一部分,自2001年开业以来,新天地已成为上海人气最旺的购物休闲娱乐中心之一。

建筑师们对传统的建筑材料大量加以再利用,并且聪明地设计了步行街区,从而营造了一定的氛围,走在这里让人联想起上海20世纪20-30年代的黄金年代。

这里的里弄博物馆可以让游客们感受一下传统的弄堂人家,还有收集的大量照片,以及制作的相关双语视频,可以向游客全面展现弄堂里的百面人生。

另外一大会址以及每年的上海时装周都在这里,还有不定期举行的各类艺术展又为这块地方注入了艺术的活力,因此来上海旅行的人总会来这里走走看看,或是坐在广场的咖啡店品一杯咖啡,感受一下上海的小资。

疫情期间我还去过几次,里面的很多店铺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原本摆满座椅的广场中心也变得些许萧条。

②尚贤坊(新式里弄,1924)

尚贤坊位于淮海中路与马当路交界处,弄内有57幢两层共四组联排式房屋,每排两端为2开间,中间为单开间。主弄面对淮海中路,并有三条支弄,呈“丰”字形。总弄有俗称过街楼的骑楼,相比支弄较宽广。房屋沿街为3层,底层为商店。沿街建筑立面有西班牙巴洛克式风格花饰,如三楼的弧形山墙及阳台。

改造中并会保留原有风貌尚贤坊

尚贤坊的名称与尚贤堂有关,“尚贤堂”是美国基督教传教士李佳白于1897年在北京创立传播基督教文化思想的机构,1900年被义和团(晚清的“扶清灭洋”组织)烧毁,1903年李佳白来上海重建尚贤堂,房地产商则利用尚贤堂的名气,给这片弄堂民居命名为“尚贤坊”。

尚贤坊居住者以小商人、教师、作家居多,大编辑孙百刚就居住于此(尚贤坊40号),而当时的“杭州第一美女”王映霞(郁达夫“现代作家、革命烈士”的其中一任妻子)就住在孙家的亭子间。

12号,曾住有电影大明星赵丹、叶露茜夫妇,只是后来抗战期间赵丹加入了救亡演剧队,被误传死亡,叶露茜改嫁了他人。

14号,曾住有京剧名角李奎官,他与梅兰芳等人被誉为京剧界的“八骏马”。

值得一提的是36号的亭子间,曾住着“金嗓子”周璇,她三岁的时候被抽大烟的舅舅偷偷拐卖到王家,王家夫妇离异后,十二三岁的她又被送给了上海的一家周姓人家,就住在尚贤坊,这里也是周璇部分童年成长的地方。

③淮海坊(新式里弄,1924)

位于淮海中路927弄,共有砖木结构房屋199幢,由教会普爱堂投资建造,原名霞飞坊,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淮海坊。里弄宽阔,取消了石库门,开始使用钢窗,改用铸铁大门,围墙也改低许多,采光更好。由于地形狭长,实行30个单元拼接,在上海里弄住宅中也实不多见。

淮海坊,也可谓名人荟萃之地,当年不少商贾巨富、文化艺术界人士,都曾寓居于此。9号,知名戏剧家、编剧阳翰笙的旧居,他曾将张乐平的连续漫画《三毛》改编成电影剧本《三毛流浪记》;26号,是知名地理和气象学家竺可桢居住过的地方,他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地理系,培养了一大批地理科学专门人才;33号,是上海滩电影皇后胡蝶的脂粉居。

35号,是上海有名的“江北大亨”,天蟾舞台、大世界老板顾竹轩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他在曾经上海青帮中属于“通”字辈的人物,比杜月笙辈分更高,与其不同的是,在抗日战争中能谨守中国人的气节,不与日伪合作,还曾为新四军采购药品,掩护地下党员。

59号,巴金曾在这里居住过,1937年春,巴金搬入59号3楼居住,入住后,他写出闻名于世的《春》、《秋》及《寒夜》。后来,巴金短暂离沪,但1946年自重庆返沪后,这里一直是他的落脚点,直到建国后的1955年夏天,巴金才搬离,迁入武康路一幢欧式花园别墅。

64号,则是鲁迅逝世后,夫人许广平搬来的新居,一同搬来的还有鲁迅先生的手稿,在这里她完成了《鲁迅全集》的修订;99号,是知名画家徐悲鸿居住过的地方,现在底楼是南昌居委所在地(如下图)。

开始使用钢窗的淮海坊

住在淮海坊的名人还不止以上这些,以此有人说“一个淮海坊,半部民国史!”

