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為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支援受疫情嚴重影響行業和中小微企業、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於4月25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對沒有跨省經營的城商行和存款準備金率高於5%的農商行,在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的基礎上,再額外多降0.25個百分點,人行預計將釋放5300億元流動性(人民幣,下同)。分析認為降準幅度較此前0.5個百分點為低,或為未來操作預留空間。

這是國務院常務會議周三提出「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後,人行時隔兩日宣布降準。人行表示,此次降準為全面降準,將共釋放長期資金約5300億元。降準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1%。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明言,此次降準所釋放的長期資金是為了應對經濟運行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和挑戰,充分體現了主動作為、應變克難的方針,體現了中國着力穩增長的決心,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政策導向,以及着力「穩就業」的政策取向。是次全面降準加大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每年將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約65億元。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相信,降準可穩定市場預期、增強市場需求,從而推動中國經濟較好發展。

降低資金成本約65億

對於人行是次選擇降準0.25個百分點而非以往的0.5個百分點,東北證券宏觀分析師張超越指出,因現時流動性已較合理充裕,0.5個百分點的降準幅度必要性並不高,而0.25個百分點的降準幅度,可在穩定市場預期,優化金融機構資金結構,促進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同時,為未來預留空間。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也認為,人行此次降準幅度低於預期或是為疫情之後留下降準空間。他分析,「疫情」因素是當前需求不振的主因,人行在當前時點降準,能夠降低部分房地產業的利率成本,但不能從根本上激發投資需求。他又相信,降準政策落地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料隨之走低,這有助於企業擺脫眼前的困境。

昨日人行在公開市場進行7天期600億元逆回購操作和1500億1年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但沒有如市場預期的調降政策性利率,兩者的中標利率均持平在2.10%及2.85%。中誠信國際研究團隊分析,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疊加部分地區疫情反覆,經濟修復進程仍存在不確定性因素;輸入性通脹令中下游中小企生產承壓;美聯儲升息進程加快預期或加大海外資金流出壓力,人行主動通過「降準」而非「降息」應對內外部壓力符合預期。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觀察到,目前中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已降至1.5%的歷史較低水平,再度降息或損害中低收入群體利益。而在美聯儲市場升息預期強烈、中美利差出現「倒掛」、國際局勢動盪等環境中,直接調降政策利率或加大資本流出和人民幣貶值壓力,並可能加重中國內外部平衡的壓力。江瀚指出,降準是一種進階的貨幣工具,不會直接引發通脹等負面作用,當時選擇降準「是一種非常適時、恰當的操作。」

年內料再降準1次

連平認為不排除年內還有1次降準操作。中誠信國際團隊從3月金融數據看,實體融資需求依然偏弱,企業貸款亦存「結構失衡」等問題,認為除「降準」外,人行仍需進一步疏通傳導機制,包括繼續加大「再貸款再貼現、創新直達機制」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力度,並通過穩定銀行負債成本、降低撥備率等,提高銀行放貸意願和範圍。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