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真的很烧钱吗?

网上都说烘焙烧钱,有大神算过具体的支出(包括模具、原材料、水电煤、赠送别人…)和收入(自己吃掉,省下在店里购买的钱…)吗?
关注者
7,037
被浏览
2,895,325

615 个回答

烘焙烧不烧钱,看你的玩法了。我是属于不烧钱还省钱的玩法。我买烤箱的初衷是省钱和健康,不是为了提升朋友圈逼格的。


工具篇

烤箱是忠臣30V,亚马逊秒杀478入手,淘宝卖599元。我就是那种购物冷静到老板娘跑了老板挥泪大甩卖也要没有同情心地货比三家的人。后来某天镇店之宝458元,我竟然不是最低价入手的,好失落。

蛋糕模具饼干模具分蛋器脱模刀刮板硅胶刷硅胶刮刀都是在亚马逊买的。后来去麦德龙一看,全买贵了,摔!再也不在亚马逊上买模具了。

因为家人喜欢吃肉丸,就没买打蛋器,直接买了个国产厨师机,再也不用一家人轮流上阵拿筷子搅肉馅了。做馒头包子面包也不用和面了,还省了个面包机的钱。当时还没买电子秤,这款正好还赠个电子秤,又省了一笔。买东西一定要搞清自己的需求啊,有钱人就不用考虑这点了,开心就好。

后来,买了一套乐扣的耐热玻璃保鲜盒,蛋糕模具就扔一边落灰去了。比起玻璃,蛋糕模太难洗太难伺候了。反正味道又没差,我又不发朋友圈,蛋糕丑就丑吧。

后来开始做面包,开始还没买土司盒,就把面包做成小餐包的样子。看了很久的土司盒老不打折,小餐包做起来也蛮累的,某天累了,干脆随便整整形,弄几个棍,就扔烤盘上,又省时又省力,而且真的没觉得口感有变差,反正我们家人都吃不出来。而且面团发满整个烤盘的丰收感太让人感动了(双倍小餐包的面团整成棍状一个烤盘就行,时间比一份加五分钟即可)。之前一直不愿做面包,就是觉得比饼干蛋糕麻烦太多,现在也觉得so easy!

长期算下来,硅胶垫比油纸要划算。我买了个大号的,烤盘烤网各剪一片,剩下的一大块还能揉面用。

原料篇




亚马逊
亚马逊烘焙原料自营的太少,多是第三方卖家。我只买了自营的。

雀巢淡奶油、三花全脂淡奶、桂格麦片、红枣,都是满99减30买的,虽然原价提高了,但满减下来还是很划算。

好时可可粉38入手,比淘宝都便宜。后来,28元入手。常买的东西,一直放购物车,每天看价格变化,只记住见过的最低价就好了。记忆力好就用脑子记;记忆力不好就用笔记。

还有一些凑单买的罗勒、酵母之类的。

麦德龙

我信不过淘宝上的原料,本来自己做就图个健康。单分装黄油来说,动物的和植物的,利润差,换我我也受不了这种诱惑去以次充好。原料,我只在淘宝上买过一次椰蓉,后来发现麦德龙也有,就没再买。

