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麗珊:現金津貼計劃 無鼓勵「躺平」 - 20240516 - 觀點 - 每日明報 - 明報新聞網

觀點

施麗珊

施麗珊:現金津貼計劃 無鼓勵「躺平」

【明報文章】因應近年公屋輪候冊住戶和人數不斷增加,2021年6月政府推出為期3年的現金津貼試行計劃,向合資格的輪候公屋住戶提供現金津貼。截至今年2月底,計劃已向約9.75萬個住戶發放合共約42.5億元現金津貼。由於計劃卓有成效,能夠向輪候公屋住戶提供實質經濟支援,當局宣布延長試行計劃至2025年6月,讓有經濟困難且租住私樓的輪候冊家庭得到援手。

上述德政一直深受基層家庭歡迎,惟早前有立法會議員批評津貼計劃令年輕人放棄向上流動,以符合輪候公屋條件,認為當局「獎勵市民躺平」,打擊自食其力的精神。

議員的指控嚴重,若然屬實,自不可長。然而任何指控均需有實質證據支持,倘若只是「拍腦袋」、想當然地回應,既無助改善政策,不利照顧最有需要的市民,對政府達至良政善治亦幫倒忙。

評價任何政策之前,必先要對政策的制定背景、政策目的、涉及對象等資料有基本認識。當局推行現金津貼試行計劃,旨在紓緩基層家庭因長時間輪候出租公屋而面對的生活困難。要領取津貼,申請人須符合編配公屋的基本資格,包括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在港無擁有住宅物業、符合居港年期規定、沒有持有效的「綠表資格證明書」、沒有要求暫緩其公屋申請、公屋申請並非處於被凍結/暫緩階段等;申請人必須輪候公屋超過3年,更從未獲編配公屋,申請時並非居於公營房屋(例如公屋、居屋等),以及並非綜援受助人。

除了以上規定,計劃亦不包括非長者單身人士,及參加優先配屋計劃的「高齡單身人士」。若成功申請的住戶,將按住戶人數,每月領取介乎1300至3900元的現金津貼,津貼金額水平不會按年調整,受助住戶亦有責任向當局匯報最新收入狀况,基本上受惠的都是有子女的家庭或長者。

微薄現金津貼 難鼓勵躺平

根據當年運輸及房屋局屬下的劏房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在2021年曾委託顧問做研究,全港有逾22.6萬人口蝸居於約10萬個劏房單位中。據當年調查,近半(48.4%)劏房住戶已申請公屋。針對這一半正輪候公屋的劏房戶而言,當中究竟有多少人,為着領取微薄現金津貼而寧可每月減少工資躺平,實在未聽聞。但因申請公屋,在審查分配時,有少數家庭因現時人手不足下老闆要求加班或工時長了,工資有些微超出公屋限額而要停工的家庭,的確存在,惟屬少數,亦是不得已。尤其有些年長人士,能工作的日子不多,難以買樓,亦租不起一個單位,公屋是唯一改善住屋環境的選擇,但辛勞工作下卻因超出少少而不合資格。而大多數人是照實申報,個別超了限額,被凍結/取消申請。

至於近半(48.6%)沒有申請公屋的劏房戶中,其主要原因包括並非香港永久居民(34.9%)、超出入息或資產上限(25.8%)、輪候時間長或申請程序繁複(18.1%)。換言之,在劏房住戶中,因入息超額而沒有申請公屋的劏房住戶,佔總住戶人數約一成多(12.5%)。

公屋入息限額水平過低

入息超額的劏房住戶,明顯沒有寧願減少每月入息而去申請公屋(不然也不會沒有申請公屋)。以今年4月實施的公屋入息限額為例,一人住戶入息只要超過12,940元、二人住戶月入超過19,730元,已不符合資格申請公屋。

現時各行業勞動人手不足,以基層勞工較常從事的非技術職位為例,初級侍應生月均薪金亦有1.3萬餘元,收銀員、雜工月入近1.4萬元,只有清潔工月入介乎1.1萬至1.2萬元。目前勞動市場缺乏人手,工時很長,從事基層工種的一人或二人住戶勤力工作12小時甚至15小時,最後因差少少而不符合資格申請公屋,但差額又未足以可以租好些的私樓或買樓,所以筆者在前線見到,有些基層因而終生租住板房或劏房。

基層住戶理應屬公屋的幫扶對象,卻不符申請資格,反映目前訂定的申請公屋入息限額水平過低,或缺乏一個層級的房屋給這些不能申請公屋又無錢買居屋、私樓的基層市民,值得當局認真檢視。

稱「計劃鼓勵青年排公屋」 欠缺理據

至於所謂試行計劃變相鼓勵年輕人輪候公屋,說法亦欠理據支持。在現行非長者單身人士的配額及計分制下,青年就算甫成年就輪候公屋,都要按輪候時間及年歲計分(多一歲加9分,輪候一個月加1分)。去年12月約有9.23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而每年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僅1300宗。

以最新(2024年4月底)配屋平均分數計算(445至455分),租私樓、捱貴租的單身青年,當18歲開始輪候,起碼要45歲才有機會獲配公屋(還要假設沒有較年長的申請者可插隊配屋、單位供應沒有減少),要捱幾十年貴租,及木虱、老鼠多等惡劣劏房環境,長時間放棄升職加薪機會,極少人會這樣做。而且,60歲以下的一人申請者,本是不可以申請現金津貼的。

「凡事福利觀」不可取 應該多了解市民憂困

任何政策或措施均有利弊,但必須考慮其對社會大眾特別是對弱勢社群的影響。若然設立津貼及福利計劃,便斷言受助人倚賴、濫用、不求上進、只懂躺平,說法並不合理,恐怕所有政府支援均應否決。「凡是福利必然鼓勵濫用,凡是有津貼必令人墮落」等類似論述,極不可取。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過去多年,社會也不時出現類似的保守福利觀念,認為「綜援養懶人」、「最低工資變最高工資」,無視福利計劃支援陷於困境的社群的社會功能。以偏概全的批評只會挑起社群仇恨和不滿情緒,無助改善施政,更背馳政府為市民添幸福的施政理念。作為治港的愛國者,議員應以愛民為己任,多接觸、多了解低下階層生活實况,切實做好議員本分,解民憂困,免負國家所託及市民所望。

作者是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扶貧委員會委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施麗珊]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