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姓(中国姓氏)_百度百科

关姓

中国姓氏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关姓,中国姓氏之一。主要分布于河南、甘肃、山东、江苏等省,尤以河南省为多,约占全国关姓的41%。在现今中国姓氏人口排列位于第153位。关姓历史名人,有武圣关羽;五代后梁画家关仝,工画山水,好作秋山寒林;宋代太学博士关景仁,多才多艺,音律、历数、草隶、图画无所不精,尤长于诗,有《关博士集》;明代画家关思,善写山水,晚年所作,苍润恬静,以画名重海内,与宋旭齐名;元朝戏剧家关汉卿,有《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等传世优秀剧作;中共高级将领、八路军120师政委关向应,与贺龙一起开辟了晋绥抗日根据地;关盛志,安徽六安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东北军区空军干部部部长,兰州军区空军政治委员,济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顾问等职。
中文名
关姓
读    音
guān
注    音
ㄍㄨㄢ
亦可读作
wān
解    释
中国姓氏
分    布
河南、甘肃、山东、江苏等
名    人
关羽关汉卿关向应
排    名
153位
人    口
约有120万人

历史发展

播报
编辑

姓氏来源

  • 源于董姓
关氏始祖关龙逄
出自远古帝舜时期养龙高手董父 [1]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据史籍《姓源》、《通志·姓氏略》记载,颛顼有个后代叫飂叔安,擅长养龙,古代称马为“龙”。飂叔安的儿子叫董父,在帝执政时期负责养龙,被封为豢龙氏。在古代,“豢”、“关”二字同音通用,所以后来又写作关龙氏。在董父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封号为姓氏者,称豢龙氏、关龙氏,后省文简化分衍为单姓关氏、龙氏,世代相传,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在关龙氏族人中,有个著名的人物叫关龙逄,是夏王朝末期夏桀执政时期的一位大夫,曾因功受封于黄河北邑,因此史称其地为“关邑”。一直到了春秋时期的周定王姬瑜二十年(晋景公姬孺十三年,公元前587年),晋国的中军元帅、正卿栾书被封于关邑,才改置关邑为“栾邑”,就是今河北省的栾城市。
在关龙逄的后裔子孙中,有取先祖的名字为姓氏者,称关氏、逄氏,世代相传,其关氏史称正宗。关氏族人大多尊奉关龙逄为得姓始祖。
  • 源于姬姓
  1. 1.
    出自春秋时期周王室大夫尹喜,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2]据史籍《风俗通》记载,春秋时期,东周王室大夫尹喜在军事重镇函谷关任关令(今河南灵宝),世人称其为“关尹喜、关尹令”。也有的学者认为,“尹”就是周王朝时期的一级地方行政长官的官名,“喜”为人名,实名应为姬喜、或姬熹,他的官职为尹,负责守函谷关,因此史称“关尹喜”。相传,当年道家老祖老子李聃西游出关时,曾为关尹喜的热情款待而感动,因此为其写下了著名的道家真典五千言。关尹喜将此文誊写为《道德经》传播于世以后,也弃官追随老子学道去了。后来,关尹喜还道成为仙,羽化飞升而去。在关尹喜的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中,多有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关尹氏、关阳氏,后省文简化分衍为单姓关氏、尹氏,世代相传。
  2. 2.
    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东关嬖五,属于以先祖封邑名称为氏 [3]。在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中记载:“东关,晋东关嬖五之后。汉将军北亭侯东关义”。嬖五,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晋国大夫,他是晋献公姬佹诸执政时期(公元前676~前651年)最受恩宠的大夫之一,受封在都城东关,因此史称其为“东关嬖五”。这个东关嬖五,就是流传千古的“二五”这类嘲讽人之口头禅的源头。在东关嬖五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东关氏,世代相传,直到汉朝时期,还有大将军北亭侯东关义,就是东关嬖五的后裔。在东关氏族人中,后大多省文简化为单姓关氏、东氏,世代相传。
  • 源于官位
  1. 1.