黄油:我在麦德龙抗了一块5KG安佳的回家,345元。

淡奶油:3盒厨之选(麦德龙自己的牌子)的1L装淡奶油,打折再加三件85折,大概一盒不到30元。

可可粉:3袋250克的意大利的可可工坊烘焙可可粉,一袋20元左右。之所以买三袋,是因为麦德龙3件会打95折9折85折不等,6件折扣9折85折不等。

牛奶:3盒或6盒FF或AKA的1L装进口牛奶,8元左右一盒。

麦德龙有很多没听过进口牌子,但对我这种崇洋媚外的人来说,感觉这种进口牌子比淘宝上的还是要靠谱。

耐糖酵母、无铝泡打粉都有大包装的,很划算。

其他超市

大润发:速溶咖啡粉,是在大润发买的麦斯威尔的,明明是很新的日期,却都放在临期商品架上,合下来七八毛一条。

沃尔玛:白砂糖搞活动1千克7块多,比网上都便宜,多囤些。

淀粉搞活动时囤一些,可以和普通面粉配成低筋面粉。

黄油奶酪淡奶油还是不要在这种超市买了,太贵了,去麦德龙买大包装的,特划算。

淘宝

再不相信淘宝的品质,也不得不承认它的万能啊,还是绕不过去的。

淘宝买了香草荚,去籽后泡在朗姆酒里,三个月,香草精OK。剩余的香草籽跟白砂糖混一块密封,香草糖就好了。

还有酸奶菌粉,同样的菌粉,亚马逊比淘宝贵好多。自制酸奶可以直接吃,可以做面包蛋糕。

省钱篇

比起其他蛋糕来,栆泥蛋糕深得我家各年龄层次男女老少的热爱。红枣满减时买太多,一次煮很多栆泥冻在冰箱里,想吃栆泥蛋糕分分钟就好。不用每次都现煮枣泥,太happy了。平时做馒头时,能顺手包两个栆泥小包子做早点。豆浆里放两勺就是红枣豆浆,牛奶里放两勺就是红枣牛奶。

比起各种饼干,我们家人还是最热爱桃酥,果然我们都是老年人口味啊!用普通面粉和玉米油就可以了。

没有蔓越莓干就用葡萄干代替。

糖粉自己用破壁机打,多打一会儿就细了。

低筋面粉可以用普通面粉和淀粉配,3:1或4:1都可以啦。

买普通面粉时注意下包装袋上的蛋白质含量。高筋面粉的蛋白质含量要13.5%,但11.5%以上就是高筋面粉了。有些品牌的普通面粉挺靠近这个数值了,也可以用来做面包,比高筋粉便宜很多。没记错的话,香雪特一粉是12.2%,沃尔玛的惠宜高筋面粉也不过12.5%。

做伍仁月饼缺瓜子仁,全家老少一起上阵剥瓜子也是蛮拼的。月饼做的不多,不值当去买瓜子仁,就剥了一小碗凑个五。

有些方子,黄油按比例换成玉米油也可以。家人有不爱吃奶味的,有时我就会换成玉米油,还省钱。

夏天做酸奶,牛奶和菌粉装进玻璃瓶,早上扔阳台,晚上收回来。什么烤箱啊酸奶机啊,都不用,太阳能,又环保又节能。牛奶用的是前面提到的麦德龙的进口牛奶,FF或AKA,促销加折扣,基本上1L8元左右。比买的酸奶划算多了,而且味道更棒!

做泡芙,自制卡仕达酱比奶油要省钱,热量是不是也要低一点?第一次做泡芙,还没来得及买裱花袋和泡芙用的花嘴,我就把保鲜袋剪个角,吸管剪下一小段,用胶带在吸管和保鲜袋外侧粘上,奶油是碰不到胶带的,用起来没问题。

用不完的淡奶油做冰淇淋,一个夏天都没买过一次冰淇淋。好像网上还有不用淡奶油的冰淇淋方子,那岂不是又省钱又低脂?不过我还没试,等明年夏天吧!

烤盘也可以替代披萨盘。

晚上跟老公看电视剧前,先切块黄油抓把小玉米洒上两勺糖,爆出一锅爆米花来,边吃边看。

巧克力酱在网上找到一个用栗子和可可粉的贫民做法,还能用来裱花。

网上还有各种自制PIZZA酱意面酱也不错。啊,原谅我一个贫民没事就上网找各种自制原料的行为吧!我现在都会腌酸豆角、腌白萝卜、做剁椒、晒萝卜干和自制腊肉了。刚在淘宝买了五斤鲜小米辣(附近超市没有卖的)准备做泡椒。我老公爱吃泡椒鸡爪。也有失手的时候,去年冬天做的辣白菜长毛了,今年我一定要再次挑战辣白菜!

