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

12月7日,泡泡瑪特因一款盲盒產品虛假宣傳被罰20萬上熱搜。

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銷售的SKULLPANDA熊喵熱潮系列個性長襪盲盒,明明宣稱面料成分爲97%棉和3%氨綸,實際上,面料成分含量並未達到這一標準。近日,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管局對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處以20萬元罰款,並責令停止違法行爲。

然而,12月7日,北京商報依然看到上述商品在泡泡瑪特官方旗艦店正常銷售,一款單雙長襪盲盒售價79元。

對於產品被處罰一事,網店客服表示覈實後會進行反饋,但截至發稿時,仍沒有迴音。北京商報同時也聯繫了泡泡瑪特品牌方,對方也未回覆。

該事件激起了不少輿論的關注,在相關視頻下有消費者評論,“早就該查了,買的瑕疵品好多”、“20萬罰的也太少了”。

拆開包裝前無法一睹產品“真容”的泡泡瑪特盲盒,產品質量一直在受到消費者質疑。北京商報在黑貓投訴平臺中看到,與泡泡瑪特相關的投訴多達6232條。

其中最近多一條投訴顯示,12個盲盒裏有5個存在不同程度瑕疵品,且商家承認產品有質量做工問題,但處理上一拖再拖,該投訴已於11月16日顯示處理完成。

作爲中國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藉助MOLLY等知名IP在上市初期的確曾取得過耀眼的成績。2020年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聯交所主板上市,開盤漲100%報77.1港元,總市值達1065億港元。然而,截至12月7日盤中,泡泡瑪特每股報價48港元,市值約686.9億港元,與上市之初相比已縮水近1/3。

除了產品質量遭到質疑外,泡泡瑪特知名IP的“吸金”能力也出現下滑。

據泡泡瑪特上市後的首份財報顯示,2020年來自Molly的收入爲3.57億元,佔營收比爲14.2%,而上年同期來自Molly的收入爲4.56億元,佔比爲27.1%。僅在Molly這一個IP身上,泡泡瑪特就少賺了1億元。

此次被曝出虛假宣傳的長襪盲盒屬於泡泡瑪特推出的新IP SKULLPANDA。泡泡瑪特2021年上半年財報顯示,該IP銷售表現亮眼,已經超過Molly和Dimoo,銷售佔比已高達10.3%。

艾媒諮詢發佈的《2020年中國盲盒用戶購買產品考慮因素分析》顯示,品牌和外觀是盲盒用戶購買的首要考慮因素。超過六成的用戶表示“會根據品牌和外觀來選擇盲盒”。

相較之下,盲盒產品的質量往往在購買時是消費者容易忽略的問題,但質量作爲產品的立身之本實際上是品牌方應關注的重點。

網絡營銷專家張書樂認爲,消費者本身對於盲盒裏物品的材質關心程度並不敏感,更關注盲盒的稀有性和IP展示與結合形態,但材質類問題仍會對品牌形象產生一定影響。泡泡瑪特此次因虛假宣傳被罰實則是給品牌方敲了警鐘,此類事件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發生,否則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認可度會呈指數級下降。

文化產業專家向凱同樣認爲,泡泡瑪特虛假宣傳事件,對於品牌形象來說產生了很大的負面作用。這也拆穿了盲盒領域部分商家重營銷,輕質量的宣傳手段。

向凱指出,盲盒與普通商品相比,具有很強的信息不對稱性,消費者只能依靠商家的廣告宣傳來選購。加之在購買前無法試用、試穿,甚至無法看到產品實際情況如何,這也就加大了消費者拆開包裝後發現有瑕疵、二次銷售甚至不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等問題的風險。

“泡泡瑪特目前實際上正在讓自己的定位升級,從潮流玩具,變成潮流文化,試圖重構自己的定位,即從玩具變成一種文化載體。但在做大做強的同時,更應該嚴把質量關,才能繼續在潮玩領域守住一席之地。”張書樂表示。

記者丨藺雨葳 孔瑤瑤

圖片來源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站、泡泡瑪特官方旗艦店、官方微博

編輯丨張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