    出自春秋时期越国官吏关弓,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关弓,就是弓箭手,是春秋时期越国对使用弓箭为主要兵器的军队之称谓,其统领即称“关弓”,分属各级军制。 [4-6]在关弓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关弓氏,后省文简化分衍为单姓关氏、弓氏,世代相传。要注意的是,只有该支关氏的正确读音不作guān(ㄍㄨㄢ),而读作wān(ㄨㄢ)。
  2. 2.
    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关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关津,是春秋时期专职掌管市场货物的进出关卡,隶属于地官府司管辖,其职类如海关署官员。 [7]在关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关津氏,后省文简化分衍为单姓关氏、津氏,世代相传。
  3. 3.
    出自商、周时期官吏关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关人,是商王朝时期就有的官吏称谓,就是专职管理贵族墓地的官吏,多由墓主家族人充任。在古代,“关”就是指墓门。西周时期,关人之职由春官府司管辖,兼责巡视历代君王墓地,以防盗掘。 [8]在关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关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关氏,世代相传。
  4. 4.
    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关孔,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关孔,实际上是一种军制工匠的称谓,原来是在斧、钺一类兵器的锛部钻孔,以便绑在木柄之上。西周晚期以后,随着金属冶炼工艺的不断进步,关孔逐渐改为专职负责在斧、钺类兵器的刃部锻镶青铜、康铜、钢口,使该类兵器更加锋利和经久耐用。关孔隶属于冬官府司管辖。 [9]在关孔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关孔氏,后省文简化分衍为单姓关氏、孔氏,世代相传。
  • 源于少数民族改姓
  1. 1.
    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锡伯族瓜尔佳氏满语为Korgia Mongu,清朝中叶以后,瓜尔佳氏多冠汉姓为关氏。
  2. 2.
    源于赫哲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赫哲族瑚锡哈哩氏,亦称祜什哈礼氏、瑚克沙哈里氏,以地为氏,世居瑚锡哈里(今黑龙江宁安东北部)、依兰费尔塔哈(今吉林市西南二百五十公里处)、三姓(今黑龙江依兰)等地,后有满族、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usihari Hala。清朝中叶以后,赫哲族、满族、锡伯族瑚锡哈哩氏多冠汉姓为关氏、华氏、胡氏、扈氏等。 [10]
  3. 3.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⑴.蒙古族瓜勒给亚氏,源出蒙古乃蛮部。⑵.蒙古族那牙勤氏,亦称那牙吉歹氏,祖先就是在《蒙古秘史》中所记载的那位忘恩负义却得势的蒙古族远祖孛端察儿。
  4. 4.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11]⑴.满族卦勒察氏、⑵.满族关佳氏、⑶.满族赫齐拉氏、⑷.满族洪鄂氏、⑸.满族洪佳氏、⑹.满族洪鄂春氏、⑺.满族索尔济氏、⑻.满族乌苏氏、⑼.满族寇拉氏、⑽.满族乌扎喇氏,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为关氏。
  5. 5.
    源于鄂伦春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12]鄂伦春族古拉依尔氏,满语为Gulalr Hala,世居长白山区,清朝后期多冠汉姓为关氏。该支鄂伦春族关氏的正确读音作guān(ㄍㄨㄢ)。
  6. 6.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土家族、壮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关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改为汉姓关氏,世代相传。