瓜子花生芝麻不用炒锅炒到脖子酸了,烤就好啦!生瓜子(这种原料在淘宝买跟市场上买应该没什么差别吧?)淘宝上五六块钱一斤就挺大颗的了。芝麻花生烤了可以打芝麻酱花生酱。吃火锅不用买蘸料了,自己再配点韭花腐乳蒜泥,比买的好吃多啦!需要花生酱做饼干时,不用买20多块一瓶的四季宝了,花生米七八块钱一斤都是品质很好的了。

糖炒栗子的价格年年涨,生栗子最近才三五块钱一斤。买来用烤箱烤了吃,油啊蜂蜜啊都不刷,吃起来还不脏手,味道依旧好。

吃不完的水果,煮成果酱,成本低得吓人。做果酱蛋糕卷、果酱饼干、三明治、松饼就不用买果酱了。有钱就做车厘子、蓝莓果酱,没钱就做苹果、李子果酱。


烤箱带来的好处

有了烤箱,为了找方子,看了很多美食网站、书籍、节目,不只是烘焙,做菜的思路好像也一下子打开了。

会经常检查厨房有什么食材可用,就地取材,而不是想做什么要现买很多原料。再不像以前,常有整理厨房发现什么过期就扔掉的事件发生。每周一次超市采购原料时,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挑喜欢吃习惯吃的那几种蔬菜。现在去买菜,各种蔬菜都要往购物车里放,就算是以前不喜欢吃的蔬菜,回家总能找出好吃的做法。饮食比以前健康很多。

不只蔬菜,杂粮也是。杂粮的好处毋庸置疑,但是,口感真的难以下咽啊,不管是煮在稀饭里还是米饭里,家人都不爱吃,而且比例越大越难吃。混在豆浆米糊里用量也太小,而且天天喝也腻。后来,脑洞大开,把各种杂粮全部用破壁机打成面粉,混在面粉里,做成杂粮馒头。糙米燕麦黑米玉米黄豆小米小麦荞麦……能买到的杂粮,我全打粉混进去。我老公说吃不出来杂粮的感觉,不抵触吃杂粮了。一岁的女儿自己拿手抓着左一口右一口吃得特欢。北方人一日三餐馒头也没关系,家人的杂粮摄入量妥妥的,我好得意。厨师机的出镜率超高,钱,真的没白花啊。

蒸馒头前一晚泡一碗红豆芸豆各种豆,蒸馒头时把泡好的豆子加点水和白糖,和馒头一起放在蒸笼上。馒头好了,蜜红豆蜜芸豆的都好了。做面包时,加上一把蜜各种豆,比粘糊糊的豆沙好吃。


黑芝麻多得吃不完,加上白糖,用炒锅做个芝麻糖。思路打开一下,花生糖、核桃糖、杏仁糖……随意!

所剩不多的坚果葡萄干跟麦片混一块儿,加点油啊糖啊,烤一盘,格兰诺拉麦片就有了。跟八宝粥一个路子——清仓!

想方设法用烤箱还原下锅巴肉干之类的零食,家里零食不断,不会想着吃外面的零食,少吃了很多添加剂。买了烤箱后,我们家基本上没再买过零食,去超市时,零食区是不逛的,就赖在蔬菜调料肉类区不想走。

偶尔做个烤鱼烤鸡烤肉烤培根烤茄子烤鱿鱼什么的,做菜思路打开了,不只是烤箱菜,很多外面吃过的招牌菜,自己在家会想办法还原,味道还不错。还会在不太影响味道的前提下,考虑下健康和成本。久而久之,很少惦记外面的菜了,下馆子次数少多了。好像家里藏了一个大厨一般。

……

这么算一下,我前面花的钱,真是太值了,给后面省了太多钱了。

不过,我好像不是拿烘焙当兴趣培养,只不过是买了个烤箱这么个炊具罢了。


PS:如果不是我拍照技术太烂,朋友圈从不更新,说不定我也会在烘焙烧钱的路上越走越远。这是拍照渣的好处吗?O(∩_∩)O~

更:

