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ard員工為何敢拒絕CEO要求?全因「OKR」績效評估方法|數位時代 BusinessNext
Dcard員工為何敢拒絕CEO要求?全因這個績效管理法
Dcard員工為何敢拒絕CEO要求?全因這個績效管理法

林裕欽是2015年成立的匿名社群平台Dcard(狄卡科技)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現在,Dcard每月瀏覽次數達15億次,在流量排名網站Alexa中排名全台第14名,員工數在2年間從30人躍升到突破100人大關,兩項指標都代表了Dcard急速的擴張企圖。

就算僅有一個小時時間訪問,在林裕欽個性裡具壓倒性比例的邏輯與理性,也能在對談中清楚顯露。似乎任何問題對他來說,都能經過拆解後擊破,即使是難倒許多新創CEO(執行長)的「管理」也一樣。

這並不是說他是個管理天才,林裕欽也遇過與員工理念不合,對方離去的情況。「當時的管理能力不足,但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如果沒有遇到,反而可能是公司沒有成長到我管理能力跟不上,也不是一件好事。」林裕欽說。

克服管理困境的解答,林裕欽認為就是學習,然後成長。

林裕欽_Dcard創辦人_2019_12_31_蔡仁譯攝-2
Dcard(狄卡科技)成立於2015年,圖為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林裕欽。
圖/ 蔡仁譯攝影

專家、同行、同事三個導師教我的事

林裕欽回憶起第一次遭遇管理上的困難,是Dcard團隊規模在30人時。當時所有人都直接向林裕欽報告,然而分給每個人一小時,就占去林裕欽一周工作時數的大半,「這時候需要更多的負責人出來帶人,出現了第一階層的管理職。」不過,走進這時期,Dcard也發生因為理念不合導致員工離職的情況。

「這的確對信心有所打擊,但我也清楚知道要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林裕欽說,他總結了三種方式來培養自我的管理能力。

一是跟專家學習,找尋導師、線上課程、書籍;二是跟同行學習,與其他新創的CEO討論,或參與CEO們的聚會;第三則是跟同事學習,「內部會經常討論,每個決策怎麼做會更好。」

從林裕欽其中一個學習來源,可以一窺他驚人的學習量:在學習App《得到》的2019年年度回顧數據中,林裕欽一共花了47,429分鐘在《得到》上,超越了99.99%的用戶,等同於超越了千萬使用者。

當管理階層變多,就會出現下一階段的管理困難——原先的管理者也要學著幫助其他人成為管理者。

林裕欽強調,公司內所有人都能夠從上述的三個面向去學習,「Dcard會盡量讓每個人都拿到跟CEO一樣的資源。」Dcard提供相當多的學習補助,也會讓員工去參與不論國內外的技術研討會。問到學習補助有沒有上限?「出國預算當然抓比較緊,但其他上限的話……」林裕欽難得想了一下,「我們抓的滿高的。」

林裕欽_Dcard創辦人_2019_12_31_蔡仁譯攝-1
截至2020年1月,Dcard擁有400萬會員,每月不重複訪客為1,500萬人,為全台灣最大的匿名社群平台。
圖/ 蔡仁譯攝影

為何捨棄KPI,而是用OKR作為績效評估?

隨著組織的成長,Dcard也不斷找尋管理績效的方式,常見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關鍵績效指標)當然也在Dcard的評估範圍內。「但我們發現,KPI要訂好很不容易之外,像評估工程師的績效就很困難,因此並沒有採用KPI。」林裕欽說。

所以在2017年4月,林裕欽先從自身開始實驗OKR(目標與關鍵結果),設定「生活更健康、學習更多管理知識」等目標,施行了半年有成效後,10月開始導入公司。

林裕欽認為,OKR與KPI最大的不同,是對於「目標」的理解與追求。如果同樣以「用戶增長」為績效,套用KPI時由於缺乏目標,員工可能會做出短期滿足績效,但長期對品牌有害的行為;但如果是OKR,必須先知道「為什麼」,對Dcard來說,設定績效是為了打造更好的社群討論環境,員工在這個前提下就不會為了滿足績效,而做出對品牌有害的行為。

OKR只在Dcard施行一季的時間,林裕欽就明顯感受到公司氛圍的不同,「因為大家有了一致的目標。」2019年Dcard的戰略為「年輕人都會在Dcard上討論」,成為所有員工們努力的方向。

林裕欽舉了一個例子,當時他曾突發奇想地在公司內提出一些想法,興奮地跑去跟設計部門的主管討論可行性。卻遭到設計部門的主管反問:「這跟OKR的關係是什麼?跟我們的目標相比哪個比較重要?」

「那時候你就知道OKR是個很好的工具,因為我們事前設定的目標夠明確,他連CEO的需求都可以拒絕。」林裕欽笑著說。

最近的健保特約藥局在哪?點擊這個地圖告訴你

對於Dcard的組織成長與績效管理的方針,商業思維學院院長游舒帆表示, 管理績效的方式 與基層理念的一致性也很重要。他指出,如果新創的管理重點在於目標管理跟團隊溝通,OKR的確是可以考慮的工具。但不管是KPI或OKR,若管理層與員工的理念不一致,都是大災難。而組織間目標不一致的問題,很多時候是因為對於「價值」、「重要性」、「優先順序」的認知有出入。

什麼是OKR?

