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球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陈瑞球

香港东莞社团总会永远荣誉会长
陈瑞球,尊称“球伯”,广府人祖籍广东东莞,享有中国香港“纺织大王”之美誉,福布斯全球时尚界十大华人。凭着20部衣车起家,靠自己的双手打出一片天下,更使得纺织业成为香港当时的产业支柱之一,球伯传奇成就,正正是香港光荣的旧经济及香港现代创业精神的写照。
球伯作风低调,热心服务社会,表现卓著,尤其毕生致力推动本港纺织及制衣业发展,不遗余力。球伯是纺织及制衣业界翘楚,在业界备受尊崇。所创办的长江制衣集团旗下连锁店偏布世界各地。球伯更致力参与慈善工作,大力支持及推动本港及内地的教育事业建树良多。曾获香港政府委为“太平绅士”和颁授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英女王颁授英帝国官佐勋章。 [1]
2012年,获世界莞商大会“杰出莞商”;2013年,荣获“杰出工业家奖”,致力推动纺织制衣行业的整体发展,早于上世纪60年代联同行业代表向政府争取公平分配配额方法,为成衣出口平稳增长奠定基石,其奋斗历程体现了香港工业家热诚投入工作、干练务实及关心社会的企业家精神。
现任长江制衣集团YGM贸易有限公司荣誉主席、香港纺织业联会终生荣誉主席、香港制衣业总商会终生荣誉主席、 [2]香港广东社团总会首席荣誉会长、香港东莞社团总会永远荣誉会长等职。
中文名
陈瑞球
外文名
Chan Sui Kau
别    名
球伯
出生日期
1926年10月22日 [3]
主要成就
大紫荆勋章 [1]
出生地
广州
祖    籍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桥头村 [3]

简介

播报
编辑
陈瑞球博士
陈瑞球博士,GBM [4]GBSOBE,DBA,DSS,JP广府东莞人,东莞“莞邑之光”,香港制衣业巨子、纺织制衣业元老级人物,有香港“纺织大王”美誉,现为长江制衣集团主席、YGM贸易有限公司主席、香港制衣业终生名誉主席、香港广东社团总会首席荣誉赞助人、首席荣誉会长和永远荣誉会长、香港纺织业联会终生荣誉主席兼永远名誉会长、香港制衣业总商会终生荣誉主席兼永远名誉会长 [2]、香港侨界社团联会永远荣誉会长、香港中华文化总会名誉会长兼名誉顾问、香港长江制衣访华团主席、陈氏家族慈善基金主席、陈荫川慈善捐款纪念基金主席、香港浸会大学基金永远荣誉主席、香港东莞同乡总会永远名誉会长兼首席荣誉总监、首席荣誉顾问、香港厚街同乡会名誉会长、城贤汇荣誉会员、香港青年交流促进联会荣誉顾问、濠江中学永远荣誉董事长、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名誉顾问、北京海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东莞市海外联谊会荣誉顾问、东莞理工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名誉会长、东莞市慈善会香港区名誉理事长、东莞市医疗救济基金会会长、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名誉会长、广州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番禺区海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番禺区慈善会永远荣誉会长、香港桑麻基金会高级顾问、香港理工大学顾问委员会名誉顾问、香港理大顾问委员会创会成员、香港羊毛化纤针织业厂商会荣誉主席兼名誉会长、世界东安恳亲大会赞助会长、香港政府劳资仲裁小组成员、香港港事顾问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顾问、第八及第九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世界广东同乡联谊大会主席团主席、香港制衣业训练局主席、香港贸易发展局成衣业咨询委员会主席、香港政府纺织制衣业咨询委员会主席、香港广州社团总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江苏社团总会荣誉会长、香港东莞社团总会永远荣誉会长。
陈瑞球博士是香港著名工业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八、第九届委员,并为东莞市广州市顺德市佛山市江苏省无锡市荣誉市民,为香港无锡商会赞助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

