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文学奖的影响力如何?

关注者
8
被浏览
18,843

2 个回答

香港文獎不算很多,但獎金就真是沒有很多。

青年文學獎(下稱「青文獎」)便是一例。

所以,從獎金方面看,青文獎的獎金真的不多,冠軍才1000港元。

獎金固然會影響參加人數和比賽影響力。

(若來個100萬美元的文獎,你看影響力會否大大增加?)

所以參加青文參賽者大多為文壇新秀,或學生。(下面會再多說一點點)

但,從歷史方面看,由於青文獎是歷史很悠久的香港文學獎項,由1972年成立至今……

(中間曾資金問題停辦多屆)

所以,青文獎憑著它多年歷史,其影響力還是不容小覷的。

參賽者方面

比賽接受海外投稿。近年也發現有很多海外,內地的得獎者。

可見參加者亦不止香港人了。

又,很多現在很有名的作家都曾獲得青文獎。

例如:

胡燕青(詩人,浸大老師、著有多本詩集、散文集)、

張小嫻(言情小說並散文作家)、

鍾曉陽(作家,19歲便寫成《停車暫借問》)……

很多香港人都會以青文獎作為一個「試點」,

因為青文獎接受11~40歲的「青年」投稿,也就是,小學生也能投!

11~18歲基本上都是小學和中學生,分為初級組。

19~40歲為大專生和在職人士,分為高級組。

還有一個大亂鬥的組別--公開組。接受11~40歲人士參與。

我會告訴你,我身旁喜愛看書的人幾乎都參加過青文獎嗎!!!(掩面)(匿)

而且比賽的文類也不少,引用一下去年的文類:

  • 散文:不多於6000字;
  • 小說:高級組不多於20000字,初級組不多於15000字;
  • 新詩:不多於100行;
  • 小小說:不多於2000字;
  • 戲劇:不多於25000字;
  • 兒童文學:不多於3000字;
  • 翻譯文學:不設字數限制;設翻譯文本
  • 注意:標點符號包括在內。

+------------------------------------------------------------------------------------------------------------------------+


另,幹事由各間院校的大學生組成。以往多見是港大中大的,近年其他院校的也不少。

最後,引述官網一段話:

在三十多年的歲月裏,文獎除了舉辦徵文比賽及出版文集外,還舉辦了文學講座、電影/步行籌款、文學營、文社及文學創作研習室等,為香港青年提供了不少文化藝術活動。文獎的資金及人力並非經常足夠,第四、十一、十五、十七、廿一及廿八屆之徵文比賽皆因此停辦。全賴各界(包括一眾參賽者、作家、贊助商和歷屆幹事)幫助與支持,文獎才得以將傳統延續,並發展成一個具規模的文學組織。

可見青文獎不僅是一個獎項,它還有舉辦很多推動香港文學的活動的。

在香港,是個挺受歡迎的文學比賽。

我去年开始追的一个作家,周婉京,就拿过这个奖。好像除了香港人,海外华人也能申请,颁奖礼在古色古香的香港第一学府香港大学举办,含金量还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