最近又发明一种最简单的自制酸奶方法。买盒装带盖子的1L装牛奶,超高温无菌的,进口牛奶基本上都是这种。打开盖子,倒入菌粉,盖上盖子,摇匀,放暖气片上,一晚上,成了。

比起之前的洗瓶子煮瓶子,不知要轻松多少倍呢。

看到其他答案提到用酸奶代替淡奶油,我对比了下自己常用的两个面包方子,发现其中一个就是把部分淡奶油换成酸奶。那我以后又可以少买些淡奶油了,用自制酸奶,又低脂又健康又便宜又不用担心开封后怎样快点消耗掉,好开心O(∩_∩)O~

12.26

最近做蛋糕连玻璃保鲜盒也懒得用了,蛋糕糊直接倒在铺了油纸的烤盘上,烤盘比模具和保鲜盒大,同样的蛋糕糊能摊得更薄,烤的时间也差不多是原来的一半。八寸蛋糕要烤四五十分钟,用烤盘,十几分钟就能好了,又快又节能。理论上,所有的蛋糕都可以这么搞。冰箱里有煮好的栆泥,栆泥蛋糕二十分钟就能吃上,早饭要吃刚出炉的蛋糕都没压力。

6.21

现在到了可以用阳台做酸奶的季节了。其他步骤跟冬天一样,最后一步放在阳台就行了。夏天阳台的温度非常适合做酸奶,早上出门前放阳台,下午下班回来收进冰箱就行了。

再贡献一个超简单的方子。超市卖的那种玉米片,用来煮粥的那种,不是直接当零食的那种。180度,250克,12分钟(预热前就放进去就行)。烤出来脆脆的,拌酸奶吃,不要泡太久,放进去拌匀马上开吃,嘎嘣脆,纯粹的玉米香,个人感觉胜过格兰诺拉麦片拌酸奶,而且热量比格兰诺拉热量低多了。这本来是我在给我女儿做磨牙棒偷懒时想出来的招,没有比这更简单的磨牙棒了吧?而且还是粗粮哦,嘎嘣脆,玉米味。无油无糖,低热量,毕竟我的一岁半的小女神11公斤的体重也算进入微胖界了。

有2种牛X的真烧钱,有一种气死人的伪烧钱

真烧钱之一:成为工匠级大师(至少五星级酒店甜品师),必须烧;

真烧钱之二:有钱任性爱讲究,认定贵就是好,做个曲奇都得买一套进口裱花嘴,也必烧;

还有一种伪烧钱:觉得喜欢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开个大清单,找个高分方子就开做,做一次败一次,一次两次五次之后,就认定自己没天赋,轻轻松就放弃了,过期的过期,闲置的闲置,失败和放弃,没啥比这更烧钱了

说这是气死人的伪烧钱,因为这完全可以避免啊!看到很多高赞数的答案都在po方子,我就纳闷了,这年头好方子少吗?难找吗?可为啥还是很多人面包做的像石头,蛋糕做的像大饼?

方子确实重要,不过更重要也是被很多人忽略的是:说到底,烘焙也是一种学习烧不烧钱取决于学习路径、果效和信息甄选能力的差别,就像同一个班的学生,用的同一套教材,同一个老师教,作业都写一样的,但成绩还是有好有差。

接触烘焙是10年前,前9年基本上是三年打一次鱼,两年晒一次网,一直徘徊在幼儿园段位,直到16年生了娃才算上道,现在不敢说高手,但面包饼干、蛋糕塔派、披萨肉脯......常见的都会做,偶尔自创个方子。工具最贵的就是一个30多升的ACA机械烤箱,烤盘模具加起来一共7个(有一个烤箱自带的,材料也多是大众的,可以说是省钱烘焙党,高效学习的那种。

