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6個鐘 港大研究:仲有得救 | am730
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4-05-16 04:30:20
日報

中風6個鐘 港大研究:仲有得救

分享:
中風

中風6個鐘 港大研究:仲有得救

中風是本港第四號致命殺手,每年平均有15,000宗新症,2021年則奪去3,126人性命。最近港大醫學院的研究發現,即使超過了「黃金6小時」才接受取栓手術,有36%人之後仍可獨立良好生活,比傳統治療效果更好。

中風可分為出血性中風和缺血性中風,後者佔八成,如果血塊阻塞腦部的大血管,每分鐘可導致200萬個神經元死亡,可引致三分一患者中度至嚴重殘疾、五分一患者出現認知障礙症。

兩種緊急治療方法

治療急性缺血性中風主要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在發病後4.5小時內注射靜脈溶栓劑,以溶解血塊,適用於小動脈阻塞而引致的中風;第二種方法是血管介入動脈取栓手術,於病發後6小時內置入導管清除血塊,一般用於治療由大動脈阻塞引起的中風。至於病發超過6小時的患者,因腦出血風險較大而不適合急性治療。
 

中風

(左起)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曾永馨基金教授(臨床神經科學)兼學院副院長(教學)梁嘉傑教授、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副教授陳灌豪、鄭璟暉及朱賢麟。

中風

進階影像掃描可助評估能救回的腦細胞面積。

黃金治療期

為可使更多患者得到治療,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希望尋找方法擴大黃金期至6小時以外,於是在原有的手術符合條件之上加入進階影像掃描,再配合人工智能協助分析,找出可救治的腦細胞體積和百分比,助醫生篩選合適的患者進行取栓手術。而瑪麗醫院自2018年提供24/7血管介入動脈取栓手術至今,已為415名中風患者完成取栓手術。

逾三成可獨立良好生活

分析該415名患者的數據,當中360名為6小時以內患者,43.5%獲得良好的「90日術後康復」,比國際標準的32.6%為佳;而55名超過6小時的患者,術後有36%於90日後可以獨立良好生活,比傳統治療的15%好得多;也沒有增加嚴重併發症或死亡風險。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鄭璟暉指,「中風治療分秒必爭,儘管黃金6小時後進行取栓手術的成效不及6小時內理想,但經醫生評估後接受手術的患者,逾三成有明顯改善,成效令人鼓舞。」

Ad Block

救回大面積腦細胞

一名80歲的女士,一朝醒來發現右邊身偏癱及說話出現困難,經過電腦掃描後確診因為血塊阻塞左邊大腦中動脈而造成缺血性中風。由於在睡夢中中風,已超過了黃金6小時,幸透過灌注影像掃描斷定有大面積的腦細胞可救回,於是決定做緊急取栓手術。結果術後90日,患者能夠正常生活,毋須旁人協助。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放射診斷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朱賢麟認為,「配合適當的影像掃描,有助擴大中風治療黃金期,惠及更多病人。」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