④陕南邨(点状公寓里弄,1930)

原为亚尔培公寓或皇家花园,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陕南邨,同淮海坊一样由法国天主教会普爱堂投资,砖木结构,16幢四层法式公寓自由错列布局,清水红砖墙和淡黄色水泥拉毛饰面构成线条、图案等装饰。

陕南村在建成初期即为高档公寓,抗战前全部由外国人居住,后来先后住过众多名人,如电影演员王丹凤(《玉色蝴蝶》的主演),她住在陕南村159号二楼,这里承载了她半生时光。

⑤步高里(后期石库门里弄,1930)

步高里陕西南路主弄口有一座精致的中式牌楼,在牌楼上,除了“1930”和中文名“步高里”三字之外,还标有法文名“Cité Bourgogne”,这在上海里弄并不多见。

上海的各式里弄大多以代表平安、健康、财富等吉庆祥瑞之意的字词来命名,寄托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Bourgogne是法国的一个区,著名的葡萄酒产地之一,中文翻译为“勃艮第”,与“步高里”发音相似,“步高”又有步步高升、平步青云之意。

法国开发商以自己国家的地名来命名租界内的房产项目,透出了殖民的气息。但无论如何,此名堪称音译俱佳的一例妙译。

这里也曾有部分文人雅士居住,最出名的就是巴金也曾短暂居住于此。1932年,“二八”淞沪抗战打响后,巴金在闸北宝光里14号的住所遭日军轰炸,巴金当时身在南京,赶回上海后,受友人之邀迁往亚尔培路(今陕西南路)步高里52号居住,在此期间他创作了中篇小说《海的梦》。

⑥田子坊

“田子坊”其名其实是画家黄永玉多年前给这旧弄堂起的雅号,相对于新天地,田子坊似乎保留了一份真实性,这也许是因为这里没有设计师的牵头,很多都是自发的。最初一些艺术家因为租金便宜而选择了这块地方(曾经的弄堂小厂,巷子废弃的仓库),而泰康艺术中心又似乎成为这个自发复兴项目的催化剂。

现在这里聚集着众多有趣、有创意的工作室,还包括不少的画廊、精品店、餐厅和酒吧。这些同本地居民日常生活融为了一体,田子坊的弄堂里仍然有人居住。

上海的咖啡馆和酒吧并非一种新事物,只是重新回到了被斩断的轨道,因此对于上海,田子坊这样的模式不会让人感到突兀,反而回归了受人欢迎的一种模式。

商家们的奇思妙想,把有限的空间发挥得淋漓尽致,浓郁的小资情调让“田子坊”成为上海较有韵味的弄堂,并成为来沪旅游人士的必去之地。

店铺连着店铺,这里不仅是商业区,也是一个地道的居民社区,更是一个充满创意设计的街区。

线路2:张园—静安别墅—四明邨—善钟里—愚谷邨—涌泉坊

3.5km,涉及路线:(老静安)南京西路-威海路-延安路高架-巨鹿路-华山路-愚园路
相较于前面那条路线,这条路线里面的弄堂甚至一些上海本地人也稍许陌生。

①张园(石库门弄堂民居、新式里弄、弄堂公馆等多种风格并存,1918)

张园是上海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筑形式最为丰富的历史建筑群,也是南京西路风貌保护区的核心区域。

入口右侧的“张园99”是多元融合的一个案例,清水外墙,西式的装饰。(们当时去的时候,张园处于历史风貌建筑改造中)

