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胰臟癌成因、存活率、症狀。及早預防、診斷和治療 | 香港 | 仁生腫瘤及癌症中心

衞生署日間醫療中心牌照
醫思專匯(PHF No. DP000104)

新型冠狀病毒的控制預防措施

衞生署日間醫療中心牌照
醫思專匯(PHF No. DP000104)

新型冠狀病毒的控制預防措施

胰臟癌 (Pancreatic cancer, 也稱胰腺癌) 是本港第5大癌症殺手。胰臟癌成因可能源於胰臟的細胞變異增生。胰臟位置深藏腹腔,加上發病早期往往幾乎毫無症狀徵兆,較難檢查發現,一般確診時已屬晚期,治療也更加困難,所以確診後存活率偏低。治療胰臟癌方式包含外科手術、化學藥物治療、放射線治療與標靶藥物治療等。

胰臟癌存活率

胰臟癌存活率

跟其他癌症相較,胰臟癌的發生率雖不高,但「發生率幾乎等於死亡率」,是胰臟癌讓人聞之色變的原因。主要有兩大原因:第一是胰臟癌很難早期發現,第二是復發率高。因為胰臟隱身在腸胃道後面,在腹腔深處檢查不易。此外,早期也幾乎無症狀,即使出現症狀,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腸胃道不適而忽略。臨床上,有高達85%病患被確診時,已是晚期無法開刀,即便15%有機會開刀的病患,仍有80%的人手術後會復發,所以確診後存活率偏低,患者的存活時間較其他癌病患者為短。

胰臟癌症狀

胰臟位於左上腹、胃和脊椎之間,鄰近肝、膽、脾及小腸。由於其位置較為隱蔽,早期的胰臟癌一般沒有明顯的症狀,甚至沒有症狀。隨著病情發展,會出現以下徵兆:

  • 深色尿液、淺色糞便(呈陶土色),有些情況會肚瀉
  • 黃疸(皮膚與眼睛發黃)
  • 上腹部疼痛
  • 背部中間部位疼痛,即使改變姿勢也無法消除。
  • 噁心、嘔吐
  • 虛弱或感覺非常疲倦、暈眩和發冷
  • 胃口變差或覺得飽脹
  • 不明原因的體重降低

這些症狀很容易被誤以為是普通腸胃不適,從而錯失治療的最佳時機。

胰臟癌成因

胰臟癌的成因仍未完全明瞭,但醫學界相信,胰臟癌的形成有可能源於胰臟的細胞變異增生。一些風險因素,可能會增加患胰臟癌的機會:

  • 年齡:65歲以上人士有更高風險
  • 性別:男性比女性有更高風險
  • 吸煙:吸煙者患上胰臟癌的機會比不吸煙者高出大概2至3倍
  • 糖代謝異常:糖尿病可以增加患上胰臟癌的風險
  • 超重:超重的人有較大風險
  • 不良飲食:長期過量進食動物脂肪和少吃蔬菜和水果會較易患上胰臟癌
  • 接觸化學品:長期接觸殺蟲劑後、石油或染料
  • 慢性胰臟炎:可以與胰臟癌一同發現
胰臟癌檢查

胰臟癌檢查

醫生會先作初步檢查,了解患者病史和進行身體檢查,觀察患者的眼白和皮膚是否有泛黃症狀,以及用手按其腹部,了解其是否有疼痛感覺。如有需要,則會進行下一步檢查和腫瘤診斷

胰臟癌診斷

  • 驗血
  • 檢查血細胞的數目、形狀及肝腎功能是否正常。透過辨別個別蛋白質於血液中的濃度,從而判斷患上胰臟癌的風險。

  • 腹部超聲波掃描
  • 用儀器在上腹位置移動,觀察肝、胰、膽及膽管有沒有異常情況,儀器發出的聲波會經電腦分析,並轉化為影像。醫生亦有可能改以超聲波內窺鏡,配合超聲波探頭,提高影像的解像度。

  • 電腦斷層掃描
  • 為體內組織拍攝不同角度的X光片,以確定腫瘤的位置、大小和分佈,以及周邊血管、淋巴組織和器官有沒有受波及。

  • 磁力共振掃描
  • 使用磁場構成身體橫切面的影像,用以觀察胰管壁有沒有癌變。

  • 內窺鏡逆行膽胰管造影
  • 俗稱「膽管鏡檢查」,這種技術結合了內視鏡與X光攝影,可用來取得胃部和上消化道的影像。我們將顯影劑注射到胰臟與膽管,讓他們在X光攝影下輕易現形。

  • 磁力共振膽胰管攝影
  • 利用磁力共振掃描,於患者體外掃描其膽管和胰管的交匯處,檢測該處有沒有阻塞。

  • 活組織檢查
  • 醫生選擇進行細針穿刺程序時,以一枚細針穿過皮膚,利用超聲波或電腦掃描引導針頭的位置,針頭到達到腫瘤的範圍便吸取細胞樣本,樣本組織在處理後利用顯微鏡作出明確診斷。

    醫生會根據檢測結果,為患者的病情分期,以決定採用甚麼治療方式。

    胰臟癌治療

    胰臟癌治療

    治療胰臟癌要視乎癌症的階段、病人的年齡、整體健康和個人取向。最重要的治療目標是完全消除腫瘤,但當這是不可能時,重點便放在儘量減慢腫瘤的生長或避免造成更大的傷害。所以一些情況下,舒緩性治療對個別病人是最適合的。

