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升平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袁升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袁升平(1912-2003),江西省吉安县人,中将军衔,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中文名
袁升平
别    名
袁兴旺
国    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12年
逝世日期
2003年8月27日
职    业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主要成就
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等
出生地
江西省庐陵县(今吉安)

人物简介

播报
编辑
1955年标准照
袁升平(1912-2003),原名袁兴旺,江西省庐陵县(今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骛湖村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游击队班长,赣南独立团排长、连长,红军卫生学校政治教员、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第一师十三团总支部书记,一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团副营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二、三团政治委员,第一支队政治委员,陕甘宁晋绥联防教导第二旅政治部主任、旅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辽西、辽吉、辽北军区政治部主任,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七纵队政治部主任,第十二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军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政治委员,志愿军干部部副部长,华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北京军区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解放前

袁升平(左二)
1912年12月,袁升平生于江西省庐陵县(今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鹜湖村。
192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0年冬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9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相当于初中文化。
1929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29年至1931年,任本地游击队战士、副班长、班长,在红军大学二分校学习。
1931年至1936年任东团县警卫营一连连长兼政治委员,红军赣南独立团连长、独立六师特务连连长兼政治指导员,红军总医院政治部组织干事,红军卫生学校政治指导员、党总支部书记,红军总卫生部运输大队指导员,军委三纵队政治处技术书记,陕北吴起镇无线电队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1936年至 1937年任红一军团直属队党总支部书记、一师十三团党总支部书记、一师一团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至1941年任独立团一营副营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二、三团政治委员、第一支队政治委员。
1941年至1943年先后在延安军政学院、延安军事学院、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3年至1946年任绥德中央处理委员会工作员,八路军教导第二旅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东北,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辽吉军区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政治部主任、第12纵队政治委员,参加了四平保卫战,1947年夏、秋、冬季攻势作战和辽沈、平津战役
1946年至1948年任辽西省辽北省、辽吉省军区政治部主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政治部主任兼辽吉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1948年至1949年任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九军政治委员。

解放后

袁升平接见部队文艺战士
1949年至1952年任陆军第四十军政治委员。
1949年7月起任第四野战军第40军政治委员,参加了衡宝、广西、海南岛战役
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政治委员,志愿军干部部副部长,率部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一至第五次战役。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两枚。
回国后,从1954年4月起任华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
1952年至1954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军政治委员,志愿军干部部副部长。
1954年至1958年任华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8年11月至1960年12月任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军区党委常委,其间:1959年3月至1960年3月任军区党委副书记。
1960年12月至1978年12月任济南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历任军区党委常委、第三书记、第二书记。
袁升平同志遗像
1961年6月至1967年2月任中共山东省委常委。
1969年4月至1973年8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
1969年6月至1971年4月任山东省革委会副主任、省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
1971年4月至10月任中共山东省委第二书记。
1978年12月至1980年1月任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党委第三书记(1979年1月起)。
1980年1月至1982年10月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军区党委第二书记(1980年4月起)。
1980~1982年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是中共七大代表、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1982、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任中央军委委员(任职至1973年8月),中共十二大、十三大相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2003年8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逝世

播报
编辑
新华社北京2003年9月9日电 北京军区原政治委员袁升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3年8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2]

筹建辽沈战役纪念馆

播报
编辑
198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厅字【1985】139号)《关于修建辽沈战役纪念馆的批复》,同意在锦州修建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
辽沈战役纪念馆
出席建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全体人员合影
1986年4月8日,中共中央组织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关于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组任字【1986】36号),任命曾任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政治委员的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袁升平为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委员,直接参与领导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的建设工作。袁升平同志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召开的全部四次会议,参与审定了建筑设计方案、陈列大纲细目、陈列艺术设计方案和《攻克锦州》全景画创作样稿,协助解决了资金不足等建馆工作中的各种重大难题,为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的顺利落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6年7月10日,袁升平同志参加了在辽沈战役烈士陵园举行的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建设奠基典礼。
出席建馆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委员视察工地
1988年10月31日,上午9时28分,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落成典礼隆重举行。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袁升平同志出席了典礼仪式。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