这里是张氏味莼园(1882年)的遗址,1885年曾为上海著名的游园娱乐之地,自1918年后,老味莼园被拆,当时仅留下最著名的“Arcadia Hall”(安垲第大厅、会所),其余都被改建为石库门弄堂民居,并有新式里弄、花园别墅等组成的弄堂。

这里曾经是时髦的游乐之地,现今的吴江路步行街(张园门口与南京西路平行的一条美食街)就是原来张园池塘的所在地。沪上第一盏电灯(在此点亮)、第一辆自行车(在此试骑)、第一个室外照相馆,乃至孙中山、霍元甲等名人都与张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而今,张园地块成为旧城区改建项目,一个新兴的、保留了历史建筑的商业新区域,将出现在上海人的面前。

②静安别墅(新式里弄民居,1932)

坐落在南京西路1025弄,另一端是威海路。1928年由张潭如投资建造,他是蒋介石的老师张静江(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家族的南浔房产商。砖木结构,呈南北狭长条行,中间辟有总弄,两旁支弄24条,是上海最大的新式里弄住宅群。

左图为主弄,右上图为支弄

这里清一色的红色清水砖,双坡顶,黑色铸铁窗棂,阳台均带有巴洛克风格的纹饰,大门使用了铸铁门,较矮的围墙打破了老式石库门高墙深院的沉闷与封闭感。

之所以取名为静安别墅,那是因为地处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亦与投资商张潭如的族兄张静江的名字暗合。

入住“静安别墅”的第一代原住民,大多是上海滩的名门望族、社会名流,或洋行的高级白领。民国“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在1942年接盘购下大部分静安别墅的产业,委托给美国商人经营租赁。

而静安别墅的第一名人,非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蔡元培莫属了,他从北京来沪,住进了静安别墅52号。在这里,他与其他一些上海文化界名士组织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积极组织发动文化界人士及民众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中。

于右任也曾是静安别墅的过客,他曾致力宣传民主革命,曾在国民党政府担任过很多要职,是国民党的重要决策人物,同时他支持国共合作,也是上海大学的创办者。

还有其他很多名人曾居住于此,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从静安别墅去四明邨的路上,经过延安高架的天桥就能看到美丽如童话般的马勒别墅,这是一个父亲给女儿堆砌出的城堡,如今是一家特色酒店。

③四明邨(新式里弄住宅,1920s)

四明邨坐落于延安中路(北)和巨鹿路(南)之间,由四明银行分两次投资,先后三次建造完成的。

早期是四明银行宿舍,为了区别企业内不同层次的员工居住,区分为三种不同标准的住宅,南段为高标准住宅,北段为中等标准住宅,中段为低标准住宅。

简化了的石库门及主弄(左)尽头的过街楼

四明邨内院墙较高,石库门较为简化,每户都有带铜环的乌漆大门,邨弄内门楣花纹不单一,山墙款式也不一,并有西式装饰图案,外墙为机制红砖,清水勾缝。

由于“四明邨”的房价和租金都很高,所以除了员工,入住的大多是一些商人、实业家或文化名人。

这里是著名的文化名人村,如徐志摩、陆小曼、章太炎、周建人、周海婴、泰戈尔、胡蝶等等,如此众多的文化名人都曾居住在同一条弄堂里,在上海也实属少见。

2号,徐志摩和陆小曼居住过;
6号,住过清朝的举人、江南造船厂总工程师胡仁源;
8号,住过先施公司创办人之一、总经理黄祖康,他儿子黄康健小提琴拉得非常好,后来与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马思聪的女儿马瑞雪结为了夫妻;
14号,住过影后胡蝶;
38号,住过鲁迅的三弟周建人;
55号,住过著名古筝演奏家王昌元,如今常用的21根弦古镇就是他的父亲发明的,而他自己则是把中国古筝带到林肯中心、卡内基音乐厅等世界著名音乐殿堂的第一人。

