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個案】企業女高管轉職內地工作 年供8,000多元醫保 卻擔心非安心保障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博客 - D221019

【理財個案】企業女高管轉職內地工作 年供8,000多元醫保 卻擔心非安心保障

博客 15:54 2022/10/19

分享:

分享:

講到香港人最愛的投資,物業必定排前數位,不少人持有的物業更遍布世界各地,但能否提供長期穩定的收入?今次你財策劃師的主角Scarlett,分別在香港及內地持有總值3,550萬元的物業,但現時55歲的她,仍要繳付逾1,000萬元按揭貸款,這次她想達到的理財目標,就是如何安排醫療保險及退休後製造穩定被動收入。

【背景】

姓名:Scarlett
年齡:55歲
職業:初創企業高管
婚姻狀況:已婚,沒有孩子

【資產狀況】

港元存款:100萬
債券:1,380萬元
強積金累算權益:80萬元
香港及國內物業:3,550萬元
按揭貸款:1,050萬元
總值:2,680萬元

Scarlett上年底轉職到一間內地機構工作,需要較長時間留在內地,通話時亦身在當地,雖然將來能夠享受國內社保福利,但因為加入時已不年輕,相信將來可以得到的退休金不多,所以她想趁工作剛開始轉變的時候檢討現有財富狀況,確保將來退休時能夠得到期望的生活。她希望了解兩方面的資訊,便是醫療保險及退休後的收入安排。

收入方面,她只有每月工作入息15萬元,而支出包括償還按揭還款,家庭及個人生活費共10萬元,而大部分和還款有關。而她目前擁有的資產包括總值3,550萬元的物業、之前累積下來的強積金累算權益80萬元及存款100萬元,扣除1,050萬元按揭貸款後,資產淨值為2,680萬元。

在內地工作亦能買香港自願醫保

Scarlett提到以往在香港工作的時候,公司提供團體醫療保障,有病或意外的話可以到私家醫院接受治療,但現時轉工後只能夠到政府醫院。所以上年開始Scarlett便在內地購買了一份年供8,000多元的醫療保險,但她擔心這並非最好的安排,因為將來有任何索償後,保險公司隨時會拒絕讓她繼續投保。

擔心不能續保的問題方面很容易處理,雖然Scarlett在內地工作,但她是香港永久居民,可以購買自願醫保類別的產品,這類產品必然有保證續保的條款,由於她不用繳付香港稅,不能享受自願醫保的稅務扣減好處,但仍然能夠安心不會在將來無故被取消投保。

假如將來因疾病或意外等原因而導致到出現索償,最後會影響保單的保費,而最壞情況只是成本增加,但仍然能夠得到安心保障,而且採用靈活計劃的話,便能夠得到安心保障的醫療保險。

需了解哪些內地醫院適用

由於Scarlett上年才購買醫療保險,或者對產品的條款並未完全了解,保單可能都有保證續保的特性,所以我建議她可以先檢查保單合約,然後再向保險顧問確認,如果沒有相關條款,便可以購買香港的自願醫保。我亦提醒Scarlett,由於她現時工作的安排有機會有較長時間逗留在國內而不在香港,所以她決定在香港購買醫療保險時,必須向保險公司或顧問查詢保障是否適用,如果未能做到身處香港或內地都得到保障的話,便不適合她了。

另外,她亦要了解現時及有機會再購買的醫療保險所包括的合資格醫院,因針對內地接受治療,不少保單都會列明那些醫院才符合規格。除了醫療保險,Scarlett有一份經銀行購買的人壽保險,總值120萬元,當中包括附加保障,可以因符合保障範圍的嚴重疾病而預支死亡賠償額,但保障期只會到65歲。

我提醒她這份和危疾相關的保障用處有局限,首先是保障期只到65歲,之後便會終止,而疾病隨年紀增加出現的機會會更大,但現時的安排偏偏在65歲後便會失去保障。另一方面,保額亦只有120萬元,換句話說,符合所有嚴重疾病的條款下而得到的最高賠償額亦只有120萬元,對於需要長期治療的病人來說金額可能不足夠。

兩大方法應對危疾支出

我建議她有兩種方法應付未來嚴重疾病導致的支出:

一、便是在仍然健康的時候購買一份危疾保障,但Scarlett已經55歲,無論多健康購買危疾的保費一定不會低,所以我提醒她要做好心理準備,看到保險建議書時可能會猶疑,甚至會想一些藉口來否定需要,例如有一些人會相信自己非常健康而不會生病,因而拒絕購買醫療或危疾保險。

