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貌焦慮症是甚麼?心理學專家拆解容貌焦慮症狀、自我檢測及改善方法
容貌焦慮症是甚麼?心理學專家拆解容貌焦慮症狀、自我檢測及改善方法

容貌焦慮症是甚麼?心理學專家拆解容貌焦慮症狀、自我檢測及改善方法

28 Jul 2023

你也為外貌感到焦慮嗎?在這個注重外表的「外貌協會」時代,許多人被大眾的審美標準束縛,總對自我外貌感覺不滿及不安。脫下口罩感覺赤裸裸?不化妝不敢出門?沒修圖不敢發文?因為外表而觸發的恥辱感,無形之間令自己在社交場合變得膽怯,甚至生活逐漸被負面情緒吞噬。到底容貌焦慮症是甚麼?我們邀請了註冊臨床心理學家廖嘉敏詳細講解其症狀、自我檢測方法及改善方法。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1

容貌焦慮症是甚麼?

容貌焦慮症是甚麼?一文了解容貌焦慮症狀、成因、自我檢測及自救方法
▲ 韓劇《絕世KOL》劇照

「容貌焦慮」一詞近年來愈來愈常被提及,泛指對自身外貌感到不滿意、缺乏自信,並且容易對外貌細微的瑕疵產生執著,繼而引起焦慮情緒。一般來說,陷入容貌焦慮的人通常對自己的外貌有特別的關注和擔憂。他們可能會擔心他人視線,在社交場合變得膽怯,不套濾鏡便無法拍照,或是沒化妝出門就沒有安全感等。

可是,當容貌焦慮的情緒逐漸變得嚴重,干擾患者的工作、社交生活和人際關係等生活功能時,臨床上會有機會被確診患有「身體臆形症」(Body Dysmorphic Disorder,簡稱 BDD),乃屬強迫症的相關障礙症之一。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2

容貌焦慮症有哪些症狀?

容貌焦慮症是甚麼?一文了解容貌焦慮症狀、成因、自我檢測及自救方法
▲ 韓劇《女神降臨》劇照

患有容貌焦慮症(正式臨床名為「身體臆形症」)的人通常會出現以下的症狀:

1. 對身體外貌有著強烈的自我擔憂和過度的關注

患者對自己的外貌存在持續的、強烈的擔憂和不滿。他們可能對特定的身體部位或多個部位感到極度不滿,認為它們有缺陷或不完美。他們對於自己的外貌有一種無法控制的關注,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檢查、比較和修飾自己的外貌瑕疵。他們可能經常使用鏡子、相機或其他工具檢查自己的外貌,繼而感到焦慮。

2. 自卑感和自我否定

患者可能會認為因外貌缺陷而影響他們的價值和吸引力,所以常常對自己的外貌感到極度的自卑和自我否定,並有可能同時相信其他人也會對他們的外貌感到厭惡或不滿。

容貌焦慮症是甚麼?一文了解容貌焦慮症狀、成因、自我檢測及自救方法
▲ 韓劇《女神降臨》劇照

3. 追求不必要的整容手術

有些患者可能追求不必要的整容手術或其他外貌改變方法,希望整理他們認為的外貌缺陷。然而,這種追求通常是無法滿足他們的擔憂,做完一次又一次手術後,仍然覺得不能達到理想中的完美效果。焦慮感沒有減輕,反而導致低落和無助。

4. 社交退縮和孤立

由於對自己外貌的擔憂和對他人的注意力感到不安,患者可能避免社交場合,甚至可能完全避免和他人互動。這可能導致他們的社交生活受到嚴重的影響,產生孤獨感和孤立感。 

5. 重度焦慮和抑鬱

患者容常常會感到焦慮不安,甚至陷入抑鬱的狀態,出現自殘和自殺念頭等。

如上述症狀經常持續,並開始影響著日常生活功能,如社交關係、就學或就業和心理健康等,便需要尋求專業評估和治療。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任何年齡或性別,都有患上身體臆形症的可能。最常見於青少年,但是成年人和兒童也有可能會患上。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Barbie芭比》對白一針見血 衝擊女性觀眾

容貌焦慮症是甚麼?一文了解容貌焦慮症狀、成因、自我檢測及自救方法

電影《Barbie芭比》好評熱映中,不只服飾及場景令人驚艷,戲內眾多台詞都成為值得深思的動人金句。

「You have to be thin but not too thin and you can never say you wanna be thin, you have to say you wanna be healthy but also you have to be thin.女人必須瘦,又不能太瘦,還不能說想要變瘦,要說『為了健康』,但還是要瘦。」

一針見血的對白衝擊女性觀眾,不禁令人反思女性身材如今已被「瘦就是美」定義。活在別人的標準下很難,一於與素顏、減肥和解,做自己喜歡的自己,坦然活著不是更舒心嗎?

3

容貌焦慮症簡單自我檢測方法

容貌焦慮症是甚麼?一文了解容貌焦慮症狀、成因、自我檢測及自救方法
▲ 韓劇《三十九》劇照

— 經常照鏡子檢查,尋找容貌瑕疵及缺陷?
— 總是覺得自己不好看?
— 過分在意別人對自己外貌的看法?
— 避免處身社交場合,擔心外貌受到評價或攻擊?
— 當別人注視自己會感到恐懼不安,甚至自卑?
— 過度依賴化妝品及美容產品?
— 追求不必要的整容來調整外貌?

 

廖醫生提醒,如留意到自己或身邊的親友們正在經歷著以上所提及的容貌焦慮症症狀,如:對自己的外貌或身體某部位感到極度不滿等,每天花一小時或以上的時間來思考或修飾,而這些經歷亦開始影響著日常生活功能和心理健康時,有可能已受著容貌焦慮症的困擾,建議尋求專業人士(如精神科醫生或臨床心理學家)的評估和建議。只有經過專業的診斷和治療,才能確定是否真的患有容貌焦慮症,並提供適當的支持和幫助。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4

容貌焦慮症患者可因哪些皮膚問題引起?

