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聖品 新興作物木鱉果營養價值高具市場潛力 | 地方 | NOWnews今日新聞

養生聖品 新興作物木鱉果營養價值高具市場潛力

▲高樹農友陳龍發種植新興作物木鱉果,10到11月份採收期結實纍纍。(圖/農糧署南區分署提供)
▲高樹農友陳龍發種植新興作物木鱉果,10到11月份採收期結實纍纍。(圖/農糧署南區分署提供)

記者陳宗傑/屏東報導

新興作物木鱉果營養價值高,逐漸被消費者重視,高樹農友陳龍發2年前嘗試種植,發現適當肥培管理及修剪,可以結實纍纍,他說,10到11月份是採收期,鮮肉可煮食,如苦瓜料理,種子含豐富木鱉油,用來提煉科技產品,是一種很重要的養生聖品。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擔任高樹廣福社區協會理事長的陳龍發,雖然年近60,但農田管理工作仍親力親為,他說,以前會種檳榔,現在改種牛奶果有3分多地,前年在好奇心驅使下,朋友提供幾10株木鱉果試種,他一種成功,但木鱉果是雌雄異株,幼苗看不出來,等開花時才能分辨,幸好幾10棵中有一株雄株可以授粉。

▲高樹農友陳龍發種植新興作物木鱉果,10到11月份採收期結實纍纍。(圖/農糧署南區分署提供) ▲高樹農友陳龍發種植新興作物木鱉果,10到11月份採收期結實纍纍。(圖/農糧署南區分署提供)

去年開花時自然授粉,果型較小,整齊度不足,今年就採用人工授粉,果型較大,以果套保護避免瓜實蠅叮咬。他指出,一般植株可長到5年,但適時更新可提高結果率,果皮由綠轉黃即成熟,果肉是紅色,可煮食,但大都提煉木鱉油價值更高,每粒可達3-5公斤,木鱉果近來在農改場的改良下,已培育出適合國內生產的品種。

國內也有不少科技公司開始研究木鱉果的功能及效果,進而提煉成份製造相關養生產品,陳龍發也希望和大企業合作契種,將來和更多農友合作穩定生產,合理價格收購,讓作物轉型也能帶動另一項發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跨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