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看過來】META 殺手級 AI 用過了嗎?Code Llama 要幫你逐行逐字寫 Code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工程師看過來】META 殺手級 AI 用過了嗎?Code Llama 要幫你逐行逐字寫 Code

Code Llama

【TO 編輯部導讀】
在 AI 助力下,寫程式或許再也不是令人頭痛的工作!META 的 Code Llama 重新定義 coding 體驗,無論你的技術背景如何,都能從中受益。

Meta 不僅在語言翻譯市場引起全球風暴,然而,大動作並未就此結束。他們再次震撼科技界,這次帶來的是一款殺手級的生成式 AI 工具:程式編碼器「Code Llama」。

想先回顧:Meta SeamlessM4T AI 翻譯工具比 Google 強的地方!

Code Llama 不僅號稱能顛覆傳統的編碼寫程式流程,更透過簡單的文字或句子輸入,就像對 ChatGPT 那樣下提示詞,系統便能逐行逐字為你寫出代碼。這樣的能力讓人不禁思考:工程師可以左手拿滑鼠,右手拿…了嗎?(自行想像)

有 META 跟 Instagram 還不夠,為何還要踏進生成式 AI 市場?

META 推出 Code Llama 絕非偶然,而是一場經過深思後的戰略擬定。他們深信 AI 模型,尤其是用於編碼的大型語言模型,在創新和安全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更重要的是,META 認為透過開放語言模型,不僅能促進科技界進展,更能為社會帶來真正轉變。

此外,META 也察覺到特定代碼模型擁有激發新技術開發的潛能,這些新技術最終將有助於豐富和改善人們日常生活。這一願景與他們的企業使命相呼應,突顯出「科技創新」對人類福祉的重要貢獻。

更引人注目的是,根據 Stack Overflow 編碼回答網站的最新研究,該平台上已有 70% 的工程師用戶在今年已投入使用或計劃採用 AI 編碼工具。這一趨勢背後,正是 AI 編碼工具能夠顯著提升工作效率並加速學習進步。

Code Llama 讓寫程式速度加快,普通人成工程師機會更高?

META 推出的 Code Llama,是一個基於 Llama 2 的創新大型語言模型,專門設計用來生成程式代碼。這項工具不只展現先進的公開編碼能力,更具有讓開發人員工作流程變得更迅速、更有效率的潛力,同時也大幅降低沒有程式背景者學習編碼的門檻。

這次的推出消息中,META 發布了三種不同規模的 Code Llama 模型:基礎模型(Code Llama)、針對 Python 的專業化模型(Code Llama – Python)以及指令遵循模型(Code Llama – Instruct)。這些模型的尺寸分別為 70 億、130 億和 340 億的參數,每個模型都經過了 500 億代碼和相關數據的訓練。

無論是先前提過的 AI 翻譯工具:Meta SeamlessM4T,或是本次主角 AI 程式編碼器:Code Llama ,都顯示出 META 在 AI 領域的重要發展與突破。

AI 不會取代你,但懂用 AI 的人會!
訂閱《AI TOgether》趨勢週報

感謝訂閱!隨時注意信箱的最新資訊

Code Llama 支援多數程式語言,因應撰寫需求選擇模型

Code Llama 功能極為全面,不僅能根據文字提示生成程式代碼和自然語言,更可用於整串代碼的撰寫或調整測試。它支援的程式語言範圍廣泛,涵蓋了當今最受歡迎的語言,如 Python、C++、Java、PHP、Typescript(Javascript)、C#、Bash 等。

這次 META 推出的三個 Code Llama 模型,分別針對不同的程式撰寫需求。例如,基礎的 Code Llama 能在單個 GPU 上運行,對設備要求度相對較低;Code Llama – Instruct 則提供了更精準的編碼協助,適合更複雜的專案;而較小的兩個模型則在編碼速度上更快,特別適合那些需要即時反應的小型程式專案。

Code Llama 目標是讓開發人員的工作流程更高效,讓他們能夠專注於只能由人力處理的創造性工作,而非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重複性任務上。無論是學術研究、產品開發、開源項目,還是企業組織的軟體工程師,都能從中受益。META 透過 Code Llama,希望能激勵更多人利用 Llama 2 創建新的應用,推動研究和產品開發的創新。

AI 程式編碼工具戰場火熱,表現一個比一個突出!

生成式 AI 程式編碼工具正快速成為科技界新焦點。META 推出的 Code Llama 只是冰山一角,許多科技巨頭也正在積極投入這一領域。例如,GitHub 在今年 3 月推出了 Copilot,這款由 OpenAI 的 GPT-4 驅動的工具,不僅能快速編寫和檢查代碼,還能重構舊代碼。亞馬遜的 AWS 也有名為 CodeWhisperer 的產品,提供了類似功能。甚至 Google 也正在開發一個名為 AlphaCode 的代碼編寫工具,儘管尚未正式推出。

你可能還想看:高達 92% 開發人員都在跟 AI 合作的有趣調查

生成式 AI 程式編碼工具正在逐步改變軟體開發的全貌。從 META 的 Code Llama 到 GitHub 的 Copilot,再到 AWS 的 CodeWhisperer,這些先進工具不僅提升了開發人員的工作效率,更降低了進入編程領域的門檻。隨著更多創新和競爭出現,未來軟體開發將變得更加靈活和多元化,為整個行業開闢了新的可能性和機遇。這一趨勢不只象徵科技進步,更是 AI 與人類合作新時代的象徵。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資料來源:META、《TechCrunch》、《The Verge》。首圖來源:M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