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法律需求大 內地業界對港法制感興趣 - 20240513 - 港聞 - 每日明報 - 明報新聞網

港聞

港聞二

涉外法律需求大 內地業界對港法制感興趣

【明報專訊】內地近年提出加強涉外法治建設,不同省市律師團體疫後紛紛到訪香港,兩個律師會目前在北京及上海多間頂尖大學法律學院也講解普通法課程。大律師公會主席杜淦堃說,內地對香港普通法制度及大律師出庭經驗很有興趣,也是法律界將香港法律服務延伸到其他地方的契機,「市場是龐大的,香港律師應該把握」。他又指出,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每次訪港,都有找兩個法律專業團體,認為反映中央高度重視和關心香港法律界發展。

未受普通法培訓 與港律師合作空間大

內地法律產業近年高速發展,根據司法部數字,內地截至去年有近65萬名律師,單計廣東省去年已突破7萬人。隨着內地經濟及外交形勢發展,內地近年強調涉外法治人才,司法部推動加強國際法、區域法、比較法人才培訓,到國際組織、跨國企業、仲裁機構、國內外律師事務所合作等。

杜淦堃說,內地在涉外法律需求很大,香港背景令涉外事務機遇比較多,不同的省市也與公會討論是否協助培訓。他解釋,內地律師客戶對涉外涉港民商事有需求,同時內地律師未必受過香港普通法培訓,尤其是跨境糾紛,或多個地域同時啟動程序,香港律師與他們就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內地客戶很多會問:內地出庭出兩日,為什麼香港打10日?」杜舉例說,「去年一宗內地企業證人,不習慣普通法的盤問方式,(他)內地法院打多少官司,點會坐定問同一個證人、問3日?這是否可做多點模擬演練,或(向內地客戶)多解釋?」

冀向內地青年招手 赴各地大學辦課

至於大律師目前考取大灣區律師執業資格,可經過實習等從事特定民事業務,杜淦堃說,現在大律師擔任內地出庭律師,尚不是很常見,「將來的發展如何,我覺得大家都在探索中」。他指出,香港大律師固然不會放棄在香港出庭的機會,同時「如果有機會了解內地制度,這是必須的」,也應該把握機會吸收經驗。

杜說,自己特別希望向內地的年輕人招手,例如公會目前在北京大學法學院合辦普通法課程,疫後復常,再下一城在上海華東政法開設普通法課程,「他們年輕一代律師如果這方面多些接觸,對整個國家將來,他們叫法治建設,基本上就是經驗分享,將來對事情的價值觀都可能有改變」。

(香港怎麼辦)

相關字詞﹕杜淦堃 香港怎麼辦系列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