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

公安部针对公民身份信息实行的系统
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是公安部针对公民身份信息实行的系统。
中文名
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
释    义
公安部针对公民身份信息实行的系统
发布单位
公安部

基本介绍

播报
编辑
随着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愈演愈烈,骚扰电话和各种诈骗令人防不胜防。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获悉,独立于公民身份信息系统之外的“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已通过国家密码管理局的安全审查,开始向公民签发eID(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用虚拟身份的推广,避免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 [1]
我国自主研制的“网络身份证”(eID)技术,采用了“国密SM2”算法,通过高强度安全机制,可以确保无法被读取、复制、篡改或非法使用,从而确保芯片载体及其持有人一一对应。 [2-3]

eID优势

播报
编辑
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eID事业部负责人严则明介绍,目前我国缺少网络身份识别和服务的公共基础设施,绝大部分网络应用只能以姓名、身份证号等身份信息在网上认证身份,这是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深层原因。
而eID的加密算法在理论上是不可破解的,即使被读出,也只是没有意义的字符串,这样公民在网络信息注册或网上商业行为时,就不需要明确的个人信息,出示eID即可。

未来前景

播报
编辑
用户将来也无需再记忆越来越多的账号和密码,从而享受eID的“一次签发、各处使用”的安全和便捷的服务。每个公民只能有一个与其真实身份对应的eID,eID在不同网络应用机构中被分配的身份代码是不相同的。
截至今年5月,加载eID的工商银行金融IC卡已在全国发行1600余万张。上海银行、民生银行信用卡等也即将发行加载eID的金融IC卡。eID在电子商务、民生服务、在线法律服务、互联网金融、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应用推广试点工作也正在广泛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