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零垃圾時代》如何讓垃圾變資源? | 數位專題 | P#新聞實驗室 x 我們的島
Link copied !


邁向零垃圾 如何讓垃圾變資源?

最後更新時間 2020/12/11
Scroll
2021年開始,全台的24座焚化廠將有14座進入整備工程期,垃圾危機一觸即發。
然而,目前進場的垃圾,有許多是根本就不該進焚化爐的廢棄物。
根據環保署2019年的垃圾性質分析報告,焚化爐的垃圾中近四成是紙類,其次是廚餘約占三成,塑膠類也有近兩成。
讓垃圾分類、分流處理,到該去的地方,才有機會從根本解決垃圾爆量危機。
廚餘出路
焚化廠處理含水量高的廚餘,不僅會降低燃燒效率,且因其鹽分含量高,燃燒過程中容易產生有毒物質戴奧辛,對於焚化爐的污染控制和運轉產生不利影響。 環保署早在2003年就公告,廚餘屬於一般廢棄物中應回收物,然而根據環保署歷年報告,焚化垃圾中仍有三成為廚餘,比例一直無法降低。過往廚餘處理方式也只有熟廚餘養豬、生廚餘堆肥兩道路徑,但現在都碰上瓶頸。
過去熟廚餘再利用來餵豬,但近年因養豬場減少,加上非洲豬瘟疫情影響,回收量持續下降。至於堆肥用的生廚餘,需要相當的時間與空間,除了空間難覓,堆肥所產生的臭味也屢遭民眾抗議,再加上公民營堆肥場處理量能有限,最後只能將生廚餘送進焚化爐。 不過2020年開始,廚餘處理逐漸邁出新方向。
01
高效廚餘處理養益生菌加速堆肥
2020年5月,台灣第一座高效廚餘處理廠在新竹市正式運轉,生、熟廚餘都可進高效處理廠處理,而處理過程幾乎沒有臭味外溢。
我就是把正確的菌種組合找出來,然後加上非常多數目字的微生物,一起來合作,所以以傳統的堆肥場如果需要三個月的話,基本上我們用24小時的時間就把所謂易分解的部分把它分解掉,作為微生物的食物。
吳峻宇 高效廚餘處理廠副總
吳峻宇說,能快速提高廚餘處理效率的關鍵就在多種益生菌,他表示:「我們的目標不僅是處理廚餘,而是讓我們的益生菌,因為廚餘而得到餵養。」
經益生菌處理的廚餘作為肥料投放到農田後,讓酵母菌、放線菌及木黴菌(深色處)等益菌成為優勢菌種,除了能抑制壞菌,也能減少殺菌劑的使用。
這套系統每日可處理新竹市廚餘約12噸,業者也和附近的農村合作,以廚餘做成的益生菌堆肥種植蔬菜,讓來自土地的養分再回歸土地。 除了新竹市,環保署也補助桃園市、花蓮縣共十個縣市設置高效廚餘處理設施,預計在2020年年底前陸續完成,每日可增加283噸的處理量。 不過,相較於傳統堆肥或養豬,高效處理廠的成本較昂貴,以新竹市高效處理廠為例,一噸廚餘處理費用為1400多元。另一方面,發酵後的堆肥是否能真正符合農民需要、有沒有市場價值,是未來能否普及的重要因素。
02
生質能發電如何去化仍是問題
台中市雖然擁有四座堆肥場,但每日處理量只有30噸左右,剩下無法處理的生廚餘都進入焚化爐。根據台中市環保局資料,台中市垃圾成分中生廚餘就占了兩成,這些生廚餘送進焚化爐,不但排擠其他垃圾處理空間,每噸還要付出2150元處理費。
廚餘送到焚化爐去燒,每噸要付2150元,但送到生質能廠每噸只要1000元,不但省錢,焚化爐又可以多處理一噸垃圾。
萬滋澤 台中市環保局廢棄物管理科長
台中外埔生質能廠自2019年開始運作,生廚餘終於有循環利用的管道。台中市環保局廢棄物管理科長萬滋澤說明,廚餘經由厭氧發酵產生沼氣,可以供應600千瓦的沼氣發電系統產生穩定的電力。
萬滋澤表示,2020年一到八月,台中市的廚餘回收率從2019年的4%提升到7%以上。除此之外,比起每噸2150元的焚化處理費,送到生質能廠每噸處理僅需1000元,不但省錢,焚化爐又多出空間可以處理其他垃圾。 不過,發電後剩下的沼渣、沼液雖然是有機資材,但限於法規還無法直接使用。台中市環保局正在外埔進行田間實驗,希望未來沼液、沼渣能通過農委會審查,取得肥料登記許可,讓農民能使用,廚餘生質能的循環才算完整。
除了台中外埔,桃園市的生質能廠預計2021年運轉,台北市、台南市及高雄市都還在規劃中。而沼渣、沼液能不能建立去化管道?做為肥料或有機資材販售使用,法規的腳步能不能跟上?是未來生質能廠都會面臨的問題。
03
