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因管線老舊 立陶宛天然氣管線大爆炸 - 客家電視台

疑因管線老舊 立陶宛天然氣管線大爆炸

2023-01-14

烏俄戰爭爆發後,立陶宛成為波羅的海國家,重要的天然氣供應者,但該國北部一條連接拉脫維亞的天然氣管線,13日晚間發生大爆炸、烈焰沖天,十多公里外都能清楚看見,所幸沒有造成傷亡,疑似因管線老舊才導致這次爆炸。

熊熊烈焰直竄天際照亮夜空,位於立陶宛北部帕斯瓦利斯,當地一條連接鄰國拉脫維亞的天然氣管線,13日晚間發生大爆炸,火光一度衝上50公尺的高空,遠在17公里外都能看見,消防人員隨即趕往現場撲滅火勢,初步調查,爆炸原因可能是管線老舊,暫時排除外力所致。

立陶宛國家危機管理中心 維爾曼塔斯:「爆炸的管線相當老舊,這條管線已有40年的歷史,因此我認為,可能是技術性的故障所導致。」

爆炸後鄰近的80位居民緊急疏散,所幸沒有造成傷亡,而周邊的道路也因高溫受損,需要修復,輸送到拉脫維亞的天然氣也一度供應中斷。

立陶宛天然氣營運負責人 內穆納斯:「我們有兩條天然氣管線,兩條平行的管線,目前通往拉脫維亞的天然氣,已重新透過另一條管線輸送,爆炸的管線將在接下來的幾天內修復。」

立陶宛1990年從前蘇聯獨立後,就高度倚賴俄國的天然氣供應,直到該國在波羅的海周邊的克萊佩達,開採出天然氣後,才逐步減少對俄國的倚賴。烏俄戰爭爆發後,立陶宛2022年6月起決定,禁止從俄國進口天然氣,並透過波蘭,將波羅的海三國,包括立陶宛、拉脫維亞跟愛沙尼亞的天然氣管線成功連結,串起供應鏈。而這次爆炸發生的1月13號當天,碰巧也是1991年,俄國試圖越過邊境重新占領立陶宛,史上稱為「1月事件」的32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