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后/请梅儒瑞照照镜子,美国没有资格谈言论自由\卓 铭 _大公网

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新闻背后/请梅儒瑞照照镜子,美国没有资格谈言论自由\卓 铭

2024-05-11 04:02: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美国驻港总领事梅儒瑞日前出席一个美国智库线上研讨会时,称美方密切关注黎智英案、“47人初选案”的裁决,又提到律政司就《愿荣光》歌曲禁制令案上诉得直,认为高等法院裁决,引发外界担忧香港的网上言论自由云云。梅儒瑞此说不但是以学术研讨为名,行干预抹黑之实,更是居高临下把自己当做“教师爷”。即使梅儒瑞过去打“亲民牌”打得再好,现在企图横加插手香港法治的恶劣行径都只会令其名声在港人心目中“一铺清袋”,昨日便有多个组织和政党到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外抗议,批评梅儒瑞做小丑戏损害中美关系。

  这已不是梅儒瑞第一次攻击国安法和拿黎智英案做文章,两个月前,梅儒瑞就曾说释放黎智英等“政治犯”更有利于改善香港形象,而其日前声称特区政府悬红通缉海外逃犯是所谓的“跨国镇压”,也与当时美国国务院的发言如出一辙。

  然而,特区政府之前就没有屈服于美国的威吓,梅儒瑞就算千篇一律地抹黑再多,也不可能影响到香港的司法,更妄想可以“打救”到黎智英一干国安重犯。再者,今日的美国竟然好意思用“镇压”来指责他人?放眼全球,现时“镇压”行动最为严重的国家不在别处,正是美国!

  军警镇压学生和平示威

  自4月中旬开始的美国大学反战示威,学生以和平方式呼吁巴以停止冲突,要求美国及国际重视巴勒斯坦人的诉求,面对这些正常不过的声音,美国却出动大批军警在校园内展开大规模执法行动,向和平示威的学生报以催泪弹、闪光弹、橡胶子弹,更将这场示威打上“反犹”标签,将所有不赞同以色列暴行的人说成是“种族主义者”,更企图立法大兴“反犹文字狱”。

  梅儒瑞对于自己国内明晃晃的武力镇压不发一语,还好意思说特区政府“跨国镇压”?更不要说通缉跨国逃犯,乃举世皆有之事,美国自己光是在去年财年便拘捕了近1500名国际或海外逃犯,这又算不算“跨国镇压”的一部分?

  遑论黎智英根本不是“政治犯”,其现时之所以身陷囹圄,而是因为欺诈科学园和参与未经批准的集结,与国安法毫无关系。即使是黎智英等人正被控的国安罪行,法庭也尚未作出判决。部分美国反华政客常批评香港法院对黎智英等人“未审先判”,但难道梅儒瑞等人要求不由分说地释放反中乱港分子,又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未审先判”吗?而妄图透过“制裁”向特区政府官员、司法人员施压释放人,更只能凸显出对法治的蔑视,与其口中所谓的“维护香港法治”背道而驰。

  反华政客常用来为黎智英解脱的理由,就是说他是传媒老板,因此特区政府拘捕黎智英是等于打压新闻自由云云。讽刺的是,说得出这种话的美国,自己却从来没有尊重过新闻自由,不但CNN高层以“挺以踩巴”作为最高报道方针,在最近以色列强行关闭半岛电视台一事中,美国官方也没有哪怕批评过以色列政府一句。美国的主流媒体连同情或支持巴勒斯坦的自由都没有,梅儒瑞却觉得《苹果日报》有危害国安的自由?这不但是双标,更是虚伪。

  控制网上言论毫不手软

  事实证明,美国自身才是“损害言论自由、新闻自由、打压异见者”的最大惯犯。梅儒瑞称禁制《愿荣光》,以及香港推动网络安全立法就是想“打压网上言论自由”云云,根本是双重标准,事实是美国自己对网上言论的控制才是毫不手软。去年社交平台X老板马斯克对一则称“犹太人对白人有一种‘辩证仇恨’”的帖文表示是“事实”,结果就遭致美国政府上下铺天盖地的攻击。除了严厉谴责外,白宫还特地发声明表示“有义务反对任何攻击美国同胞尊严并危害我们社区安全的人”,连政府机构也停止合作计划迫使马斯克道歉。

  美国尚且不容许任何人在网上发表涉种族主义或仇恨言论,梅儒瑞称特区政府推动网络安全立法是打压言论自由,岂非咄咄怪事?TikTok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社交平台,即便伺服器、总部都设在美国本土,不与中国分享数据,但美国竟以强盗逻辑“豪取强夺”,甚至出台法案要封禁,这是什么“言论自由”的逻辑?更不要说Facebook、Instagram等美国社交平台,对言论的审查有多么严格,更会打压特定政治阵营和在后台强制删除不合己见的帖文。与香港一条根本尚未立法的法律比较,美国国内情况明显更值得关注。

  梅儒瑞于2022年上任初期,利用买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