得姓始祖

关龙逄、关尹喜、乌扎喇·关保。 [1-2] [11]

迁徙分布

关氏是多民族、多姓源姓氏,人口约一百四十五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3%左右。
夏朝时期,国都在安邑,因此关氏族人将发源地传为山西。
春秋时期,郑过有大夫名关其思,说明关氏族人已在今河南省新郑一带落籍。
西汉时期,有长水校尉、平陵人(今陕西咸阳)关并,东汉初戊己校尉关宠,汉末有太原人关靖(公孙瓒部下)入载史册。表明在两汉以前,关氏族人已广布于黄河中下游。三国时期,大将关羽横空出世,忠义千秋,永垂青史,使关氏成为天下人耳熟能详的著名姓氏。后关羽拥刘备入蜀,故有关氏族人留居今四川。
三国归晋后,亦有关氏族人回归故里。两晋南北朝时期,关氏族人为避兵火,有入迁今江浙之地者。
至隋、唐时期,关氏族人在今甘肃陇西、山东郯城一带发展兴旺,成为当地名门望族,故后世关氏族人有以陇西、东海为其郡望堂号的。
两宋时期,特别是宋高宗偏安江南以后,关氏族人移居江浙之地渐多,宋朝末期,随着蒙古铁骑南下,江南又陷入一片动乱之中,据族谱记载,开平始祖关景器于五代后晋开宝七年(974年)因官场失意从福建来到广东,后定居于新会县石牌都谈雅里(今称司前镇)。其第六世祖关兴义迁入赤坎镇,年代不详,估计为北宋的中后期。
明朝初期,山西关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北京、天津、安徽等地。
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就有关姓将士入台驻守,后定居于当地。清政府统一台湾后又有不少关姓人从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迁居台湾。关姓子孙已分布全国各地,并流播海外。
清朝中叶以后,伴随闯关东的风潮,有鲁豫之地的关氏族人入迁东三省,而山西关氏族人则随走西口的风潮,经杀虎口,赴蒙古谋生。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美帝国主义在华掠夺廉价劳动力,一度使上海、江浙之地贩卖“猪仔”成风,许多受蒙蔽的华人被卖到美旧金山,夏威夷等地做苦工,其中也有关氏族人。
如今,关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南省为多,约占全国关氏人口的40%左右。

人口分布

播报
编辑
  • 历史上关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关姓活动主要在河南一带。进入秦、汉以后,关姓已经出现在甘肃、陕西、山西一带。魏、晋时期,关姓已发展到四川、湖北、河北。进入唐朝,关姓已成为陇西、渤海、赵郡、东海地区望族,是北方地区重要的姓氏。宋朝时,关姓已经越过长江向南和向东南繁衍,很快进入湘、赣、浙地区,到明清时南方各地都有关姓的足迹了。 [13]
宋朝时期,关姓约有4万余人,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05%,排在第二百位之后。当时浙江为关姓第一大省,约占关姓人口的29%。关姓主要分布于浙江、陕西、甘肃、安徽、四川,五省大约占了关姓人口的91%。全国形成了以东部浙皖、西部陕甘川为中心的两大块关姓聚集区。 [13]
明朝时期,关姓仍为4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4%,排在第二百位以后。甘肃为关姓第一大省,约居住了关姓人口的48%。全国关姓主要集中于甘肃、山西、河北、河南,四省大约占关姓人口的77%。关姓人口主要倾向朝西北地区迁移。基本形成由西北为聚集中心的关姓分布区 [13]
  • 当代关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关姓的人口已有117万余,为全国第一百三十一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9%。自宋朝1000年中关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关姓的第一大省为河南,大约占全国关姓人口的27%。全国关姓主要分布于河南、广东二省,集中了关姓人口的53%。其次分布于辽宁、山西、黑龙江、河北、陕西、湖北、北京,这七省市又集中了关姓人口的22%。全国形成了以北方河南、南部广东为中心的两块关姓分布带。 [13]
关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粤琼、广西西部、福建南端、河南、山东西部、冀晋南部、陕西大部、宁甘东部、辽宁大部、吉黑、内蒙古东北部、皖鄂大部、江苏东北,关姓在当地人群中分布频率大约在0.15%以上,中心地区可以达到0.6%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2.2%,居住了大约66%的关姓人群。在福建中部、湘赣南部和北段、广西北部、江苏中部、湖北南段、川渝北段、宁夏西北、甘肃南部、青海东部、新疆西北、陕晋北部、内蒙古中部、河北大部、京津、山东中部、辽宁西部和南端,关姓在当地人群中分布频率大约在0.1%—0.15%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8.7%,居住了大约19%的关姓人群。 [13]
山东济宁嘉祥县梁山县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湖北省的潜江市、钟祥市、仙桃市、十堰市,广东省的开平市,佛山市、南海区阳江市、罗定县、三水区顺德区惠州博罗县江苏省的连云港市,湖南省的常德澧县张家界慈利县河南省的洛阳嵩县滑县淇县、泌阳市、信阳息县河北省的石家庄市藁城市,陕西省的宝鸡市,山西省的晋中市、阳泉市、运城市解州县,山东省的邹城市,滕州市,江苏省的扬州市,辽宁省的盖州市,丹东市凤城县,云南省的昆明嵩明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梧州市蒙山县,福建省的莆田市、宁德市七都县,贵州省的湄潭县,甘肃省的皋兰县(白银县),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赤峰市、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云南省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县,海南省海口市,美国,印度,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新加坡,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桫椤门,埃及,伊朗,意大利,古巴,荷兰,巴西,秘鲁,哥伦比亚等地,均有关氏族人分布。
关姓其中一支有一特点,其姓名为三个字,完整轮回为10代,其中所含金水木火土分别在第三、第二个字,如关天培(土字派,在第三个字)、关汉卿(水字派,在第二个字),均为该支成员,河南淇县保存有关姓家谱,该分支明朝初期由山西迁至河南。