除上述人士外,四明邨还居住过上海滩“四翰林”之一的高振霄,他参加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得中二甲进士,入翰林院官编修,1930年定居于此。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章太炎,书画篆刻大师吴青霞,影星严峻,书画家朱积诚……

陆小曼和徐志摩

在四明邨里,最有故事、且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当属诗人徐志摩和才女陆小曼令人扼腕的往事了。

在徐志摩经历了与林徽因失败的恋情后,漂亮大气而不可方物的陆小曼又激起了徐志摩心中的涟漪。两人婚后南下到上海入住了当时租金很贵的四明邨,三楼“眉轩”(陆小曼的别名陆眉)是徐志摩的书斋,这里也是后来泰戈尔来上海落脚三天的地方。

不过上世纪末,在建造延安中路高架时,四明邨最北面临街的两排(1-8号)连同弄口的弄名题辞一起被拆除,而见证徐志摩、陆小曼爱情和泰戈尔小住的那排房子也在其中。

沿着巨鹿路,从四明邨走到善钟里,一路还能看到许多类似图中的这些漂亮的花园洋房。

④善钟里(双毗连花园里弄,1930)

700多米的弄堂,共25幢假三层砖木结构、双毗连英式花园住宅,具有简洁的线条,独特的风格,早年都为殷实人家居住。

早年殷实人家很大的花园

善钟里的名字来自于建造者陶善钟,他从开设马车行赚取了第一桶金,又搞起了当时方兴未艾的房地产生意。在1889年之前,上海租界或租界边缘大多还是农田,地价十分低廉,越往西越便宜。陶善钟是农民出生,对土地有特殊的感情,于是购买了几千亩土地。不久法租界西界扩展到了华山路,这样陶善钟拥有的土地都被划进了法租界,他于是就在自家地盘上投资了“善钟里”。

双毗连花园住宅

这里住过最出名的人应该是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沈从文先生(《边城》创作者),当初因为徐志摩的介绍,他从北京来到上海,被中国公学校长胡适聘为讲师,而因此结实了他的夫人--学生张兆和。

沈从文和张兆和夫妇

另外,善钟里还孕育了不少的军事名人,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

⑤愚谷邨(新式里弄住宅,1934)

愚谷邨(“愚”乃苏轼的大智若愚,“谷”乃老子的虚怀若谷),位于愚园路361弄,整个街坊南北相通,连结愚园路和南京西路。

砖木结构,有三层联排住宅120余幢,是愚园路东段现存最为完好的成片老上海弄堂民居。

愚谷邨内景

愚谷邨内也曾居住过不少的文化名人,65号先后住过的著名作家就有魏金枝、唐克新、茹志鹃(代表作为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百合花》)和王啸平夫妇及女儿王安忆(代表作《长恨歌》)。

茹志鹃、王啸平和王安忆一家

37号曾居住过著名画家应野平(专攻山水画);上世纪20年代影星黎明晖(影歌星)夫妇,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沙莉和凌之浩夫妇、奚美娟,著名口琴演奏家王庆隆也曾在这里居住过,还有中国最早的两栖明星周璇,1936年与作曲家严华谈恋爱之初就定居于此。

愚谷邨121号位于支弄弄底。一二层,作为抗战期间中共上海秘密联络点,主要为了提供新四军急需的药品,而让人想不到的是,住在三楼的竟是当时的76号特务,姓陈(解放后被枪毙)。敌对阵营同住在这里,居然相安无事,实属神奇。

⑥涌泉坊(公寓式里弄,1936)

“涌泉”,原本位于静安古寺的正门和大殿之间,以泉水日夜涌出如沸,又得名“沸泉”。而“涌泉坊”也因此而得名,它是由“烟草大王”陈楚湘投资建造,为西班牙式带巴洛克风格的住宅,是一条造型独特、整齐美观的公寓式里弄。

涌泉坊弄堂口,有“过街楼”,具有装饰艺术风格。红砖外墙的三个拱形门,中间为大拱门,两边各有一个小拱门,两边矗立着人造石的变形科林斯柱,在大拱门正上方有一块书写着“涌泉坊”的牌匾。