贡献

播报
编辑
陈瑞球博士一贯热心公益事业,与番禺有深深情结,在番禺艰苦创业,创造社会财富,慷慨回报社会,与番禺结下不解之缘。与霍英东等合资建番禺大桥;1991年先后慷慨捐赠给番禺区教育基金会和颐老助残基金会100万元人民币;1993年向番禺理工学院捐赠223万元人民币以扶掖教育事业发展;2000年捐赠200万元人民币给番禺人民医院和疗养院购置康复器械;2007~2008年,捐赠给番禺区慈善会共700万元人民币作抗震救灾款项;2007年捐赠420万元人民币建成了番禺陈氏健康中心。
在番禺的这些善举,仅是他行善的其中一部分。他多年来大力支持香港及国内的教育事业,慷慨捐赠巨款。2001年陈瑞球以陈氏家族名义捐款港币1500万元予香港理工大学(即“陈瑞槐楼”); [5]2004年捐款港币1000万元予香港浸会大学(即“陈瑞槐夫人胡尹桂女士持续教育大楼”); [5]2006年捐款港币1500万元予香港城市大学(即“陈瑞球堂”);2007年捐款港币1800万元予香港科技大学(即“陈瑞球林满珍伉俪楼”)等等。 [3]
1995年捐款港币800万元建顺德陈村陈惠南纪念中学;2001年捐款500万元予无锡第一中学;2001年及2003年合计捐款人民币1500万元予北京大学盖建国际关系大楼(即“陈瑞鸿楼”) [5];2005年捐款港币1500万元予上海交通大学盖建“陈瑞球楼 [6]。2009年捐款港币600万元予香港理工大学暨广州中山大学及广东体育医院在广州香港两地各成立“陈瑞球林满珍伉俪运动康复中心”,其它捐献尚有资助广东省眼角膜研究中心、广东省视觉眼科学研究所等单位拓展医疗科研;并为北京江苏上海等地的机构和项目捐赠了巨额款项,总额超5亿。
他为推动广州市乃至中国内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1993年3月,他被授予“番禺市荣誉市民”称号,2000年10月3日,被授予“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7]