想了2个晚上,总结了下快速进阶这段的学习心得,省钱方法,有多省呢?这么说吧,一周少吃一次肯德基,一年下来,应该至少能做好下面这些类

1、我掉过最大的那个坑:199元的烤箱

10年前买了第一个烤箱,也是烘焙史上掉过最大的坑,199元,买了吃亏,买了失败,买了好多糊味。和很多想玩烘焙的同学一样,买的第一个大件就是烤箱,可当年穷啊,刚毕业,而且是租的房子,买烤箱就是给自己买第一个大件啊!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应该是国庆,我和男票(现在的老公)一起去国美,男票说买个大点的,我不舍得,最后199元买了个10升的ACA,回家我就傻眼了,妹的,竟然只能调上下管,不能调具体温度,就这样,我也活生生烤了1次蛋糕,几十次饼干和面包,从一开始烤啥糊啥,到最后一刻不离的在那看着,中间无数次拿出来放进去,倒也能凑合。
不过,等到真正想做好的时候,我还是一咬牙一跺脚把它送回了老家,给老妈烤地瓜。

So,烘焙成功第一弹:烤箱篇。烤箱是烘焙最该花钱的地方,不要太省,也不用太贵,更新淘汰太快,买个200-500元之间的家用足够了。基础版可以买个200+的,30升左右,能调具体温度,至少温度能精确到5度;豪华版可以买个400+,38升以上,电子控温的。
在国外用过嵌入式烤箱,一个字爽,所以有条件装修时可以搞一个,烤箱这东西吧,可以说越大越好,越大温度越稳定,空气流通越好,烤的越均匀,不过很多人觉得一次烤不了太多,太费电,所以不要也没毛病。
品牌推荐ACA,虽说被它坑过,但不怪人家,10年前那个小的,现在在我妈家冬天天天烤地瓜,火力嗷嗷的,特别抗造。我现在自用的也是ACA,中间用过一个长帝的,温控经常失调,而且用了不到2年就坏了,那两年一共也没用过几十次。

2、循序渐进,珍爱第一次远离戚风

新手的处女作太重要了,多少烤箱都是因为第一次失败,从此就被打入冷宫,幸运的也只能烤烤鸡翅了。
很多新手的第一次都想,xx要过生日了,做个蛋糕吧。10年前我也这么天真过,结果用那个199的烤箱,加3根筷子,和一个男票,所幸我选的是镜面慕斯蛋糕,最终倒是拼了一个出来,可过程真叫人吐血,活生生折腾了一宿。
眼瞅着买的材料就要过期了,钱不能白花啊,怎么都得把这些消耗了。于是开始各种搜,10年前,烘焙远没现在这么火,能找到的信息很有限,几乎人人都是学君之,我当时做那个蛋糕也是用的君之的方子,君之的方子不差,就是偏甜,可为啥我的戚风底做的这么揪心啊。百度了一下,发现输入戚风,热门搜索基本都是失败的相关信息,再把君之的所有博文都看了一遍,我发现他的饼干方子最多,再百度搜索了一下这类饼干,失败的相关信息并不多。瞬间明白了,是零基础的我学习顺序搞错了,新手入门选择蛋糕,尤其是戚风蛋糕,挑战太大了,更应该选蔓越莓饼干、玛格丽特饼干、葡萄奶酥这类酥性饼干。

吐血得出的第二个心得就是:零基础学烘焙一定要循序渐进,先放下自己的喜好,由简入难,一方面可以减少失败,一方面也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和累积烘焙基础知识。

我后来快速进阶期,又参考了下厨房“做过最多”的方子排序,还有一些大V的方子时间排序(他们选择方子可能会追热点,但更多的还会考虑成功率,尤其是早年的方子),最后选定学习的顺序是饼干——蛋糕——面包,主要是结合工具、材料、手法三个核心因素考虑的,饼干对三者的要求应该是最低的,尤其是第一次烘焙,真心推荐做饼干,但不要做曲奇。饼干的进阶顺序是酥性饼干——模具造型饼干——苏打饼干——曲奇饼干。
蛋糕和面包其实没有太严格的排序,可以从基础蛋糕(玛芬蛋糕、慕斯蛋糕、戚风蛋糕、蛋糕卷、海绵蛋糕)和花式面包开始,cupcake只要方子靠谱,其实难度跟饼干差不多,甚至比饼干还简单,慕斯蛋糕就是材料复杂,手法也不难,戚风、蛋糕卷和海绵蛋糕的难点在于打蛋和翻拌,面包的难点在于揉面和发酵,这两者要花些心思,做好之后可以进阶到裱花和吐司。
零基础烘焙首选的十个方子:蔓越莓饼干、玛格丽特饼干、葡萄奶酥、花生酥、卡通造型饼干、燕麦饼干、巧克力软曲奇、大理石曲奇、香蕉玛芬、芒果慕斯