涌泉坊由6幢单体里弄住宅组成,除了过街楼连结的两栋住宅,其他4栋住宅以主弄为轴线呈“田”字形排开,每幢2个单元。

建筑为三层楼,底楼有小花园,整体上类似于今天的联排别墅。

院门有中式特色的琉璃瓦墙

像涌泉坊里这样的“弄堂公馆”是上海弄堂的另一类特色,在旧上海,有些富人的宅第为了不不显张扬,就建在了弄堂的末端,相当低调。而陈楚湘的“公馆”之所以建在弄堂深处,就是这个原因。

这就是涌泉坊24号,俗称“陈家花园”,一幢西班牙城堡式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式相混合的四层楼花园洋房,即折衷主义的作品。陈楚湘以前就居住于此。这里酷似马勒别墅外墙的每一块彩色墙砖都是从国外运回来的,空心的内部结构使它们成为优良的隔热板,在盛夏,室内外温度相差达到九摄氏度。

如今,涌泉坊里童话城堡一样的陈公馆已搬进了9户普通上海人家。虽然已是物是人非,但24号这座“古堡”却是中国烟草发展的见证者。

走出涌泉坊,有时间的还可以再逛一逛愚园路,这梧桐树后的每栋建筑,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故事,上海这样的路还有很多,比如我很喜欢的武康路、思南路、湖南路……徜徉在这里,会让你恍若隔世般穿梭到那曾经的年代。

喜欢上海老街弄堂的,推荐大家几本书,可以参照我以前写的这篇回答,找到“关于上海石库门里弄的一系列书籍”:

最后,希望疫情快些过去吧,好想出去走走~

@知乎旅行 @知乎城市

上海的舟山路霍山路一带

说到上海的弄堂和小马路,很多人,包括上海本地人可能最先想到的都是武康路愚园路安福路之类的,徐汇区和老静安区的街道。其实在虹口的北外滩也有一条很有韵味,也很有生活气息的小街道:舟山路。

去年立夏,舟山路老房子的天井里蔷薇盛开,与人行道上的悬铃木相映成趣

石库门楼的花纹下一块残留的公用电话牌

上图中的公用电话牌在80,90年代的上海曾经随处可见。那时电话还不普及,大一点的弄堂口基本都有一个公用电话,来电话了专门有人喊。后来随着电话进入千家万户,公用电话迅速消失,如今上图中的公用电话牌估计全上海也就残留了几处而已吧。

施美,牡丹和伯龙都是以前上海本地化妆品的牌子。几年前还在超市看见过施美蚊不叮,一小瓶绿色的液体。牡丹擦脸油偶尔能在小杂货店看到,伯龙真的已经消失很久了。

舟山路虽然是条狭窄的小马路,但是比较长。比较有可看性的是最南端的长阳路-霍山路那一段。这一段路在几十年前曾被叫做“小维也纳”。直到几年之前,在舟山路附近还有一家曾经是国营的鞋店,叫“维也纳皮鞋店”。后来因为这里居民越来越少,生意也日渐萧条,最后关门了。

舟山路与霍山路的拐角

舟山长阳路口

舟山路之所以被叫做“小维也纳”,除了有一片欧式建筑之外,更因为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收留过一两万名犹太难民。二战期间,上海几乎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为欧洲犹太人敞开大门的城市。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冒着危险向奥地利犹太人签发了签证。他们辗转来到上海后,被当时的日军限定居住在如今虹口区南部提篮桥一带靠近黄浦江的地方。在日后的研究中,这片地方也被称为“上海隔都(Shanghai Ghetto)”。

当时,虹口南部一带为公共租界,提篮桥附近由于临江,居民大多是出卖劳力的码头工人和工厂女工。欧洲来的犹太人和本地的劳苦大众杂居在这片拥挤的社区里,互相扶助着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曾经居住在这一片的犹太人有以色列前总理拉宾的父母和前美国财政部长迈克尔·布卢门撒尔。