荣誉

播报
编辑
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
1985年,与方润华王华生王仲铭王锦辉等旅港莞籍同胞在香港发起筹办东莞理工学院
球伯、方伯
1993年受到江泽民在中南海亲切接见;2001年获香港理工大学颁授荣誉工商管理学博士衔;2002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金紫荆星章”;2007年获香港城市大学颁授荣誉社会科学博士衔及香港大学颁授名誉大学院士衔;2008年获香港浸会大学颁授荣誉大学院士衔及香港科技大学颁授荣誉社会科学博士衔;2007年获“莞邑之光”荣誉证书;2008年获北京大学最高荣誉“杰出教育贡献奖”;2008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2011年获百善榜杰出儒商;2012年获“莞工突出贡献奖”;2012年,获世界莞商大会“杰出莞商”。陈博士多年来热心服务社会,表现卓著,尤其毕生致力推动本港纺织及制衣业发展,不遗余力。陈博士为纺织及制衣业界翘楚,在业界备受尊崇。他一直乐于与业界同仁分享其精辟意见。由于全球化的影响,业界面对愈来愈多的挑战,陈博士持续不断的贡献仍然备受业界重视。陈博士更致力参与慈善工作,大力支持及推动本港及内地的教育事业,建树良多。陈瑞球博士以乐善好施闻名海内外,是制衣界元老,在制衣行业,独领风骚,在香港各界享有崇高的威望,在业界极具号召力影响力。早年,在工业界流行著一句佳话:“有需要,找球伯(陈瑞球)”。可见球伯待人以诚,对有求者,无不竭尽所能,球伯对工业界、教育界及社会事务作出重大的贡献
陈瑞球博士的先父陈惠南,于抗战前由东莞来到顺德陈村镇落籍,发展纱布厂及整染纱绸厂等工业,曾任陈村商会会长。陈瑞球先生的少年时期在陈村度过,对陈村怀有深厚的感情,把陈村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1992年,陈瑞球先生回陈村旧地重游,为了缅怀先父,表达对陈村镇的深情厚意,1995年与当地政府共同出资3000万元建陈村陈惠南纪念中学,以培育更多的人才,把陈村建设得更好。陈惠南中学计划于1996年9月投入使用。陈瑞球博士积极支持顺德的教育事业,其福泽社会的精神,深受顺德人民的称颂。陈博士更大力支持教育项目,于1999年协助创办”海外杰青汇中华”计划,得到国家领导人的肯定,该活动每年赞助费需300万港元,自1999年至今,”球伯“每年都慷慨资助。该计划至今已踏入第十年,为无数来自海外著名大学的华裔大学生,提供到香港澳门内地交流,亲身体验中国最新发展的机会。
四叔、球伯
长江制衣厂创办于1949年,专门制造各类成衣,主要是男女西装西裤衬衣针织衣服,集中发展高档服装。其产品一向外销,海外市场以欧洲美国日本东南亚为主。长江制衣厂已将其制造单位伸展到世界各地,于纽约伦敦巴黎米兰亦设有分公司,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澳门斯里兰卡缅甸孟加拉祖国广东省设有分厂,厂房业务遍及全球雇佣员工达20000多名,集团旗下专门店超过1200多家,偏布世界各地,为香港最大服装集团之一。
1988年,陈瑞球负责组织筹办香港纺织业联会,获得纺织漂染、制衣、针织制成品等行业所有11个商会的赞同,于1989年12月正式成立。纺织、制衣业是香港最大的制造行业之一,纺织业联会成为全香港单一行业最大的团体。联会的成立,标志着香港纺织业各方地域性芥蒂的泯灭,摈弃行业间利益分歧,集同业三代人物于一堂,为香港纺织、制衣工业的团结、繁荣而努力。联会成立后,陈瑞球当选为第一届、第二届主席。 [2]
2000年10月3日由原"番禺市荣誉市民"被转授为"广州市荣誉市民"。 [9]