3、不要迷信高分方子 透视别人的失败

看到上面的十个方子,很多同学肯定该说,就一个蔓越莓饼干就能搜到一堆方子,选哪个呢?不po方子是觉得授人鱼不如授人以鱼,好方子重要,但有能力找到好方子更重要。可以说没有100%准的方子,只有相对靠谱的方子。那怎么找到靠谱的方子呢?
第一,不要迷信高分方子。知乎的很多同学估计都爱用下厨房,我也是,大家注意过没,下厨房的评分体系是酱婶的:好极了、挺好、一般、我不是照着这个菜谱做的,除了最后一个是陈述事实,其他三个评价维度都是follower的个人感受,可参考性有限,如果是基于材料表准、颜值高、口感好等确切维度(可能pm同学觉得烘焙涵盖太广,这种维度无法覆盖全面),那高分的参考价值就大了,因为至少能有指向性的说明这个方子好在哪,哪里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比起高分,我通常更愿意看做过最多的方子,一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么多人跟做,说明方子确实有好的地方;二实践出真知,越多人越做,就等于越多人检验过这个方子,如果大家都成功,说明方子靠谱,如果很多失败,那就好好研究大家为什么失败,自己做的时候成功率自然高了。这就跟淘宝一样,我很少选信用最高,一般都是先选销量优选,然后价格从低到高,估算下这个东西的行价范围,然后选定3-5家销量多、评价多、价格适中的,再看中差评、追评和问大家,以及宝贝描述打分(如今的淘宝,4.8分以下完全可以忽略),基本就能淘到性价比高的好货。

第二、尊重别人的方子

很多人失败不是因为没找到好方子,而是没好好看人家的方子,或者没好好按照人家原方说的去做。比如基础蛋糕卷,蛋糕卷的典型失败就是开裂和脱皮,我前3次做,每次都开裂,后来问了一个曾经在西点屋当过学徒的老同学,他看了我用的方子,说比例没问题啊,然后就让我把蛋清打发的图片发过去,一看原来是因为我蛋清打发过度了,人家方子里明明写着打到湿性发泡,提起打蛋器呈大三角,可我就是强迫症,担心打不到位蛋糕发不起来,就想着多打几下没事,可就因为这几下我就陷入开裂的死穴了。

说到这,就再补充下为啥说没有100%准确的方子,这点我还是从这个学徒老同学那悟到的,我当时问他跟师傅学到的最大秘诀是什么,他说根本没什么秘诀,天天要么干苦力,要么就是看着师傅做,师傅说的最多的就是看到这个状态就可以了
啥?状态?曾几何时,看方子的时候,我最讨厌状态俩字了,不靠谱就不靠谱,玩啥文字游戏,弄张图让我看状态,真当我有人工智能啊!
不过看了很多方子,尤其是视频方子后,我现在还真的服了状态两个字。一因为烘焙基本离不开面粉或其他粉类,所有的粉类吸水性都不同,即使是一个牌子,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好比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无论是饼干、蛋糕、面包也好,都是有一个基础比例、基本手法、大概温度,所以再好的方子,也都是这些普遍规律和个人实践的结合,你用的东西、你的手法、你的烤箱,不可能完全跟他的一模一样,所以会看状态非常重要,尤其是那些手法描述特别细致或者有视频的,比如戚风蛋糕的蛋清打发、面糊翻拌,面包怎么和面,怎么快速揉出膜,烤箱温度怎么调试……
这里说下我自己总结的一些必备知识点:
高筋中筋低筋面粉的区别和用途(看文字即可)
蛋清打发到湿性发泡和干性发泡的区别(看视频或真人)
蛋糕面糊翻拌(看视频)
怎么和面(看视频或问你妈)
怎么揉出膜(买面包机+看方子+自己练)
机械烤箱温度怎么校正(我的两个窍门:预热10分钟以上基本就准,烤箱加热管由红变黑基本表示准了,烤东西时刚刚出香味基本就表示烤好了)