二、由於Scarlett還有10年才失去危疾保障,所以第二個做法便是趁現在開始儲起一筆嚴重疾病儲備資金,以10年為目標儲蓄期,作用是應付10年後不幸出現的嚴重疾病或意外問題而需要動用儲蓄,因為這筆嚴重疾病儲備的用途是應付因患病或意外導致的突發性支出,所以由65歲開始這筆儲備必須具備靈活性,隨時能夠提取。因為通脹因素而這筆儲備不可以是存款,必須要有增長但不能過度進取,所以首選是一些儲蓄為本的人壽保險,市場上有不少這類產品都能夠在10年時間內歸本兼有增長,到時有需要時隨時可以提取,如沒有需要因疾病或意外提取便能夠作為退休後的其中一份儲備,可用作任何需要。

以高回報作賣點  風險也必很高

談到儲蓄保險的時候,Scarlett分享了一個她近期的經歷。有位朋友介紹她一份儲蓄保單,聲稱能夠獲取很理想回報,未來10年平均每年有20厘回報,Scarlett問我是否有聽聞過。我給她的回應是要小心騙案!假如是一些非常高風險的投資工具聲稱潛在年回報有20厘以上,過往的確有發生過,例如投資在股票,基金,物業或是衍生工具等,但能夠做到這樣高回報必然要承擔很高的風險,今天在不明朗經濟環境及動盪金融市場下,大家都沒有多少信心能夠在未來中短期能達到以上的回報,更何況是強調長線平穩回報的儲蓄保單呢?

我相信她朋友可能是一知半解才誤信有這種產品,當然透過保費融資有機會可以倍大收益,但不論是哪一間保險公司,都不應該能夠達到這樣高的回報。我提醒Scarlett需要平衡回報與風險,尤其是她已50多歲,能夠賺取工作收入的時間開始倒數,需要更加小心管理現有財富及未來十年八載的收入,是時候為不久的將來的退休階段製造穩健現金流。

加大人壽保障應付按揭

討論到製造現金流的資產時,Scarlett有興趣多了解年金的運作,正在考慮是否應該一次過把現金購買年金還是分階段買入。Scarlett心急製造退休現金流是無可厚非的,但我給她的建議是要等一等,因為有一些風險管理問題還未處理好。Scarlett和丈夫總共持有3個物業,兩個在國內,一個在香港,香港物業以聯名持有,向銀行借貸800萬元,市值1,000萬元,而國內兩個物業市值共2,550萬元,按揭借貸為等值250萬港元。

現時按揭貸款為1,050萬元,而她目前有的人壽保險連200萬元也不足,萬一有任何原因導致早逝,而丈夫又沒有足夠流動資金應付還款,隨時會人財兩失。所以Scarlett未想收益前先要確保安排好足夠人壽保險,所以她最少要有650萬元人壽保障額才能應付早逝而導致需要提早清還貸款,而丈夫亦最少要有400萬元保障額,當然更安心的做法是Scarlett加大保障額到1,050萬元,丈夫則800萬元。

想清還按揭  須先注意流動性

內地物業按揭貸款年息為4.9%,比較香港息率高,所以Scarlett亦希望能夠將現有存款用作清還部分國內按揭貸款。我建議她最多只可以將70萬元存款用作償還貸款,需要保留最少30萬元流動現金,以目前的收支及盈餘狀況來說,半年後便可以再多30萬元盈餘,到時可以考慮用作償還貸款。

總結Scarlett目前情況,我建議她需要做3個理財決定。首先向可信賴的保險顧問徵詢最合適的醫療保險,如合適便要盡快購買。其次便是要保存30萬元應急資金,其他存款可以用作償還部份內地按揭貸款,到現金再滾存到一定水平時才考慮進一步清還貸款。

最後亦要趁有工作收入而開始準備退休被動入息,由於Scarlett對股票沒有興趣,她可以考慮每年供款的年金或是儲蓄保單,利用時間及複息效應創造財富。Scarlett持有物業比例超高,佔淨值93%,但不能夠製造理想現金流,所以她要認真規劃退休後製造入息的資產,目前做法絕對不是適當的安排。

【原文刊於第778期《iMoney》(收費文章)】

【關於作者】
林昶恆(Alvin)在金融服務機構累積了近30年工作經驗,現時是一名獨立專業理財教練(Money Coach),為不同機構提供正向理財教育,講座演說和培訓課程,亦提供個人理財人生諮詢,每年獲邀出席各類活動超過200場。Alvin出版多本個人理財書籍,《四桶金富足退休指南》已發行到第四版。

=====

【石Sir一周前瞻及異動股】華潤啤酒、微創醫療、中國重汽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林昶恆 香港第一代認可財務策劃師、香港大學輔導學碩士及中文大學金融學碩士

欄名 : 你財策劃師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