姓氏文化

播报
编辑

郡望堂号

  • 堂号
陇西堂:以望立堂。
东海堂:以望立堂。
忠义堂:三国时期,蜀汉上将军关羽,刘备麾下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他为五虎上将之首,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东吴孙权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壮烈殉汉,刘备谥壮缪,封武安王。关羽死后倍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其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明朝时期又追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关氏族人因称“忠义堂”。民国三年,民国政府明令关羽与岳飞合祀武庙,称“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
武圣堂:同忠义堂。
伽蓝堂:同忠义堂。
蒲源堂:福建莆田蒲坂关氏分支堂号。
蒲渚堂:福建莆田蒲坂关氏分支堂号。
蒲清堂:福建莆田蒲坂关氏分支堂号。
树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世泽堂:资料有待补充。
启翼堂:资料有待补充。
  • 郡望
陇西郡:战国时期秦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以东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礼县以北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东部,包括今甘肃省兰州市、临洮县、巩昌县、秦州市一带。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

家谱文献

名称
编纂者、编撰方式
藏地
备注
关氏家谱
(清)关文榜修,清康熙~嘉庆年间递经增修木刻活字印本。
1995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北京)《关帝文献汇编》丛书第八册中影印件
注:关文榜自述是关羽第五十八代孙,这是唯一由官方正式编修的关羽家谱。公开出版。
辽宁凤城满族关氏家谱一卷
(清)苏德力纂,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木刻活字印本
辽宁省凤城县档案馆
-
广东新会谈雅关氏族谱
(清)关廷盓纂修,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木刻活字印本
-
注:始迁祖为[宋]关肇治。
浙江杭州关氏世谱
(清)关敏道记,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手写本一册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
广东南海吉利下桥关氏家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关蔚煌纂,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中国国家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
-
广东南海驼驸关氏族谱
(清)关秉方等序,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木刻活字印本七册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
广东南海九江关氏家谱二十卷
(清)关兆熙总纂,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
浙江杭州关氏支谱
(民国)吴农祥纂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注:始祖为[宋]关可兴,始迁祖为关实斋
广东顺德容奇关氏家谱三卷
(民国)关文纲编,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铅印本三册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
浙江杭州关氏谱考
(民国)关豫纂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木刻活字印本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广东番禺关氏家谱一卷
(民国)关颂声等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73年)铅印本
吉林大学图书馆、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注:始迁祖为[明]关翔;先祖为[明]关文皊
辽宁关氏宗亲世系表一卷
(清)富奎伦纂,复印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手写本
辽宁省辽阳市档案馆
-
山东武圣府分支关氏宗谱五卷
(清)关金标纂,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木刻活字印本
山东省兖州市档案馆
-
辽宁本溪关氏谱单一卷
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辽宁省本溪市东营坊乡东营坊村
-
福建莆田蒲坂关氏族谱
(现代)关永辉总编,1998年计算机激光排印本一册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蒲坂关氏宗祠
-
山东菏泽关氏族谱
(现代)关冰源先生主编,2008年排印
山东济宁市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
菏泽关氏宗亲多有收藏
【辽宁金县】关氏家谱一幅
-
辽宁金县档
复印本
【辽宁本溪】关氏谱单一卷
-
辽宁本溪东营坊乡东营坊村
-
【辽宁本溪】关氏谱折一卷
关清凯纂
辽宁本溪市清河城乡清河城村
-
【辽宁凤城】关氏家谱一卷
(清)苏德力纂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刊本
辽宁凤城县档
-
【浙江杭州】关氏世谱
(清)关敏道记 清光绪十二年(1886)写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
【山东】武圣府分支关氏宗谱五卷
(清)关金标纂 民国三十年(1941)刻本
山东兖州县档
-
【广东番禺】关氏元昌公家谱一卷
(民国)关颂声等修 民国二十六年(1973)排印本
吉林大学 哈尔滨师大 日本 美国
广东中山图
【广东南海】驼驸关氏族谱不分卷
(清)关秉方等序 清光绪十六年(1890)活字本七册
日本 美国
-
【广东】南海九江关树德堂家谱二十卷
(清)关兆熙总纂 清光绪二十三年(1987)刻本 十八册
日本 美国
广东中山图
【广东】南海吉利下桥关氏树德堂家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关蔚煌纂 清光绪十五年(1889)刻本 四册
吉林大学
北图
【广东顺德】容奇关世泽堂家谱三卷
(民国)关文纲编 民国十六年(1927)铅印本 三册
-
广东中山图
【广东】关氏族谱不分卷
(清)关瑞龙等编 清光绪十五年(1889)翰元楼刻本 七册
中山大学
北图
谈雅关氏族谱不分卷
(清)关宝霖修 清光绪十四年(1888)刊本 二册
-
-
关氏谱考一卷
(民国)关豫承辑 稿本 一册
-
上海图
注:根据各地家谱整理

