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美國總統大選|國際|聯合財經網

即時開票區


聯合新聞網製作

希拉蕊.柯林頓

選舉人票

唐納.川普

選舉人票
當選門檻 270
  • AK3

  • NONE0

  • NONE0

  • NONE0

  • NONE0

  • NONE0

  • NONE0

  • NONE0

  • NONE0

  • NONE0

  • NONE0

  • ME4

  • NONE0

  • NONE0

  • NONE0

  • NONE0

  • NONE0

  • NONE0

  • NONE0

  • NONE0

  • NONE0

  • NONE0

  • VT3

  • NH4

  • NONE0

  • WA12

  • ID4

  • MT3

  • ND3

  • MN10

  • IL20

  • WI10

  • MI16

  • NY29

  • RI4

  • MA11

  • NONE0

  • OR7

  • NV6

  • WY3

  • SD3

  • IA6

  • IN11

  • OH18

  • PA20

  • NJ14

  • CT7

  • NONE0

  • NONE0

  • CA55

  • UT6

  • CO9

  • NE5

  • MO10

  • KY8

  • WV5

  • VA13

  • MD10

  • DE3

  • NONE0

  • NONE0

  • NONE0

  • AZ11

  • NM5

  • KS6

  • AR6

  • TN11

  • NC15

  • SC9

  • DC3

  • NONE0

  • NONE0

  • NONE0

  • NONE0

  • NONE0

  • NONE0

  • OK7

  • LA8

  • MS6

  • AL9

  • GA16

  • NONE0

  • NONE0

  • NONE0

  • HI4

  • NONE0

  • NONE0

  • NONE0

  • TX38

  • NONE0

  • NONE0

  • NONE0

  • NONE0

  • FL29

  • NONE0

  • NONE0

希拉蕊.柯林頓
唐納.川普
搖擺州
柯林頓(民主黨) 川普(共和黨) 其他
州名 選舉人票數 候選人 得票數 得票率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一般州
柯林頓(民主黨) 川普(共和黨) 其他
州名 選舉人票數 候選人 得票數 得票率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柯林頓
川普

候選人背景


聯合新聞網製作

柯林頓 Hillary Clinton
川普 Donald Trump
黨籍
民主黨
共和黨
副總統搭檔
維吉尼亞州聯邦參議員凱恩(Tim Kaine)
印地安納州州長彭斯(Mike Pence)
競選口號
「團結力量大」Stronger together
「讓美國再度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出生日/地
1947年10月26日,69歲,芝加哥
1946年6月15日,70歲,紐約市皇后區
配偶
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美國第42任總統
現為第3任老婆梅蘭妮亞(Melania Trump),原為名模
學歷
耶魯大學法律(博士)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學士)
資產
柯林頓夫妻資產約1000至5000萬美元(不包含房產、家具),近日公佈2015年收入達1060萬美元。
號稱個人資產高達百億美元,2015年富士比資料為45億美元
經歷
  • 2009-2013 第67任美國國務卿
  • 2008與歐巴馬角逐總統
  • 2001-2009紐約州聯邦參議員
  • 1974年水門事件調查委員之一
  • 兩次名列美國百名最有影響力律師
  • 川普集團董事長及總裁、川普娛樂公司創辦人
  • 2004年因電視節目《誰是接班人》知名度大增
  • 1999年曾代表改革黨競選總統,後因內部鬥爭而退選
爭議
任國務卿期間的班加西攻擊事件,以及使用個人電子郵件帳戶處理公務涉洩密的「電郵門事件」。
發言具有高度爭議,不只歧視女性、少數族群、穆斯林、外來移民,更以辛辣言論直接挑戰所有的政治人物。

註: 班加西事件(Benghazi Attack),係指2012年9月11日美國駐利比亞領事館遭伊斯蘭恐怖主義激進武裝份子襲擊,造成美國駐利比亞大使約翰·史蒂夫(John Stevens)及美國外交事務情報管理主任尚恩·史密斯(Sean Smith)等4人身亡。當時任國務卿的希拉蕊‧柯林頓飽受共和黨方面的抨擊,柯林頓更在調查中被發現使用私人電腦伺服器處理國務院公務涉及洩密,也使得電郵門事件以及班加西攻擊事件,被視為民主黨準總統提名人柯林頓競選總統之路的兩大障礙。

