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針治療的運用與注意事項. 微針(Microneedling),包括藻針、飛針,在皮膚科應用歷時超過20年,… | by Dr.Chia-Ying Chang | 皮膚科 張佳穎醫師 Dr. Chia-Ying Chang | Medium

微針治療的運用與注意事項

--

微針(Microneedling),包括藻針、飛針,在皮膚科應用歷時超過20年,原理是透過細小的針穿透至真皮,一方面啟動傷口復原反應,產生新的膠原蛋白及彈力纖維,增加 表皮、真皮厚度,藉此改善疤痕與老化;二方面藉由針頭製造的孔道增加保養品或藥物的穿透吸收。藉由針頭,還可以導入電波(飛梭式電波fractional microneedling radiofrenquency,如Intracell或Profound),也有合併LED 或紅藍光的產品。不過為免太過複雜,牽涉光電治療的部分,不在此文討論範圍。

https://pixabay.com/photos/microneedling-dermaroller-beauty-3101521/

目前爲止,微針被使用在痤瘡凹疤、皺紋、肝斑、雄性禿、圓禿、蟹足腫、妊娠紋、日光性角化症等皮膚疾病治療,或是全臉回春。微針治療最常是用來治療凹痘疤、細紋,針對其他皮膚疾病的角色多為輔助藥物吸收,鮮少作為主要的治療方式。

針頭多半是數個一組,數量、針頭大小、深度不等,分成滾輪(Roller)或筆形蓋章形式(stamper or gliding stamper),後者還有手動或電動。電動筆型的好處是可以調整不同的深度及速度,不過最佳的針頭大小、治療密度、深度、強度、治療頻率,目前研究還沒有定論,臨床上還是需要個別評估。

微針治療要注意什麼?有什麼副作用?

因為會製造微小的傷口,所以過程會有些許疼痛,術後也會有暫時性紅腫、點狀出血、結痂。有傷口,就需要遵照醫囑照顧術後肌膚,減少細菌感染與單純皰疹復發風險。極少可能有色素沈澱與疤痕反應。另外,增加藥物或保養品吸收效果與增加刺激性其實是一體兩面,所以在產品的選擇上,需要更謹慎。

微針的優點?

針對痘疤治療,相較於飛梭雷射,微針的優勢在於沒有傳統雷射的熱傷害,減少後續的反黑或敏感問題,這部份對於膚色深的人種尤其重要。比較傳統的物理性磨皮治療,飛針的優勢在用分段治療的概念縮短恢復期。若跟聚焦皮秒相較,微針的勝點在價格。

什麼樣的人不適合?

蟹足腫體質、免疫低下、皮膚有感染或發炎的人,本來對於有傷口的治療都要謹慎小心。在改善疤痕、毛孔、細紋有其他選擇的狀況下,微針不是首選。

參考資料

  1. Microneedling: A Review and Practical Guide, Dermatol Surg 2018;44:397–404
  2. Microneedling in All Skin Types: A Review, J Drugs Dermatol. 2017;16(4):308–314.

--

--

More from Dr.Chia-Ying Chang and 皮膚科 張佳穎醫師 Dr. Chia-Ying 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