舟山路59号,迈克尔·布鲁门塞尔故居

二战结束后大部分犹太人离开了上海,前往美国、澳大利亚等地或返回欧洲。也有少部分人因为种种原因留在了上海,最后一位留沪的欧洲犹太人在1982年逝世。

舟山路小弄堂

现在的舟山路是一条普通的老城区小街,七十二家房客聚居。走在那里,你可以看到三两个爷叔在人行道上围着一个小桌打康乐球,老式理发店里,剃头师傅认真而缓慢地给客人做着在外边可能早已过时的发型。几只猫总是懒懒地躺在门洞口,有生人靠近才警觉地离开。

拗造型的狗狗(其实在看旁边的一只猫

前几年翻修改建后,舟山路一带的人行道上多了一些上图中左下侧的那种地砖。上面图案是象征和平的橄榄枝,写着“上海方舟 Shanghai Ark”

如果天气好,舟山路和长阳路的交口总有一个戴眼镜的阿姨坐在自家门口踩缝纫机,她旁边有一块手写标牌“拷边 后天井小徐”。入夜后街道上传出电视节目的声音,靠近街边的一楼人家,张着各种花色的窗帘,白炽灯的光从后面透出来,没张到的高处,常常露出挂着的“光荣退休”奖状,或者是家里老人的遗像。

几十年不变的木头楼梯和居住其中各家各户的信箱

过年歇业的扬州理发店。扬州理发师傅在老上海是非常有名的。

曾经传出过舟山路历史风貌保护区要申请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但是由于保留下来的面积太小,并且几十年下来,建筑内部保存得并不完好,最终不了了之。但最近这几年的建筑外部复原做得还算不错,犹太难民纪念馆和白马咖啡厅也重建起来了。

长阳路上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老一辈人爱把上图中的纪念馆叫做“摩西会堂”。这里曾是寄居于此的犹太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地方。这里不仅介绍上海隔都的有关历史,也会不定期地和欧洲一些纪念馆做特展。去年还是前年去过一次,当时三楼有与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合办的特展。去看的时候人不多,看到一位不知国籍的女士暗自抽泣,还有位老人在划十字祷告。没敢打扰,看完就下去了。今年的特展是和安妮·弗兰克(安妮日记的主人)故居纪念馆合办的。

一直以来,这个纪念馆总是有着“外国游客比中国游客多”的尴尬。其实真的可以去看看,做得挺好的。也能从中体会和平的可贵。

舟山长阳路口,犹太难民纪念馆对面的白马咖啡馆

白马咖啡馆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是当时在上海避难的两位犹太兄弟合开的。二战后两人离开,建筑一直保留了下来。之后的几十年里曾经做过牙防所,布店等等,最后在长阳路拓宽的时候被拆了。。现在的白马咖啡馆是前几年按照旧照片重建的。门前有一小片绿地,上面有反映中犹人民友好的雕塑。

以色列政府捐资翻建的小楼,在霍山公园里

舟山路南口,霍山公园的犹太难民纪念碑

霍山公园很小,就是个大爷大妈散步锻炼,小孩放学后撒欢的社区公园。我们这里的人一般把它叫做“小人公园”(小人=上海话里的“小孩”)。但经常会有外国游客前来。原因就是上图中的那块碑。

霍山公园对面的一幢三层小楼是曾经的“美犹联合救济会”旧址。

美犹联合救济会旧址。如今也几乎是每扇窗户里都住着一户人家。

上海的民国叙事不仅仅是十里洋场的纸醉金迷和大户人家的风花雪月,也有战火纷飞里不分国界的共体时艰。局促的生活里,贫苦小市民也曾闪耀过人性的光辉。而当这一切过去,这里又重新恢复了上海小马路的原貌,向你展现着弄堂儿女最本真的喜怒哀乐。

这里的生活相比田子坊更加真实和平静,这里的历史相比十里洋场更加厚重和深刻。只不过少人问津罢了。

周边交通:12号线提篮桥站1号口

(部分图片取自网络,向原作者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