容貌焦慮症是甚麼?一文了解容貌焦慮症狀、成因、自我檢測及自救方法

容貌焦慮症的患者有可能會因各種皮膚問題而感到焦慮和不滿,這些問題可能被他們視為外貌上的缺陷或不完美。外國的學科研究曾指出受著皮膚問題困擾的患者比起一般的人士引發容貌焦慮症的機會多於五倍*。而其中受著痤瘡、銀屑病(又稱牛皮癬)和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更是高於六倍的機會出現容貌焦慮症的特徵。而多汗症雖與皮膚問題沒有直接關係,但受這個問題困擾的患者也是較容易出現容貌焦慮症的特徵。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皮膚問題並不一定是真正的缺陷或問題,但在容貌焦慮症患者的認知中,它們可能誇大或認為是不可忍受的。容貌焦慮症的關鍵是對自己外貌的異常關注和擔憂,而不僅僅是外貌本身的實際狀態。

*Schut C, Dalgard F, Bewley A et al. Body dysmorphia in common skin diseases: results of an observational, cross‐sectional multicentre study among dermatological outpatients in 17 European countries. Br J Dermatol 2022; 187:115–25.

5

容貌焦慮症如何改善及自救?

容貌焦慮症是甚麼?一文了解容貌焦慮症狀、成因、自我檢測及自救方法
▲ 韓劇《女神降臨》劇照

一般患者未必一開始就覺得需要尋求精神科或心理科治療,他們可能傾向尋求整型外科或其他專科等改善身體部位,但慢慢又會發現怎樣也改善不到不滿的部位,焦慮持續之餘,也會出現情緒低落等情況。以下是一些自救方法:

1. 培養自我接納和自愛

學會接受自己的外貌,並培養自我價值感。專注於身體以外的其他方面,例如興趣、才能、人格特質和成就。

2. 減少與外貌相關的觸發物

試著避免過度檢查自己的外貌,停止比較自己與他人的外貌,避免與外貌相關的媒體、社交平台等。這可以減少對外貌的不正常關注。同時,與家人和朋友分享你的感受和困擾,尋找理解和支持。

3. 培養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規律的睡眠、均衡的飲食、適度的運動和應對壓力的方法(如靜觀、深呼吸、放鬆練習等)有助於維持身心的健康。

4. 尋求專業幫助

常用的治療包括結合藥物和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治療等。心理治療主要幫助患者明白和接受那些他們很在意的身體瑕疵,即使認定身體有瑕疵存在也學習跟它們共處而減低對生活構成的影響,也會探討背後形成這些病徵的源頭,如自信低落等,以更平衡的方式看待自己。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6

網絡新興「美麗羞恥症」一詞,有說此「症狀」比容貌焦慮症更痛苦?

容貌焦慮症是甚麼?一文了解容貌焦慮症狀、成因、自我檢測及自救方法
▲ 韓劇《絕世KOL》劇照

近年網絡新興「美麗羞恥症」這一說法,意指擔心別人過分關注或討論自己的妝容及穿搭、害怕陌生人的側目而感到侷促有壓力,甚至有點害羞、自卑。唯穿著普通樣式服飾、素顏、淡妝,打扮得與眾人相若,不被關注才感覺放鬆自在。

廖醫生表示,不論是臨床上的「容貌焦慮症」或網絡新興術語「美麗羞恥症」,我們不能輕易比較哪種狀況的困擾較大。我們可以做的,是減輕受困者在日常生活中所面對的影響,並且讓他們學習與這些經歷相處。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7

女生如何學懂「美麗並不羞恥」?

容貌焦慮症是甚麼?一文了解容貌焦慮症狀、成因、自我檢測及自救方法
▲ 韓劇《絕世KOL》劇照

1. 接納多元化的美

美麗是多樣的,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美麗之處,無論外貌如何。鼓勵大家從內心開始認識和欣賞自己獨特的特質、外貌和個性。

2. 培養自尊和自信

真正的美麗源於內在的自尊和自信,而非僅僅外貌。關注和發展自己的個人價值、技能和成就,可幫助我們培養內在的自信心,認識到外貌只是我們眾多特質中的一部分,不應成為決定自我價值的唯一標準。

容貌焦慮症是甚麼?一文了解容貌焦慮症狀、成因、自我檢測及自救方法
▲ 韓劇《絕世KOL》劇照

3. 打破社會標籤和刻板印象

社會對美麗的定義常常受到各種刻板印象和偏見的影響。這些定義並不是客觀的評價,而是有機會受商業和媒體的影響。有時候,面對社會對美的期待時,有可能會讓我們感到壓力和困惑。但讓我們有智慧地辨別這些理想化和不真實的呈現,從內心審視自己的價值和美麗。


4. 培養自我關懷

學會尊重和善待自己的身體。身體每個部分都有其獨特的功能和美。培養對自己身體的自我關懷,聆聽它們的需求。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關注飲食、運動和睡眠的平衡,以及滿足身體的需求和界限。

最重要的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美麗而有價值的。每個人的旅程都是獨特的,希望大家也可實現身心健康和積極的自我形象為目標。

容貌焦慮症是甚麼?一文了解容貌焦慮症狀、成因、自我檢測及自救方法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廖嘉敏女士

廖嘉敏女士於公營醫院有超過14年的臨床心理學經驗,為兒童,青少年及成人處理各種情緒問題、心理困擾和適應障礙。2019年成立Healing Journey Psychological Services。

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獲取碩士學位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及副院士

衛生署認可臨床心理學家名冊會員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