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伯勒-罗丝模型 - MBA智库百科
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87个条目

库伯勒-罗丝模型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库伯勒-罗丝模型(Kübler-Ross model)、罗斯的悲伤五阶段、哀伤的五个阶段(Five Stages of Grief)

目录

什么是库伯勒-罗丝模型

  库伯勒-罗丝模型由伊丽莎白·库伯勒·罗丝在她1969年出版的“论死亡与临终”一书中提出,描述了人对待哀伤与灾难过程中的5个独立阶段。绝症患者被认为会经历这些阶段。这一模型也被称作“哀伤的五个阶段”。

库伯勒-罗丝模型的提出[1]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Kubler Ross,1926-2004),生于瑞士。医学博士、精神病学家、生死学大师。《时代》杂志曾评她为“20世纪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她所著的《论死亡与临终》(On Death and Dying)影响了无数人对待死亡与临终的方式,被誉为“生死学经典”。该书引导人们摆脱消极的自我、发现自我中最美好的部分、实现超越肉体康复、达到抚慰精神与灵魂的真正治疗。

  1969年,罗斯博士提出,人面临死亡时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包括否认和隔绝、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事实。每个阶段历经的时间或长或短、但最终人们都会接受现实,重新面对生活。

库伯勒-罗丝模型的主要内容

  库伯勒-罗丝模型五个阶段包括:

  1.“否认”(Denial):“不会吧,不可能啊!”“不是一直以来都好好的吗?”

  在这一阶段,悲伤的人拒绝相信或拒绝承认已经发生的事实;他们试图告诉自己,生活和以前一样,没有改变。他们甚至通过重演一些过去和爱人一起进行的仪式来使自己确信生活没有变化,例如给已经不在的人倒一杯茶、急于告诉某人你遇见了一位老朋友、脑海中不断闪回过去的对话或时光,仿佛他们不曾离开。这些情况都可能发生在这一阶段里。

  2.“愤怒”(Anger):“为什么是我?这不公平!”“我能怪谁啊?”

  度过了“否认”这个阶段后,人会变得愤怒,他们会通过很多方式表达这种愤怒,例如责怪他人应当对他们失去的事物负责。人的情绪容易变得悲愤和激动,甚至对自己也感到愤怒(例如认为自己应当对亲人的去世负责)。在这一阶段要格外小心,找到合理的方式释放这种愤怒,不要转变为对自己或他人的伤害。

  3.“讨价还价”(Bargaining):“让我活着看到我的儿子毕业就好。求你了,再给我几年时间吧!”“如果她能醒来,我什么都愿意做。”

  这种协商(讨价还价)也许是和自身,也或者是和自己信仰的神灵。通常我们会希望奉献一些东西来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例如,我们企图通过达成某项协议,来换回我们我们的爱人,回到悲剧发生以前。这只是人类希望一切如旧的表现。

  4.“抑郁”(Depression):“唉,干嘛还要管这些事啊?反正我都要死了。”“我不想活了,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沮丧大概是所有痛失所爱的人都会经历的过程,这是五个阶段中最难度过的关口。这阶段中人会觉得疲倦、无精打采,也可能因为突然爆发的无力感而痛哭;感到生活不再有目标;感到愧疚,仿佛一切都是你的错。你可能会觉得这是对你的惩罚,无法再感受到快乐和满足,即使是从那些以往可以让你获得满足感的事物中;你甚至会有轻生的念头。

  5.“接受”(Acceptance):“好吧!既然我已经没法改变这件事了,我就好好准备后事吧!”

  这是悲痛的最后一个阶段,这时你意识到生活必须要继续下去,你可以接受失去亲人的事实。而后你开始为达到未来的目标而努力,你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做到这一点,但是你会做到的。

  库伯勒-罗丝把该模型应用到所有灾难性的个人损失上(工作收入、自由),也包括家人的逝去,甚至离婚。她也提出这些阶段不一定按特定顺序发生,病人也不一定会经历其中所有阶段,但是她认为病人至少会经历其中两个阶段。

参考文献

  1. 毕丽君.从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死亡心理发展理论阐述《宠儿》女主人公摆脱痛苦的心路历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2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4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otf125,Llyn.

评论(共5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库伯勒-罗丝模型"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123.139.84.* 在 2019年7月10日 08:30 发表

想表达个啥?

回复评论
M id 50b106280e2991d7500f5ac28ad97f80 (Talk | 贡献) 在 2020年5月19日 20:43 发表

123.139.84.* 在 2019年7月10日 08:30 发表

想表达个啥?

哈哈,我也想知道

回复评论
孤,傲九天 (Talk | 贡献) 在 2021年11月28日 15:34 发表

哀伤的5个阶段好家伙,这又不是什么定律。

回复评论
M id 2dc01df07678c880d26795cb7ecbb1c3 (Talk | 贡献) 在 2021年11月28日 20:07 发表

废话

回复评论
M id fcc0c1198ef60ec3c5db4d3bef35f477 (Talk | 贡献) 在 2021年12月1日 17:04 发表

这应该和心理防御机制有关吧,当原始心理防御机制没有用的时候,人们就会寻找新的出路,还是不能够解决,最后就只剩下接受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