「O」是指目標(objectives)、「KR」則是關鍵結果(key results),它是一項溝通工具,幫助所有人了解最新目標是什麼,由團隊討論出一個周期內定向的大目標,用來告訴大家「我們現在要做什麼?」接著擬定 2~4 個定量的關鍵結果,輔助成員了解「如何達成目標的要求」。

責任編輯:張庭銉、林美欣

關鍵字: #社群媒體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亞灣國際新星孵創計畫開跑! 結合LINE、Google等國際品牌與產業資源,讓世界看見臺灣新創
亞灣國際新星孵創計畫開跑! 結合LINE、Google等國際品牌與產業資源,讓世界看見臺灣新創

創新,是國家前進的最大動力。近年來,臺灣新創蓬勃發展,屢屢在國際舞台創造佳績。而於5月20日上任的總統賴清德,亦積極投資下一代創新科技,期望打造「創新創業雨林生態系」,讓臺灣的新創能量被世界看見。

對此,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持續推動「新興數位內容技術人才培訓與國際合製推動計畫」,並為了呼應國家重點擘劃的大南方政策,今年特別結合產業資源和國際平台品牌,推出為期半年的「亞灣國際新星孵創計畫」,致力透過業師輔導與團隊初選、亞灣新星孵創大會(Pitch Day)、國際競賽、開發者大會、創新創業落地等豐富資源和階段性的輔導,加速新創團隊落地創新數位內容和產品的速度,並接軌國際。

計畫採團隊制,分為「遊戲」和「數位」兩組,只要是成立時間在七年內的新創團隊,亦有成品(發行兩年內)或半成品的數位遊戲、數位內容科技產品或服務概念,都歡迎報名參加。遊戲組主要瞄準開發具有創新、互動和娛樂性電腦遊戲、手機遊戲、家用遊戲機遊戲開發的團隊;數位組則聚焦數位內容科技相關技術,在所在領域推出的創新應用服務與產品,並不限任何特定的科技類別。

報名資格.jpg
圖/ 台北市電腦公會

產業龍頭、國際平台業師齊聚 分享第一手經驗

團隊報名後,首先會接受強大的業師群輔導,像是來自Google、LINE等國際平台的業師,會針對Google廣告投放、YouTube社群行銷、Google Cloud、AI、LINE 生態系與平台資源等議題,提供新創團隊進入國際平台的輔導;計畫也與台北遊戲開發者論壇(TGDF)合作,透過邀請海內外的開發者,以現場實體、線上演講的方式,向新創團隊分享第一手開發經驗。對於AI 輔助創作和應用、發行商業授權談判等熱門議題,計畫也會安排專家與熱愛遊戲的開發者、產業廠商,進行交流。

投影片2.jpg
圖/ 台北市電腦公會

而經過業師初選、進入亞灣新星孵創大會(Pitch Day)後,則有來自國際平台、產業龍頭的高階經理人評審,針對團隊的創新性、市場潛力、技術實現和商業模式等各個面向,提出寶貴建議。通過提案的團隊,不僅能獲得5萬元的創業提案支持經費,還享有前進Google Hatcher Show孵創計畫和LINE PROTOSTAR 新星計劃的綠色通道。同時,團隊也能參加2024的亞灣開發者大會,尋求創業資金、商業合作的各種可能。

除了Google Hatcher Show、LINE PROTOSTAR、台北遊戲開發者論壇(TGDF)、亞灣開發者大會等資源之外,亞灣國際新星孵創計畫另外會透過方方面面的創新創業資源,例如高雄夢想方舟(CG Ark)、專業設備,以及市場推廣、企業媒合、國際工作坊、技術課程等,輔導新創團隊落地亞灣、接軌國際。

本計畫即日起徵件至113年6月21日止,6月3日將辦理徵件說明會,歡迎有興趣的新創團隊一同參與瞭解!一同壯大創新能量,讓世界看見臺灣的無限可能。

6/3 說明會報名連結:
https://seminars.tca.org.tw/D18n00262.aspx

計畫報名連結:
https://seminars.tca.org.tw/D18n00254.aspx

瞭解更多資訊:https://seminars.tca.org.tw/D18n00254.aspx

【申請須知、提案規劃書範本、懶人包下載】

報名方式.jpg
圖/ 台北市電腦公會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Be Young and Beyond  引領台灣破浪的創業家們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