赞美

播报
编辑
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右一接见陈瑞球先生左一
《孟子.梁惠王》谈及古代的理想社会,以为“五十者可以衣帛”,然後“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如是则王道可致,是为太平盛世。孟子所谓“衣帛,犹今言精美。丝绸服装,可见民生福祉,实由衣著启始,而以教育大业”为终极目标。
董建华与球伯
陈瑞球博士原籍广东省东莞市祖业经营莨纱。凭借纺织世家之独特背景,陈博士深明衣饰于民生至关重要,于1949年创办长江制衣厂,时年二十三,不过弱冠之年,即以实业兴家,由最初百人工厂,演变为上市集团公司,全球雇用员工达一万人,总营业额超过四亿美元,乃现今国际纺织业翘楚,堪称实业传奇。陈博士成功致富,全赖克勤无怠、管理有道、与时俱进、灵活经营,集团业务发展得以蒸蒸日上,兼及纺织、成衣采购、制造、 批发、零售等,外销市场则以欧美日本东南亚地区为主。1987年,集团将批发、零售部门分拆为YGM贸易有限公司,独立上市,店铺多达三百二十间,业务遍布全球。长江制衣集团植根香港,代表著香港传统纺织业之卓.越成就。
陈博士於香港纺织工业卓然有成,显达之时,不忘根本,常思如何保障纺织业商会及工人权益,数十年间,念兹在 兹,无时或忘。六十年代,陈博士成功联同纺织业界商会向政府争取公平分配出口配额; 一九八八年,结合纺纱织布针织漂染成衣等不同范畴之代表商会,和衷共济,成功筹组“香港纺织业联会”,作为纺织及制衣业之代表,就行业发展之整体利益,向政府陈述实况,陈博士获同业推举为首任主席。
至於制衣工人,陈博士亦多所眷顾,为使业内长期服务员工赚取应得报酬,陈博士居中调解,给业界最终达成长期服务金协议。陈博士虽为雇主,然能允执厥中,深受劳资双方信任。陈博士于香港纺织业多所建树,深受业内同仁敬重,曾任香港贸易署纺织业谘询委 员会委员、香港贸易发展局制衣业谘询委员会主席、香港制衣业训练局主席、香港制衣业总商会会长、香港纺织业联会会长,现任该会荣誉主席,地位超然,马首是瞻,展现实业家卓.越的领导才能,团结同业,贡献丰硕。
陈瑞球先生组织香港各界人士
孟子倡言王道,以为人民衣暖温饱,然后开展“庠序之教”。陈博士深得其中要旨, 既见成衣业务日趋成熟,即专注教育方面,先後多次捐献内地及香港多所学校和大专院校,发展教育,明德新民,化泽功深,受惠者包括顺德陈惠南纪念中学、无锡第一中学、 [5]北京大学 [6]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番禺理工学院、东莞理工学院澳门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莘莘学 子,皆蒙沾溉。仅以中文大学为例,陈博士联同家族慈善基金,多次慷慨捐款支持本校中医中药研究所及“博群计划”。中医中药研究所,旨在推动中医中药研究,包括药物鉴证、品质管制、安全保证、临床实验、中药开发、资讯和普及教育等多项工作,陈博士深以为然, 捐赀玉成美事,俾研究所得以一再拓展,本校师生乃至市民大众皆蒙其利,感铭斯切。
“博群计划”让本校学生广泛参与各种社会及公民研究计划,推广社企及企业责任,而透过“博群大讲堂”,邀请到国际知名学者来校演说,庠序之教,木铎铿锵,蔚然可观,陈博士居功至伟。又为庆祝本校五十周年金禧校庆,陈博士再度慷慨捐资,支持无止桥慈善基金与中大合作,安排中大师生,联同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美国史丹福大学及英国牛津大学等合共八十名师生义工,於本年四月赴内地甘肃省陇南市党政村,为当地村民筑建行人便桥,以解决当地村民往返不便之苦,并让学童安全渡河,放心上学。该桥命名为“香港中文大学金禧无止桥”,既有中大建校五十周年而冀望校务持续发展之美意,亦为陈博士对爱妻陈林满珍女士无止思念之寄寓。陈氏伉俪于一九四四年共谐连理,六十多载休戚与共,鹣鲽情深,实为现代美好婚姻之典范,弥足称道。
陈博士慷慨捐赀,支持教育事业,又不囿於地域界限,为使海外华裔大学生了解祖国发展,认识中国文化,陈博士多次资助“海外杰青汇中华”活动,旨在让海外华裔大学生了解现代中国,认识文化根源,决以奖学金形式资助他们走访祖国大地,进行文化交流,了解国情,让这群海外华裔杰青他朝学成能归国,为国家建设提供重要人才,影响深远。“海外杰青汇中华”活动迄今举办了十一届,获资助的杰出华裔大学生已超过千人。
球伯 何厚铧
教育以外,陈博士亦关注国民健康,多番慷慨捐赀内地和香港的医疗机构,包括:东莞市医疗救济基金、广东省视觉眼科学研究所、番禺人民医院建立“陈氏康复中心”、兴建番禺疗养院门诊大楼、香港玛嘉烈医院慈善基金、香港理工大学粤港运动康复中心,广为病者提供适切医疗服务,扶危济困,雪寒碳暖,恩泽广施。
陈博士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乐善好施,於一九八三年获委任为太平绅士,一九八八年获英女皇颁授英国官佐勋章,一九九三年起出任全国政协委员,为期达十年之久;二零零二年获特区政府颁授金紫荆星章,零八年获颁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 [4]以表扬陈博士对国家及香港之非凡贡献。复於二零零一年、零七年及零八年分别获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以表扬其于教育事业之伟大贡献,社会贤达一致推崇,同声称颂。陈博士亦是东莞巿、广州巿、佛山巿及无锡巿的荣誉巿民。
陈瑞球博士是乐善好施的仁德长者,对香港纺织工业作出卓.越贡献的伟大实业家,对国家及香港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慈善家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