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觀後感 |《戰地琴人 The Pianist》-以蕭邦第一號敘事曲訴說不可說 | by Peter@Sunshine Smile | 閱讀文藝復興-Book Review | Medium

電影觀後感 |《戰地琴人 The Pianist》-以蕭邦第一號敘事曲訴說不可說

Peter@Sunshine Smile
閱讀文藝復興-Book Review
7 min readMay 19, 2019

--

Photo by Darius Soodmand on Unsplash

悶熱的五月天,在電影院內吹冷氣看電影是人生一大樂事。這次是特地來觀賞「波蘭歷史電影巨作回顧影」歷史電影巨作 — 《戰地琴人 The Pianist》,時間有限,我只從以下片單挑選本片來觀賞。

應許之地The Promised Land

夜與日Nights and Days

仇恨Volhynia

浴血華沙Miasto 44

灰燼與鑽石Ashes And Diamonds

戰地琴人The Pianist

大理石人Man Of Marble

影展海報 (高雄電影館小編授權使用)

步出電影館,一人靜靜地坐在河岸長椅上,漸漸溫熱的皮膚讓我懷念起剛剛在電影院內的涼爽,戴起耳機聽著Spotify中的電影配樂《蕭邦第一號敘述曲》,回想起剛才的悸動。

一首鋼琴曲《蕭邦第一號敘述曲》道盡人生

這部電影利用音符來敘事,我在河岸邊反覆播放曲子(Ballade for piano №1 in Gminor, Op. 23. CT.2),才赫然發現導演/編劇以一首曲子來描述高潮迭起的戲劇張力。由一開始的急促短音來表示男主角華迪洛(猶太裔波蘭籍鋼琴家)的悲壯、接著排山倒海而來的彭湃氣勢,彷彿是猶太人反抗德國的氣勢,中段轉為溫柔且愉悅,後段高低音分開,彷彿是理性與感性的糾纏。

戰地琴人 The Pianist-官方預告

華迪洛是一位在波蘭有名的猶太裔鋼琴家,因為二戰爆發,德國納粹入侵波蘭,使得華迪洛與整個家族被迫關入納粹集中營,甚至與喜愛的波蘭女歌手分開。(補充: 近年波蘭政府頒布法令去掩蓋歷史上曾經在波蘭境內設立納粹集中營,引發自由派歷史學家與以色列強烈抗議)。華迪洛和家人在這送入集中營的過程中,遇到熱心的波蘭人搶救華迪洛,最後他只能眼眼看著家人被送入勞改營,接受死亡到來。華迪洛一個人哭喪著臉走在滿是屍體的道路上,哭得像是沒有爹娘的孩子,那種無助徬徨,真是讓我也跟著心碎。面對家人的死亡,很多人彷彿失去靈魂,消極地活著,慢慢地枯萎。我以為,華迪洛會像周遭那些猶太人一樣,無法接受親人逝去而鬱鬱寡歡,進而失去生存希望。

找回自己的內在空間

但是,靠著華迪洛在波蘭的好友群的協助,他奇蹟似的生存下來,這中間的關鍵,我認為是一台鋼琴,他中途躲藏在一戶波蘭朋友找的房子中,一處位於敵人德國核心地區旁的公寓內。為了避免被發現,這位鋼琴家只能對著琴鍵彈著空氣鋼琴,手指輕柔的在琴鍵上方區域敲打,琴聲不是從鋼琴發出,而是大腦中浮現出的音符,那種無奈、失落與痛苦,隨著他腦中的音符浮現出來。在躲避戰火的過程,他已經許久沒有彈奏,一台鋼琴似乎帶給他希望,腦中自由奔郎的音符再次浮現。在這階段,活下來變成是他唯一的目標,不管是吃發芽的馬鈴薯、水桶的廢水、甚至是醃製黃瓜罐子。只要是能讓自己活下來的方式,他都去嘗試,好孤單好寂寞的一個人面對這世界,所有波蘭好友提供少許物資後,就躲避戰火去,剩下他與這混亂的世界對抗。