宗祠对联

  • 四言
忠昭日月;义薄云天:上联典指夏朝末期贤臣关龙逄,夏王暴虐荒淫,关龙逄常引用《黄图》一书劝谏,站在夏桀身边不离开。夏桀认为他所说是“妖言”,于是下令烧了《黄图》,并杀害了关龙逄。下联典指三国时期蜀汉国大将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人,东汉末逃奔涿郡,跟随刘备看书兵,建安年间被曹操俘获,极受优待,封寿亭侯。后仍归刘备,镇守荆州,曾在樊城围攻曹操部将曹仁,又大破禁军所率七军。因后备空虚,被孙权袭取荆州,他败走麦城,被擒杀。宋朝以后,他的事迹被统治者泻渲染神化,尊为“关公”、“关帝”,以重义气著称于史。
新声度曲;玉牒求贤:上联典指元朝时期的戏曲家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人。所作杂剧有《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等六十余种,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性格鲜明,剧本结构完整,情节生动,曲祠本色而精练,对元杂剧及后来戏曲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为“元曲四大家”。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卫州汲人关播,字备先,进士出身,曾任地方官,由宰相杨绾、常衮推荐为都官员外郎,历吏部侍郎刑部尚书。德宗求贤人为宰相时,宰相卢杞认为关播温柔易控制,使极力推荐,于是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宰相),但政事仍由卢杞控制,“玉牒”,指记载帝王谱第、历数及政令沿革的书。这里指皇帝。
志耽松石;义结桃园:上联典指南朝宋朝时期的关康之,性清约,累征不仕,守志闲居,常席松叶耽白石而卧。下联典指三国时期的关羽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
  • 七言
鸿飞诗送归耆旧;燕子楼怅断姬人:上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杭州人关鲁,进士出身,历官池州洛州太守,至尚书郎,八十多岁时告老回钱塘,侍御史陈襄赠他《鸿飞诗》送别。“耆旧”,指年高而久负声望的人。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著名歌妓关盼盼徐州人,能歌善舞,唐贞元年间被尚书张愔纳为妾。张愔死后,她一个人住在彭城旧居燕子楼,十五年不嫁,后绝食而死。曾与白居易有诗唱和。
音声而通历数;业经籍以继前贤:上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关鲁的儿子关景仁,字彦长,治平年间进士,官丰县知县。多才多能,乐器、法令、历法、数学、书法、绘画,无所不通,尤其擅长写诗。下联典指南朝时期宋国的河东人关康之,字伯愉,少年时发奋读书,后弃绝人间一切琐事,四十年不出门,常独处一室,甚至很少与家人见面。对于经籍的疑难问题,多有论述解析,重点攻《左传》、《毛诗》。
  • 九言以上
百代宗持蒲坂溯源远;万家灯火霞溪世泽长:这是福建莆田蒲坂关氏中堂联。
蒲渚源长奕世绵瓜绵瓞;瑁峰秀发清时为凤为麟:这是福建莆田蒲坂关氏正堂对联。
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横批“三晋一夫”。这是新加坡关帝庙的对联。
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双忠同坎坛,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横批“我不如你”。这是林则徐写给关天培挽联

