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食入門,從營養到價格,新手必知的5件事|樂活島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蔬食入門,從營養到價格,新手必知的5件事|樂活島

愈來愈多人擁抱蔬食,不論是為了健康、減碳,或愛護動物,在開始之前,這5件事你一定要知道。

蔬食指的是以植物為主的飲食。全球四分之一溫室氣體排放來自食物,而其中逾一半來自動物性食品,蔬食被認為是對地球較友善的飲食方式之一,包含一般熟悉的蛋奶素或純素(vegan)等。

但對長期愛吃肉的人來說,不知該從何開始。新手入門,不妨先掌握以下5點,讓你從肉食轉換到蔬食更順利、有彈性,減少心理負擔。

1. 如何開始?

要循序漸進或快速地全面轉換為蔬食,其實沒有標準答案,端看每個人的生活型態。一般較建議的是循序漸進,可參考的方式包括:

  • 短期嘗試:

可先從一週選定一天執行起,例如全球推行的「週一無肉日」。再進階嘗試三日蔬食、七日蔬食,等身體與胃口都適應後,逐漸增加蔬食天數。

  • 彈性素食:

比起全面吃素,彈性素食(Flexitarian Diet)是較折衷的方式,飲食仍以蔬食為主,但沒有完全放棄吃肉,可依照方便性、自身需求而偶爾吃肉,例如每週一次的烤肉聚會。其實「偶爾」的頻率並沒有嚴格規範,但彈性素食還掌握以下原則:多食用全穀類、儘量不吃加工食品、減少添加糖(Added Sugar)的攝取。

蔬食_彈性素食_新手(從肉食轉為蔬食最好循序漸進而有彈性。圖片來源:unsplash)

因此彈性素食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2020年度最佳飲食中名列第二,僅次於地中海飲食,對想嘗試蔬食的人來說是相對無壓又健康的選擇。

延伸閱讀:疫情推升需求,法國純素餐廳首次摘星,無肉世界要來了?

2. 如何攝取足夠的營養素?

一般認為蔬食較容易導致蛋白質攝取不足,但若能攝取較高比例的豆類(富含植物性蛋白質),則不用太擔心。相反地,維生素B12只存在於動物性食物,可能必須自行服用營養補充品,缺乏維生素B12容易感到虛弱、疲憊,懷孕或哺乳中的蔬食女性(尤其純素)更建議補充維生素B12,以免影響嬰幼兒健康。

蔬食中,其他優秀的礦物質與維生素來源包括:

  • 堅果:堅果是很好的鐵、纖維、鎂、鋅、硒,以及維生素E來源,建議適量攝取未漂白、未調味的堅果,營養較豐富,熱量也較低。
  • 種子:尤其是奇亞籽、亞麻籽,富含蛋白質與omega-3脂肪酸。
  • 發酵食物:味噌、納豆、泡菜、康普茶等富含益生菌、維生素K2,亦可促進礦物質吸收,可適量攝取。
  • 全穀類:富含纖維、鐵、維生素B,其中藜麥、莧籽(Amaranth)等更富含蛋白質。

特別要注意的是,汽水、糖果也算蔬食,但攝取過多一樣不健康,真正對人體有益的蔬食應經過妥善規劃,減少加工食品的攝取,且少油、少鹽,營養均衡,而不是單純不吃肉就好。

蔬食_彈性素食_新手(對蔬食者來說,堅果是很好的鐵、纖維、鎂、鋅、硒,以及維生素E來源,但需適量以免熱量太高。圖片來源:unsplash)

3. 蔬食很貴嗎?

身在台灣相對幸福,台灣素食人口比例一直位於全球前三名內,台北更在2017年被《CNN》評選為全球十大「純素友善(vegan-friendly)」的城市之一,在台灣不難找到好吃又價格實惠的蔬食。

特別要注意的是,有些蔬食餐廳為了增加口感而調味過重或過油,反而徒增身體負擔。你也不見得需要選購標榜「純素」或「素食」的加工食品,購買原型的蔬果、全穀類、豆類、堅果等自行烹調,是相對實惠又健康的方式。

延伸閱讀:編輯部報告》讓愛吃肉的幫你探路!開箱台北超人氣打卡蔬食餐廳

4. 如何面對反對聲音?

朋友、另一半、父母可能有反對聲音,彼此尊重是最高原則,你可以倡導蔬食的好處,但不要對他人說教。

如果已打定主意吃蔬食,最好儘量「自己來」,不要仰賴旁人幫你準備。例如在家裡,可針對同一項食材做不同料理,像是青菜買回來一半炒肉絲,另一半做沙拉;到朋友家聚會,你可以自己帶一道蔬食料理,既不麻煩主人,又能讓其他人也嚐嚐蔬食的美味。

另一個折衷辦法是,把「彈性素食」的原則運用在此,自己獨處或在家烹調時不吃肉,外出或與朋友聚會則多少吃一點肉,不麻煩別人也不影響氣氛。不過台灣多數餐廳都有素食選項,其實不用太過擔心。

蔬食_彈性素食_新手(包括酪梨、杏鮑菇都被認為有肉的口感。圖片來源:unsplash)

5. 真的很想吃肉怎麼辦?

如前所述,採用蔬食應循序漸進,真的很想吃肉,可適度滿足口腹之慾。或尋求口感類似的替代品,例如已有不少餐廳引進植物做的「未來肉」,做成漢堡排不輸真的牛肉。

此外,也有人認為杏鮑菇、金針菇等經調味後可做出仿肉的口感;酪梨入口即化、奶油般滑嫩的口感,也被認為媲美生魚片,或許是嘴饞時不錯的選擇。

樂活島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