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一年有76萬人因為胃食道逆流就醫

文◎盧郁綺

0
1019

  午餐後胸口悶悶的?喉間似乎有嘔酸?那你可能就是「胃食道逆流」!身體消化系統屬於單行道,當我們吃的東西進入食道後,食物會一路被擠壓推進胃中,胃和食道之間有一個閘門叫「賁門」,當食物要進入胃時,它會鬆開以利食物進入,之後便會合起,避免胃中的食物及消化液因胃部蠕動擠壓逆流至食道。

  因為高壓力與低運動量的現代上班族生活,近年臺灣胃食道逆流盛行率上升,根據健保署統計,光是二○一八年就有76萬5,303人因此就醫,許多醫師受訪指出這僅是冰山一角,因為許多臺灣民眾有去藥局購買腸胃成藥的習慣。

  醫界一般推估,臺灣民眾胃食道逆流發生率約莫25~30%,也就是每4人就有1人承受其苦。臺灣逆流性食道炎的發生率與歐美國家相比尚屬偏低,根據《台灣醫界》提供的數據,美國有25~36%的成年人有著胃食道逆流的狀況。

  胃食道逆流除了對個人的生活品質及工作造成影響外,長期胃食道逆流患者,約有1~3%可能發生食道黏膜病變,甚至有可能會在之後轉變成食道腺癌。因此若是懷疑或發覺有胃食道逆流症狀,應盡速至胃腸肝膽科及早治療,也提醒民眾應配置充足的醫療險與癌症險,將自己的醫療風險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