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種假QA:是否支薪或須附證明?可改請特休、病假、事假嗎?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疫苗接種假QA:是否支薪或須附證明?可改請特休、病假、事假嗎?

疫苗接種假QA:是否支薪或須附證明?可改請特休、病假、事假嗎?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Covid-19肺炎爆發兩年來不見趨緩之勢,反而是不斷突變成各種病毒株,因此疫苗接種建議也隨時滾動調整,在施打第三劑(追加劑)的當下,也難保未來會不會有第四、五劑疫苗要打。因此員工與老闆就必須熟知疫苗接種假的規定,要是因為施打疫苗錯失全勤或損失特休可就虧大了。

勞動部在去年(2021年)5月5日宣布勞工可依法請「疫苗接種假」,因為是新創的假別,許多公司原先並無疫苗接種假,雇主人資也不清楚該如何因應,例如:「能否規定員工改請其他假別?或要求提供請假證明?」,而對勞工來說則較關心「施打疫苗請假是否會被扣薪?」、「請假會影響到退休金和資遣費金額?」。

透過以上常見問題,小編整理了目前實務上遇到的問題,並透過3個Q&A幫您一次釐清。

問題一:疫苗接種假可請幾天?是否支薪或須附證明?

勞工在上班日接到疫苗接種通知,可能會優先想到向公司請「疫苗接種假」。勞工只要收到通知須前往接種疫苗,或接種疫苗後身體不適,都可以在接種日「當天到隔天24時」申請疫苗接種假,也就是可以請假2天的意思。

然而後續勞工如果身體仍不適,可能就要改請病假了。至於申請方式只要提供疫苗接種紀錄卡,不需另外提供就診證明給雇主。例如:小安在21日登記到公費疫苗施打,他可以在21日當天至22日隔天請疫苗接種假,23日回去上班。

至於薪水部分,請疫苗接種假期間依法雇主可以「不支薪」,然而目前已有金融業和軟體公司響應疫苗施打政策,提供給員工優於法令的「支薪疫苗接種假」,其他雇主不妨可以參考此政策來鼓勵員工配合施打。

問題二:不請疫苗接種假,可改請特休、病假、事假嗎?

網友抱怨,為了打疫苗向公司請假,卻被要求用「病假」或「特休」,覺得不甚合理。

這事件中雇主要留意的是,公司不能因為沒有疫苗接種假規定,就強迫勞工改請其他假別如特休、病假、事假等,或因為勞工請疫苗接種假而扣全勤獎金、記曠職或解僱,否則將會因未依規定給勞工請假、給付工資,違反勞基法第38條43條22條規定,恐被罰2-100萬。

然而,如果公司讓員工請「公假」去施打疫苗,因為薪資照領,優於法令規定就沒有問題!

而對於勞工而言,因為請疫苗接種假當天是沒有薪水的,如果改選擇請「特休、病假」這些假別,因為特休薪資照領、病假還有半薪,會是比較划算的選擇,只是原先請假天數就不能彈性運用,也可能因為請病假被扣全勤、績效獎金。

對此,勞動部也出面表示,疫苗接種假和病假並沒有衝突,勞工只要有需要,也可以向公司請「病假」去施打疫苗。

問題三:請疫苗接種假當天沒薪水,勞工退休金、資遣費可能減少?

還有一則案例是近期申請退休的勞工,因為請疫苗接種假導致他退休金少領1、2萬。雇主在計算退休金時,應用員工退休前六個月平均薪資(平均工資)為計算基準,因為該名勞工的雇主將他請疫苗接種假這天及工資0元都算進去「平均工資」,才導致退休金減少。

因為「平均工資」會影響到勞工的資遣費、退休金和職災補償的計算金額,勞動部考量疫苗接種不能歸責勞雇任一方,因此在2021年7月19日發布解釋令表示,計算「平均工資」時,勞工請疫苗接種假期間都要扣除,並追溯到2021年5月5日開始生效。

例如:小明在7月19日被資遣,依法要從1月19日-7月18日期間算平均工資,做為資遣費的計算基礎,但如果勞工這段期間請了疫苗接種假兩天,則這兩天工資和天數都要扣除,則往平均工資起始日往前推算是「1月17日」。

最後小編也要提醒雇主們,除非有特殊職業關係,依法必須配合施打疫苗,否則強迫員工去施打疫苗、提供疫苗接種紀錄,都可能會因為涉及就業隱私而違法,建議雇主們可改用其他有利的誘因來鼓勵接種疫苗,例如有網友貼出佛心公司的公告,如果員工完成疫苗施打就發放1000元獎金。

另一方面,請假也是員工的法定權利,只要員工提出合法的申請程序,雇主不應刁難或怕麻煩而強制一律規定請特定假別,必要時和員工好好協調,以免傷了和氣或因此觸法受罰!

本文經職場熊報Bear Times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溫偉軒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