聯合新聞網製作

政見比較


聯合新聞網製作

類別
柯林頓 Hillary Clinton
川普 Donald Trump
全球暖化
  • 贊成美國留在巴黎氣候公約
  • 主張禁止海上鑽油,並誓言消滅煤業
  • 主張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公約
  • 停止支付聯合國有關降低全球暖化計畫的費用、擴大開採外海油氣
移民
  • 以學習英語與付罰金等方式給非法移民合法化途徑;結束移民非法居留3年與10年的禁令
  • 擴大可負擔的健康保險
  • 主張在美墨國界築牆阻絕非法移民,並強制拘留非法移民直到遣返
  • 反對發給外國人工作簽證
  • 驅逐美國境內1100萬非法移民
  • 限制穆斯林移民,必要時禁止外國穆斯林入境
槍械管制
主張頒布限制攻擊性武器的禁令,要求對購槍者進行全面背景調查,禁止販售槍械給家暴者、暴力犯罪者以及精神異常者。
捍衛合法擁槍權,反對加強槍械管制和買槍背景調查,反對禁止殺傷力強大的突擊步槍。
自由貿易
自由貿易協定應以增加美國的就業與財富為前提,誓言反對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因TPP未達保護美國勞工、提高薪資及提升國安的高標準。
批評一切自由貿易協定,反對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因為這些協定導致美國工作外移,揚言要對海外生產製造的企業課以重稅。
國內經濟
主張消弭貧富差距,包括對富人加稅、提高基本工資、職場婦女可有薪育嬰假等。
祭出降低企業所得稅率與個人所得稅、以及簡化稅法,並主張增加國內工作機會,讓美國企業遷回國內。
對中政策
美國面對中國要強硬,並讓這崛起中的亞洲大國在貿易、網路空間和領土爭端上遵守國際規則,同時兩國亦需合作。
  • 指控中國刻意壓低匯率,使其出口在人為操縱下相當低廉,提議對中國進口商品課徵高達45%的關稅
  • 誓言讓企業重返美國,並主張蘋果生產線也要移回美國

選舉人制度


聯合新聞網製作

美國總統大選非像一般民主國家以「直選方式」產出總統,而是用「選舉人制度」的間接選舉方式。

美國憲法規定,依據各州議會所訂方式選出多位「選舉人」(Elector)後,並由他們組成「選舉人團」,依照「註冊選民」們的投票結果選出總統當選人。

被形容成「強勢」選制的選舉人制度,選舉規則為總統參選人若在一州獲得最高票數,即可取得該州全部的「選舉人票數」,也就是「贏者全拿」(the winner-take-all)。而全美選舉人票數有538張,只要一總統參選人拿超過270張選舉人票,即當選。

但內布拉斯州與緬因州則非以「贏者全拿」方式計票,而是採「區域計票制」(District system),總統候選人於各個國會眾議員選區的得票來分配選舉人票數,票數多的人可以贏得該區的選舉人票,全州獲得多數選票的人可以再拿下兩張參議員選舉人票。(下圖以加利福尼亞州為例)

  • Step 1.

    加州選民親自投票選出加州候選人政黨

  • Step 2.

    票數高的政黨贏得加州的勝利

  • Step 3.

    加州共有55位選舉人,等於拿下55票,全美共有538張選舉人票

  • Step 4.

    把各州票數加起來,有一方超過270票的就能贏得總統大選勝利

*以加利福尼亞州為例子。E.V.(Electoral Votes) 選舉人票數

大選關鍵字


聯合新聞網製作

  • 兩黨制

    指政黨體系由兩大政黨組成,兩黨具相近實力可勝選組成政府 ,美國選舉政治始終由兩大政黨壟斷國家選舉的歷史,反映了美國政治體制的結構與特色。

  • 候選人資格

    想參選美國總統、副總統者須為美國出生公民、年滿35歲以上、在美國至少居住14年,且副總統與總統不能來自同州。

  • 初選

    初選是州级選舉,各州選民在初選中選出隸屬於某一政黨、在之後所舉行的大選中與另一政黨的候選人展開大選競爭。

  • 超級星期二

    通常在大選年的三月初,該星期二多數州會同時初選兩黨的候選人,因對選情影響巨大,各候選人特別注重該日表現,因此被稱為「超級星期二」。

  • 紅州與藍州

    紅州與藍州是指美國近年來選舉得票數分布的傾向。紅州較支持共和黨,藍州則較支持民主黨。

  • 選舉人制度

    美國大選採「間接選舉」,各州選舉人數與該州在國會參、眾議員人數相等共538人。538位選舉人會照各州投票結果,選出總統及副總統,超過270人的那方即獲勝。

  • 失格選舉人

    通常各州政府或所屬政黨會要求選舉人,在投票前宣示會將票投給於該州獲勝的候選人,多數的選舉人會照做,但極少數還是有例外。

  • 贏者全拿

    除了內部拉斯加與緬因州外,其他州票數最多的人可以拿下該州的勝利,即使只比對方少一票也是輸,即所謂的「贏者全拿」(the winner-take-all)。

近六屆美國總統


聯合新聞網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