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僖)「北部都會區」倡議者、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支持特區政府環境保護署有條件批准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的環評報告,相信報告提出的建議,已經很好地平衡保育與發展的需要,「並不是任由大量土地荒廢就是最好的保育,建立生態公園也許能更好加強雀島承載力,希望環保團體勿再執意反對,拖慢香港的發展。」

劉國勳強調,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將發展成新田科技城,是香港發展大計、「北部都會區」的核心區域,未來的大灣區創科樞紐,如果陷入環評司法覆核的長時間拖延,將會對香港的發展會造成十分負面的影響,「香港經濟正面臨很多挑戰,疫後復甦未如理想,希望環保人士注動保育的同時,亦要平衡香港經濟發展的需要。」

他認為環保署對生態保育已經提出比較全面、有效的措施,「新田科技城涉及200多公傾的濕地以及緩衝地,任由那麼珍貴的土地資源荒廢,並不一定是最好的保育方法。」

劉國勳解釋,環保署提出的先決條件,包括在擬議的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生態友善魚塘建造工程展開之前,不得展開工程項目的填塘工程;設置雀鳥生態走廊;以及成立環境監察小組,小組未來成員會包括環團、社區人士及相關政府部門等,「優化生態環境,也許更能創造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環境,提高雀鳥承載力。」

他希望各環保團體積極參與新的「發展中的保育」模式,而不是執意以荒廢土地為代價的舊有保育模式,「新界東北塱原發展計劃就是很好例子,原本荒廢的農田和濕地,發展同時建立37公頃自然生態公園,較原有濕地還多了8公傾,吸引更多雀鳥和動物繁衍生息。新田科技城規劃亦已十分注重生態保育,有效平衡了發展與保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