名义图腾

关,本义是门闩。古代没有门锁,而是在两扇门上各加一个环形之物,关门时,用一根竖木插入环中,把两扇门连接而后关门,犹如插销金文的关字是会意字,正像门上左右各有一环和竖棍,十分形象地表现了用闩关门的情景。由此引申出关闭、封闭之义。又引出关口、关隘、关卡等,如函谷关山海关、海关等。关人是发明门闩的一群人,以此为氏族崇拜的图腾,命名氏族名和族徽,最终出现关姓。

关帝文化

从中国到海外,人们对关帝的崇敬历久不衰。关帝就是关羽,中国历史上确有此人,他是后汉三国时代刘备手下,位居五虎上将之首。关羽骁勇善战,过关斩将,为刘备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最早把关羽奉为神明的是隋代。传说那是因为关羽曾向一僧人表示愿作佛门弟子,僧人便封他为护法神——伽蓝。后世便根据这个传说,把关羽列为伽蓝神之一。后来人们还给关羽建庙,历朝皇帝也给他加上越来越多的爵位和封号,就这样关羽从历史人物,变成了神,并被尊为“左玉皇”、“武圣人”,跟玉皇大帝比肩并坐,地位显赫,高于一般神明。此外,人们卖肉屠牛时祭他,祈雨、求晴时祭他,出兵打仗、行路问安……无不向他顶礼焚香,甚至做戏的也要向他叩头祷告。他的名气甚至取代了他的老祖宗而成为人们熟悉的人物。有资料显示,在中国隋唐以来,尤其是明清两代,到处都为关羽立庙塑像,数目成千上万。现存的关帝庙中,最著名的当推湖北阳关陵庙、河南洛阳关林、山西解州关帝庙、山西运城关王故里、福建东山岛关圣庙等。据说,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东山岛,人们崇敬关帝之情是中国大陆之最,那里家家户户都供奉关帝。岛上的关圣庙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立于海边,前往朝圣问事的善男信女更是终日不绝于途。在台湾关帝文化也很兴盛。台湾有460座关帝庙,而且还继续兴建。台南的武庙、新竹县普天宫、台北行天宫、高雄文衡殿、台中圣寿宫、宜兰协天宫日月潭文武庙等,都是台湾著名的关帝庙。每逢关帝诞,台湾各地关帝庙宇香火缭绕,热闹非凡。除了庙宇,关帝也无处不在。关帝神像已被广泛供奉在商店、公司、餐厅、酒吧、卡拉OK里,这种情形在中国南方相当普遍,包括广东省和香港,新加坡也一样,连一些住家也把关帝神像供在显眼的位置上。在新加坡,几乎每一间华人庙宇都有供奉关帝,关帝而且是许多广东人会馆的重要神明,每年的关帝诞便成了这些会馆的重要传统节庆。由人们对关帝崇敬程度来看,可以这么说,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帝文化的存在。
  • 关帝诞的会馆
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网
在新加坡,对关帝的信仰相当普遍,连社团组织也有供奉关帝的,最明显的是广东人的会馆,很多都把关帝的神龛设在醒目的位置上,一些会馆还把关帝诞列为会馆的重要节庆。
  • 古城会馆
刘关张赵古城会馆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会馆还在关帝诞当天庆祝会庆。会馆名字已显露出它与关帝,即关羽的密切关系。
桃园结义精神的延伸
《三国演义》一书中提到,关羽和刘备张飞先在桃园结义。赵云后来加入,四人在古城聚会,古城会馆名字由此而来,它是刘、关、张、赵四姓族人联络感情和聚会的社团。
古城会馆的大厅供奉着刘、关、张、赵四姓族人的先辈,即: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还有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关羽的义子关平。四先祖中,刘备地位最高,被安置在神龛的最高位置,在众先祖之上。虽然如此,但在古城会馆的传统中,关羽的地位却高于其他先祖。
