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居,伊朗式玄機

躲在廚房裏,是因為她不能對着可蘭經宣誓,以指控對方令自己早產;可是丈夫卻走進來,大呼小叫!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伊朗式分居》來到結尾,是被指控謀殺的男主角,終於接受妻子建議,來到剛小產的女看護家中,提出賠償,以求撤銷指控。畢竟男主角自問無心向她推撞,卻只因她把患有腦退化的父親雙手捆綁,輕率外出,甚至還懷疑她偷竊財物,才一怒之下,罔顧她的身孕,重手而還。其妻雖然早已想及離婚,卻眼見丈夫處於窘勢,而小產婦人的丈夫又出言恐嚇,惟盼賠償了事。然風回路轉的,是小產婦人的片末猶豫,承認小產不為推撞,只是交通意外!

這個結局才是電影中文譯名 — 《伊朗式分居》的玄機,因為所強調的「伊朗式」,正在於小產婦人在廚房的靦腆,想到如要向真主作虛假宣誓,便必有罪孽,降臨在其幼女身上。

今昔面貌與對話
這正是《伊朗式分居》教人可喜之處,因為電影雖為中產家庭故事,以見今天伊朗電影,已非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或賈法潘納希的作品,而擺脫不了貧瘠想像,大多描寫小孩流落街巷或荒野;相反,《伊朗式分居》是現代都市的剪影,亦同時暗示主角為知識分子 — 主角家中就有一列書櫃,以示家人學識非淺,而女主角要離婚,亦因想及女兒在外地接受教育,總比在伊朗更好,而向丈夫提出離國。不過丈夫拒絕離開,才造成婚姻角力。

貌似煽情劇公式,卻見小產婦人的虔誠信仰,以面對真主及傳統道德,除卻不忍堅持謊言,甚至連照顧腦退化長者的失禁,也因牽涉兩性接觸及神祇想像,而要向人請示是否褻瀆神靈。由此去想,主角兩夫婦的婚姻以至理性討論,相對於小產婦人為求替丈夫償債的忠誠與信仰衝突,就很有伊朗今昔的面貌,從而可見兩個家庭雖云各有難題,卻因它們近乎反映了新世代與舊傳統的對話,令電影豐富起來。

《伊朗式分居》揚威各地,或正在於它不但可見伊朗電影的創新,更可見在創新以外,其實沒有脫離對傳統與信仰的反思:電影說及信仰真主,其實還不是要回歸現世人生,以見家庭衝突與信仰難題,都離不開對新生代未來的重視 — 就像戲中的兩個母親,無論要出國的、說實話的,為的都是幼小女兒,以寄望她們健康長成。

作者: 
刊物: 
Year: 
Month: 
Day: 
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