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人的保險意識 - 上大人 - udn部落格
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台人的保險意識
2024/04/05 23:55
瀏覽2,215
迴響3
推薦16
引用0

一場地震﹐看到台人對現代風險管理意識十分薄弱。

認識一位於大保險公司當業務主管的仁兄﹐他早年因病過身﹐卻發現他從不買保險﹔家人什麼都拿不到。 台人來加訪親時﹐亦知道訪客的醫療保險必須買﹐但態度是十分可笑﹔他們認為在保險期看一下醫生才能把保費賺回來﹐不然沒病沒痛保費就白給了﹐有大媽竟說當是捐出去了﹗

台灣自稱文明進步﹐但人民的保險意識還是在小兒級﹐ 政府也沒有推動和教育。 新聞只看到一堆想詐保的人﹐他們以為是在買樂透﹐一堆人買了巨額保險後不是自盡就自殘﹐十分勇猛﹔ 但正當必需的保險卻不會買。

保險始自歐美﹐條款世界各地的分別不大﹐保單像賭注一樣﹔買大賠大﹐現只談家居和商店。

台島在地震帶﹐每年沒震上兩三次屬不正常﹐但90%的民居﹐都不會花錢在房屋保險上﹐99%更不會加買地震險。 大樓收了管理費﹐應該一部份用來買大樓結構的保險﹐但地震保險不屬一般保單的範圍﹐還要另外加錢的。 而數層公寓很多只管理電梯維修和一般的清潔﹐外牆和結構很多都是不理的。 

談到家居保險﹐大部份人都說我家沒有什麼值錢的﹐沒有買的必要。 但當居所遭遇意外﹐不能居住時﹐保單就會貼補這段時間在外的食住費用﹐但以保額數目為限。 而附例中的第三者保險﹐更能賠償假如是你家爆炸或火災所引致鄰居的損失。

除了很大的商鋪﹐通常小店是不會買什麼保險的。 但店鋪保險有一條叫Business interruption﹐ 就是賠償那些外來事件引致﹐如停電﹑風暴或暴亂等因素﹐令生意停頓的損失﹐現在地震後那些欲哭無淚的店主﹐都是覺得幸運之神常附體﹐能省就省之人。

網上常說中華文明歷史遠大﹐歐美連屁都沒有﹐但那是神主牌中的成就﹐與現代人無關。 華人要追英趕美﹐先要學習他們有用的東西﹐華人一個比一個會算﹐誰都不會花半毛冤枉錢。 但老外願花大錢的地方﹐必有原因﹐加拿大房屋保險每年近千加元﹐我家數十年未索賠過。 上年大雪﹐溶雪時水滲進了女兒家的廚房﹐保險公司就把廚房差不多翻新了一次﹐光是廚櫃雜物搬進搬出已是大工程。 其實在維修廚房的時間因為不能煮食﹐所有餐費都可拿去報銷的。

想起多年前列治文市有小飛機插進大廈﹐整棟住戶要疏散﹐那時有華人來電問我﹐他沒有買保險怎辦? 我說只能等政府救濟了。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政治
自訂分類:人物
上一則: 兩岸都有媽祖
下一則: 周處除三害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3) :
3樓. MLIN
2024/04/10 07:50
他說的是屋價

其原文是屋價連動 ?   不知屋價意指房價或造價

即便造價表也多年未調整   低於平均營建業界造價  

我在加從事物產保險多年﹐談一下房保。
保險始自英美﹐房保又始自大火﹐所以火險是房保必保的東西。其他保險是另加﹐其中除了有限額還很多是不保的。 地震要另外加錢買﹐保費可能是原保單的一倍﹔而水災是不保的。
保單必需細讀﹐台灣保費便宜是只保居所內的物件﹐傢俱電器能有多少錢? 但多一點都不在賠償範圍內﹐你說有多少金銀珠寶都不會賠的。 假如獨棟住宅買全保那保費就驚人了。 上大人-分裂國家份子2024/04/10 23:10回覆
2樓. MLIN
2024/04/10 07:42
樓下說的稍有誤

地震險與火險綁一起  有其背景因素

也不得不然爾   但與房價無關

有關的是火險保費與房屋造價有關

但時至今日住宅火險費   仍低到不行(內容又豐富)

我連續保了幾十年未中斷


1樓. blackjack
2024/04/06 00:51

我多年前剛退伍時曾進保險業,當時就給自己保了人身保險,至今仍受益一些意外醫療保險,動的手術都有給付,我就很羨慕一些父母老早就替小屁孩保險,他們不必在成年後才開始替自己買。

我認識個朋友多年前因財務困難,沒辦法替自己與小孩同時繳保費,結果居然停了自己的保險,他的小孩就算長大了也比他那時候買保險還便宜,等到他現在要買保險,就是非常重的負擔

至於地震險,台灣實務與火險綁在一起,也跟屋價連動,確實很多人覺得是浪費,該花的錢還是該花,明天與意外誰先到,沒人知道。

很多剛出校門就能進人壽保險當業務﹐但文件就由主管負責﹐為保業績不小會自己和親朋先買。 壽保是儲蓄和保險﹐年紀越小買就越便宜﹐但不必買太多﹐超過了年齡就不必買了。 有人加入興趣組﹐就是為遊說老人買保﹐是沒德沒良心。

房屋和車保不是投資﹐就是為萬一: 自己承受不起的萬一。

上大人-分裂國家份子2024/04/07 11:4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