  • 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
  • 這是最常用的手術模式,亦現時唯一能夠根治胰臟癌的手術。包括切除腫瘤相關的胰臟、十二指腸、膽囊,甚至部分胃部等。手術死亡率少於5%。約四分之一病人的胰臟癌出現在胰臟的體部或尾部,而發現時已到晚期,需要進行胰體胰尾切除術或胰全切除等。

  • 放射治療
  • 放射治療利用高能量輻射破壞癌細胞,患者可以在癌症手術之後接受放射治療。當患者的癌症不適合作手術治療,醫生可推薦同步進行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

  • 化學治療
  • 化療就是利用藥物來殺死癌細胞,通常是由靜脈注射或口服。這些藥物進入血液,針對較大範圍的腫瘤。雖然單靠化療不能完全消除癌細胞,但它能緩解症狀及改善生活質素。同時,化療也可以作為輔助治療,在手術取出胰臟腫瘤後採用。

  • 標靶治療
  • 所謂「標靶療法」是針對癌細胞之所以突變、增殖、或擴散的機制,用化學藥物直接阻斷腫瘤細胞生長與修復的能力。然而,目前大部分針對胰臟癌的標靶藥仍在臨床試驗階段,在醫管局轄下的醫院屬於自費藥物。

    胰臟癌復康護理

    胰臟癌復康護理

    接受治療後,患者應繼續定期複診,讓醫生監察病情,並檢視有沒有復發的徵狀,如病人有任何不適,可視乎醫生專業意見,評估是否有需要作進一步檢查,務求及早找出病因,及時治療。

  • 定期檢查
  • 病人應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突然出現不適,例如腹部或背部疼痛、體重無故減輕,甚至出現黃疸、噁心和嘔吐等並持續一段時間,便應立即求醫作進一步檢查,以確認是否胰臟癌復發的病徵。

  • 注意飲食
  • 由於胰臟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患者須注意飲食,例如少食多餐,控制份量;少吃豆類、椰菜、西蘭花,以及有汽飲品,減少胃腸氣。

  • 留意病徵
  • 病人應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突然出現不適,例如腹部或背部疼痛、體重無故減輕,甚至出現黃疸、噁心和嘔吐等並持續一段時間,便應立即求醫作進一步檢查,以確認是否胰臟癌復發的病徵。

    胰臟癌預防

    預防胰臟癌,只要及早發現,及時治療,仍可以提升整體存活率。

  • 保持良好生活及飲食習慣
  • 多吃「抗氧化」新鮮蔬果,建議每天換吃不同種類的蔬果,而五穀雜糧、豆類、蘑菇、海鮮都含有大量硒,多吃可減少身體負擔。吃肉時先去皮、減少使用醬料、避免高鹽食物、減少攝取含糖飲料及甜食等。

  • 每天吸收足夠熱量、固定進食
  • 保持「每天攝取一定熱量」,供應身體所需,一旦缺乏熱量,身體便會錯誤地分解肌肉,填補熱量所需,容易造成胰島素阻抗,損害胰臟;而固定時間進食,能穩定分泌消化液,保持體內分泌平衡,維持穩定血糖值及平和心情。

  • 多吃「抗氧化」新鮮蔬果
  • 含維他命A、維他命C、維他命E及微量元素硒的蔬果,都具有良好抗氧化效果。建議每天要換吃不同種類的蔬果,最好是五顏六色。而五穀雜糧、豆類、蘑菇、海鮮都含有大量硒,多吃可減少身體負擔。

  • 戒煙、避免吸入二手煙
  • 吸煙增加患胰臟癌的風險,人體吸入尼古丁後,會經由血液循環至全身,尼古丁亦會妨礙胰臟等消化器官分泌消化酵素,造成消化不良並引起發炎,容易造成胰臟癌、十二指腸潰瘍。吸二手煙、三手煙亦會有同樣害處,故大家要避免吸入。

    胰臟癌 FAQ

    Q: 胰臟在哪裡?

    胰臟位於腹部深處(腹部)。部分胰腺夾在胃和脊柱之間。另一部分位於十二指腸(小腸的第一部分)的彎曲處。由於位置較深,大多數胰臟腫瘤在腹部按壓時感覺不到。這導致檢測較晚,因為胰腺臟癌的症狀通常在腫瘤開始干擾胰臟或其他附近器官(如胃、十二指腸、肝臟或膽囊)的功能時才會出現。

    Q: 胰臟癌如果及早發現有可能治愈?

    儘管總體預後較差,而且該疾病大多無法治愈,但如果及早發現,胰臟癌有可能治愈。 在接受早期診斷的患者中,多達 10% 的患者在治療後無病。 (quoted from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Q: 胰臟的功能是什麼?

    胰臟在消化系統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有內分泌功能,例如調節血糖。消化系統的正常是這樣工作的:食物通過食道從口腔輸送到胃部。 在胃裡,胃酸分解食物。 部分消化的食物直接流入小腸的第一部分(十二指腸)。 來自肝臟的膽汁和來自胰臟的消化酶在十二指腸中進入消化系統。十二指腸通向小腸的其他部分,進一步消化食物,從那裡到大腸(也稱為大腸或結腸),最後完全消化的物質(我們的便便!)從小腸中排出。 身體通過肛門。


    您提供的個人信息將予以保密,並僅用於預約的目的。
    仁生腫瘤及癌症中心 Facebook 仁生腫瘤及癌症中心 Whatsapp 仁生腫瘤及癌症中心 Twitter 仁生腫瘤及癌症中心 Email
    仁生腫瘤及癌症中心 Facebook 仁生腫瘤及癌症中心 Whatsapp 仁生腫瘤及癌症中心 Twitter 仁生腫瘤及癌症中心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