古城会馆副总务赵子廉说,关羽的诞辰纪念日庆祝仪式非常隆重。过去白天祭祀时,还演奏八音,晚上则在牛车水人民剧场演粤剧庆祝。虽然没演奏八音和粤剧,但庆祝仪式是四姓先祖中最隆重的。相信这跟关羽在民间的崇高地位是分不开的。
古城会馆的成立,是渊源于三国时代的“桃园结义”,忠义精神是“桃园结义”的最高精神表现,而民间普遍推崇关羽,因此会馆也特别崇敬关羽,以便把他的道义和忠义精神发扬光大。
虽没在关帝诞当天庆祝会庆,但对关羽的崇敬并不亚于其他会馆。关帝诞当天,冈州会馆一定举行传统的祭祀仪式,当晚还设宴招标福物,为慈善团体、会员子女奖学金和老人度岁金筹款。跟古城会馆一样,那是冈州会馆义款的主要来源,而两家会馆都只在关帝诞晚宴上竞标福物,可见关帝诞在两家会馆的重要性。
冈州会馆珍藏百年关刀
冈州会馆的关帝神龛设在会馆大厦四楼天台,神龛古朴壮观,并列的还有一把六名大汉才扛得动的大关刀,一个召集会员的鼓,一个宣告祭祀仪式开始的钟。从刻在文物上的年份可知,这些文物都是光绪己丑年(1889年)的产物,距今已有110年,都是在广州制造,专程运来,而且保存得相当完好。
谈到冈州会馆特别崇敬关帝的原因时,冈州会馆主席卢鹤龄说,广东人出外谋生,有供奉关帝保平安的习俗,而习武的人也有秉承关帝忠义精神的传统。冈州会馆是本地广东新会人聚集的场所,并积极推动武术,以及与武术有直接关系的舞龙、舞狮、飞车等活动,崇敬关帝是一种传统的沿袭。
会馆人多意见杂,出现不愉快的事在所难免,但古城会馆副总务赵子廉说,这类事情却很少发生在古城会馆。他加入古城会馆40年,觉得会员都很合作,即使有不同意见,经过讨论后,问题最终都能圆满解决。
跟许多大会馆相比,古城会馆的会员不算多,能有一所两层楼店屋作为永久会所,是件了不起的事情,这可说是关羽忠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冈州会馆,同样可看到这种忠义精神的呈现。副总务郑社心说,冈州会馆有一个优良传统,年老和年青会员都能同心协力把会务搞好。他相信这是关羽忠义精神深入人心,表现在外的结果。
冈州会馆副财政郭成根说,关羽的忠义精神是会员的精神支柱
  • 忠义精神
大家或许想知道这精神支柱是否会随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转化。
卢鹤龄说:“我们(冈州会馆)的武术、舞狮、舞龙等都是崇尚武艺的活动。尚武的人一般都讲究义气,并相信崇敬关羽能使自己和其他会员获得保护,因此关羽在冈州会馆的重要地位不会改变。”
他说:“到底崇敬关羽是一种传统习俗,还是一种宗教信仰,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过,卢鹤龄并不否认,由于思想上的疑虑,可能使一些年青人对冈州会馆裹足不前。
古城会馆同样碰到年青人因为思想不同而无法认同于会馆传统文化的问题。不过,赵子廉说,古城会馆崇敬关羽的传统不会因此改变。
  • 广东人为什么特别崇敬关帝
对广东人会馆普遍崇敬关帝这一现象,对中华民俗素有研究的国立大学中文系代主任李焯然副教授说,这应该可以解释为中国民间乡土信仰的一种延续。
他说,每个籍贯的华人都有一个能突显该籍贯人士行业色彩的守护神,比如,以农耕为业的福建人普遍崇敬土地神大伯公;以讨海为生的福建人和海南人大都崇拜妈祖;做生意的广东人则奉关帝为武财神。当这些行业守护神被有关籍贯人士普遍接受后,便也成了该籍贯人士共同崇敬的守护神,关帝就是一个例子。
李副教授说,在以广东人为主的香港,关帝早已变成一个广为人们接受的守护神,做生意的,没做生意的人,黑道上的都祭拜他,而早期的香港是个移民社会,崇敬关帝的习俗应该是源自广东本土,后来才随移民移入香港,本地广东人会馆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继承了广东人崇敬关帝的传统。