第三、别紧着一只羊薅

一说烘焙,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下厨房,下厨房确实是美食社区中的佼佼者,高手在民间,社区确实是自学的宝地。除此之外,像美食节目、贝太厨房等有机构性质的也可以参考,因为他们对于内容的要求更高,准确性也更强,尤其是早年的内容;新浪博客也是一个不错的学烘焙渠道,早年沉淀了很多优质内容,就是搜索做的差;达人除了君之外(方子偏甜,我通常减半)、tinrry下午茶(微信)、烘焙师Vivi(微博)、良润烘焙(微信)都挺靠谱,也可以借鉴。

4、 工具清单怎么列 先做加法后做减法

女人的衣柜永远少一件衣服,烘焙人的厨房永远都不够大。一入烘焙深似海,基本上也是指着工具说的。其实,除了那些烘焙网红,家常烘焙的工具根本没那么复杂。所谓的新手必备清单,先看你准备做什么,如果只是饼干、面包、蛋糕,那像我这样做一类买一类,能用家里已有的代替就不买,根本不会闲置。如果比较讲究,也可以在知乎、下厨房、微博、百度等不同渠道,结合自己想做的东西找10个新手必备清单,合并同类项找出真正的必需品开出自己的单子,也花不了多少钱。比如你想做蛋糕,10个单子里都提到了电动打蛋器,那电动打蛋器就是必需品;只有一个单子里说要买塔塔粉,塔塔粉就不是必需品,可以不买。

我的烘焙工具:

ACA烤箱38升:499元
面包机:200-400元,主要是和面,别指着它做面包
东菱手持电动打蛋器:50-70元,我买的早,刚才看jd类似功能的才40元
手动打蛋器:5-10元
电子秤:至少能精确到1g,15-20元
面粉筛:10年前买的,10元以内
耐高温硅胶刮刀:30元左右,买有牌子的,展艺就行,安全点
硅胶揉面垫:20元左右,其他同上
模具:烤箱自带烤盘、28*28金盘(强推,好用又好看)、6寸活底戚风蛋糕模、8寸活底戚风蛋糕模、10寸披萨盘、450g波纹不沾带盖吐司模、6寸活动菊花派模、1个中号裱花嘴、1个大号裱花嘴
常用小件:烘焙油纸、一次性裱花袋、一次性手套
我只做曲奇和简约款奶油蛋糕,所以裱花嘴比较少,大家有需要可以参考下图买,但常用的其实就是4-6个,不建议买一套。

5、刻意练习 打造自己的代表作

东西既然花钱买了,技能既然花时间学了,那最保值的方法就是经常用了。不过烘焙涵盖的面太广了,如果什么都想尝试一遍,估计这辈子都做不完,也什么都做不好。所以基础类的都会做了以后,搞懂了门道,就可以结合自己的喜好和所长,打造自己的代表作了。
我现在就是,我做烘焙基本都是给宝宝、自己家人和朋友吃,加上自己爱吃又怕胖,所以我很少做奶油蛋糕。更愿意花时间和心思在饼干和面包上,做得多了,再补充一些基本常识,自己现在完全可以自创些低糖低油也好吃的面包、饼干,这种有思考有实践的刻意练习,不仅能让自己有持续学习的动力,而且还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家里来客人、送礼给朋友,都会给你带来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更厉害的,都能靠一个曲奇单品养家了。

先到这儿吧,如果对工具、方子、材料……细节问题有疑问,可以加vx加油贤妻留言,我可能看的不及时,因为要带娃,但看到了一定会回复。

觉得还算用心的,敬请点赞,3克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