鋼琴讓他找回生存的動力

面對四處對他不利的情況發生,為什麼華迪洛可以堅強的活下來? 我認為不完全是波蘭好友的幫忙,真正讓華迪洛生存下來的原因,是信念。但他從沒親口說出對於未來的期待,在這階段,只能夠安穩地躲在廢墟中的閣樓,吃著四處撿來的食物,看起來像是廢棄物的食物,直到他被德國軍官發現後,軍官知道他是鋼琴家,就索性讓他彈奏一首曲子。為了隱藏自己行蹤,老是不敢發出聲的鋼琴師,終於有機會可以好好彈奏鋼琴,虛弱的身軀,抬起乾柴的雙手,敲下久違琴鍵,他彈奏著蕭邦第一號敘事曲,在這階段,我內心五味雜陳,眼眶不自覺濕潤,經歷過失去家人、好友、與自尊。

男主角承認是猶太裔鋼琴家,冒著可能會被槍殺的風險,或許他認為這是生命終點,他用堅定口吻承認自己是猶太人後,並在軍官要求下,在廢墟內彈奏鋼琴,男主角彷彿用自己畢生生命去彈奏人生最後一首曲子「蕭邦第一號敘事曲」(Ballade for piano №1 in Gminor, Op. 23. CT.2),一開始的短音急促、中段的溫柔詩意、後期的氣勢磅礡,到最後寧靜地收尾,讓德國軍官讚嘆眼前這位鋼琴家的琴藝,進而暗中資助物資與大衣。

對我而言,華迪洛彈奏的是自己無聲的吶喊,在這外在世界,他沒有自由,沒有反抗權力,他能做的只有活下去,雖然不知道是為了什麼而活,但他就是努力活著,或許他失去很多,透過雙眼見證戰爭殘酷,隨著膨湃的敲打琴鍵,彷彿他找回活下去的熱情與渴望,沒錯,我當下真覺得華迪洛很想活下去,德國軍官因此暗地裡給他物資,讓他度過這場戰爭。

只要活著,希望就會出現

過了數週,納粹軍隊被蘇聯軍趕出華沙,在波蘭軍隊接管華迪洛所在社區,華迪洛穿著的德國軍官送給他的大衣出去迎接,一開始被波蘭軍隊誤認為是德國人,詢問他身分,而這次,華迪洛對著波蘭軍隊說: 「我是波蘭人」。這和華迪洛回答德國軍官時,答案不同,這次他沒說自己是猶太人,絕口不提身上大衣是拯救自己的德國軍官給的。或許是華迪洛想要活著出去,就算說自己是波蘭人也無所了,只要能活著有一口氣,希望就會出現。於是,華迪洛回復到以前在波蘭電台彈奏鋼琴的時光,而當初拯救過他的德國軍官死於俄國勞改營。

結論:好好的活下去,終究會天晴

當人看似失去一切的時候,其實內心仍然存在的一種信念,只是當下我們沒有感覺到,行屍走肉好一段時間,最後透過鋼琴讓自己找回真正生存的感受,儘管無法彈奏音樂,任憑戰火在眼前戲謔自己的心,好好地把身體顧好,好好的活著,就算只有一口氣,最後的最後,靠著自己無限大的內心空間,讓自己喘息,有時看似無希望的日子,真的是沒有希望嗎? 暴風雨後終究會天晴,波蘭第一號敘事曲道盡猶太裔鋼琴家的心聲,感受到他感恩能活著的每一天,盡情彈奏屬於自己的樂章。

愛河左岸 (本文作者 拍攝)

這首曲子已在耳中播放數次,眼角的淚彷彿提醒著我一些事情,什麼事情呢? 我也無法具體地說出口,只得好好深吸一口氣,一切都最好的安排,抬頭看看湛藍的天空,很是療癒,踩著輕盈步伐回家。

影片資訊
★2003 美國奧斯卡最佳導演、男主角、改編劇本三項大獎 ★2002 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國家:波蘭Poland | 年份:2002

片長:149分 | 色彩:彩色Color | 規格:BD

發音:波蘭語Polish | 字幕:中、英文字幕Chinese & English Subtitles

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Roman Polański

Image from Medium’s Post, “Expanding The Medium Partner Program”

謝謝你的閱讀,你可參考以下給我拍手鼓勵。同時也歡迎加入我的臉書Instagram追蹤。
「1下」拍手:既然看過了,就來簽個到吧。
「2–10下」拍手:表示你喜歡這篇文章!
「10–20下」拍手:希望未來我能寫更多這類主題的文章。
「20–50下」拍手:看來你很想湊滿50下對嗎,那就順著你的心去做吧!

--

--

Peter@Sunshine Smile
閱讀文藝復興-Book Review

說故事的人,相信傾聽與書寫的力量。

More from Peter@Sunshine Smile and 閱讀文藝復興-Book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