历史名人

播报
编辑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关姓历代名人22名,占总名人数的0.05%,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二百五十二位;关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03%,排在并 列第二百五十四位;关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12%,排在并列第一百一十七位;关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12%,排在并列第一百三 十三位。
著名人物
姓名
备注
三国蜀汉大将。夏代忠臣关龙逢第二十七世(一作三十七世)后裔。
关羽之子,少已有名,深得诸葛亮器重,弱冠后担任侍中、中监军,数年后死去。
关兴长子,妻为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
关兴次子,关统死后承袭其职。
关羽后裔;汲县人(今河南卫辉),著名唐朝大臣。
唐朝五代时,著名的山水画家。
元代戏曲奠基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著名元末红巾军将领红巾军举兵北伐时,他为中路军首领之一,转战山西、河北、后攻克辽阳,任辽阳行省平章。
著名明朝画家。
著名清朝官吏、画家。
关天培(1781-1841)
晚清爱国名将
关向应(1902~1946)
著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优秀指挥员。
关盛志(1916~2011)
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关麟征(1905~1980)
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抗日英雄。
关恒慎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电子工程学院院长。
原驻老挝大使
关颖男
东北大学数学系教授,应用数学研究室主任
中共江苏省东海县委书记
中国画家,兼擅书法、篆刻。
中国著名童星。在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中一举成名
深圳市一览网络有限公司美容英才网猎头负责人。
中国香港著名影星。
中国香港演员、歌手
关公后裔
中国香港演员
中国香港著名歌手
香港无线电视旗下经理人合约艺员,星娱乐旗下歌手
香港无线第十一届演艺人员培训班学员
中国香港男歌手、演员
著名演员
演员
中国香港影视演员
香港资深实力派甘草
北京粤菜专家委员会会长、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副主席、中国菜文化传播中心专家。
台湾考试院院长
香港华语歌手
香港影星
已故香港影星
香港女演员
香港女歌星
关开来
中国国民革命军海军少将,台湾省海军陆战队政治作战部副主任。
关先辉
中国国民革命军海军少将,台湾省海军军官学校主任。
关杰昌
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国防部”通电局副局长。
关宝新
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行政院国家安全局”科研室主任。
关颖珊
(1980年7月7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托兰斯。1996年关颖珊在15岁时就夺得了第一个全美冠军和世界冠军,此前她还是1994年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在过去的6年中,关颖珊夺得了4次世界冠军、5 次全美冠军和一次奥运亚军。她是继克里斯蒂-山口连夺1991年和1992年单人滑世界冠军后又一个蝉联冠军的选手,在长野冬奥会前的1998年全美花样滑冰比赛上,关颖珊在安吉利卡著名小提琴伴奏下演绎的一套无懈可击的动作完全征服了观众和裁判,一位裁判曾在赛后惊叹自己完全陶醉在其中。
日本业余天文学家,以搜寻彗星和小行星闻名。
(1972年9月8日~)(实际出生日期为9月7日,父母却因为8的感觉较好所以把他的出生日期报为9月8日)是日本男性配音演员。东京俳优生活协同组合→Atomic Monkey所属。东京都江东区深川出身。血液AB型。昵称为“チイチ”(ChiIChi, 智一的音读)。
(1985年9月8日~)是日本演员,日本国神奈川县人,血型B型,所属事务所:Stardust Promotio
(公元1642年~1708年)日本著名数学家,日本古典数学(和算)的奠基人。
(194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市来首位华裔女性市长。
(1959年~)华裔女子关惠群因对穷人的帮助而荣获美国总统颁发的2010年度公民奖章。
关美珍
加拿大“环球第一党”党主席

研究考证

播报
编辑
关姓其中一支有一特点,其姓名为三个字,完整轮回为10代,其中所含金水木火土分别在第三、第二个字,如关天培、关汉卿,均为该支成员,河南保存有该关姓家谱。
关令尹喜之后。(见《风俗通》)
夏臣关龙逢之后。望出陇西、东海。(见《姓源》)
出自少数民族汉姓。清时,满洲八旗姓关佳氏、卦尔察氏、瑚锡哈哩氏、瓜尔佳氏等姓均有改为关者;近代,锡伯族中原有瓜尔佳氏,后改汉字单姓关;鄂伦春族古拉依尔氏,后改汉字单姓关;云南潞西德昂族一支红崩龙之氏族姓,后改汉字单姓为关。此外,满族蒙古族土家族壮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有关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