黑水虻食量驚人1克卵可去化29公斤廚餘
雲林縣口湖鄉因為垃圾外運出問題,轉運場垃圾一度堆積如山,最後由中央協助調度,垃圾終於得以外運,這也讓鄉公所和清潔隊必須面對垃圾減量的議題。
我們的垃圾都是外運給其他縣市焚化爐代燒,所以我們要思考,如何讓我們的垃圾變成受歡迎。
林哲凌 雲林縣口湖鄉鄉長
而讓垃圾受歡迎的第一步,就是減少垃圾中的廚餘量。 雲林縣政府因為非洲豬瘟疫情考量,2019年宣布禁止廚餘養豬,為了替廚餘找出路,口湖清潔隊去年開始養殖黑水虻。為了學習黑水虻養殖技術,口湖清潔隊特地前往嘉義邑米社大取經,以黑水虻處理全鄉的廚餘。
口湖鄉清潔隊隊長林嘉億表示,每1公克黑水虻卵成長成蟲的整個生命週期,可以消化29公斤的廚餘。清潔隊員將這些蟲餵雞,而黑水虻消化後的廚餘則是富含養分的有機資材,清潔隊用來種植各種景觀植物。 為鼓勵鄉民將廚餘和垃圾分開,鄉公所正規劃獎勵機制,廚餘回收將比照資源回收物,民眾回收廚餘就能累積點數,用以兌換黑水虻有機資材,或是清潔隊栽植的各種盆栽。
04
廚餘處理新突破法規、設備量未跟上
廚餘回收邁出新步伐,但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擔憂緩不濟急,目前的設備量不足以應付廚餘量。謝和霖推估,回收廚餘量含養豬及堆肥使用兩個去化管道,一天約僅消化掉1400多噸,至少還有4000噸被送往焚化爐,謝和霖表示:「如果我們把丟到焚化爐的廚餘都回收出來,我們的廚餘處理設施根本遠遠不足。」 在環保署「多元垃圾處理計畫」中,環保署撥出16.2億補助各縣市推動廚餘回收再利用,推動例如破碎脫水設備、高效處理廠及廚餘生質能廠等設施。根據環保署資料,預計到2022年底廚餘處理量可以再增加1000噸,但謝和霖指出包括台北市、台南市、高雄市等廚餘生質能廠都沒有定案,2022年底要達到目標恐怕是太過樂觀。 相較於大型生質能廠,高效廚餘處理廠規模較小,不需大片用地,學校、社區都可以設置,推動起來相對容易,然而製成的堆肥品質是否能滿足農民的需求,是後續是否能順利推廣的關鍵。
減廢溯源
01
加強細分類 提高再利用率
資源回收物在回收階段分得越精細,能夠做成再生料的品質會越好,資源被循環利用的次數越多,就可以減少垃圾焚化量。 台東大學教授劉炯錫是東海國宅住戶,在還沒有設置細分類回收之前,東海國宅只有粗分成垃圾、廚餘和資收物三種,垃圾子車常常爆滿,而混雜的資源回收物,也造成回收人員的麻煩。 2019年底,劉炯錫在東海國宅推動細分類回收,從回收商的角度來規劃回收分類方式,他舉例:「紙就分成三種,紙板、紙餐盒跟一般紙類,塑膠又分成寶特瓶、其他塑膠瓶、薄片塑膠、硬塑膠等等,將資收物分成二十幾類。」
剛開始實施細分類時,居民有時還會搞不清楚要怎麼丟,但半年過去大家已經非常熟練。
劉炯錫觀察,自從實施細分類後,社區垃圾量減少六成左右。他也希望東海國宅的成功案例,能繼續推廣到其他社區。目前除了東海國宅,台北市景美清潔隊也設有細分類回收站。 環保署也注意到細分類的必要性,預計從2020年開始四年內投入8億元,協助各鄉鎮清潔隊建立細分類回收場。
02
垃圾費隨袋徵收落實使用者付費
要如何讓更多民眾確實地將廚餘和垃圾分開、做好細分類回收?最簡單的方案——垃圾費隨袋徵收。 看守台灣協會在2020年9月做的網路連署顯示,支持隨袋徵收的民眾以雙北居多,其中大部分填答問卷者表示,實施隨袋徵收後,自己的家戶垃圾量明顯減少。 依據雙北環保局資料,實施垃圾處理費隨袋徵收後,台北市垃圾減量約三成五,而新北市垃圾量從平均每日2500噸減少為1500噸,大降四成。
全台灣目前只有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石岡區採垃圾費隨袋徵收,其他縣市仍是隨水費徵收。
除了有效降低家戶垃圾量,事實上,「用多少,付多少」對民眾而言也是較公平且更省荷包的方式。以新北市為例,實施隨袋徵收後,平均每戶每年負擔的垃圾處理費從1300降到390元。 2016年,當時的環保署長李應元曾宣布擴大推動垃圾費隨袋徵收,在2017年至少會增加一個縣市實施,不過至今除了桃園市有意在八德等地試辦,大部分縣市政府因為考量財政、民眾習慣等因素,對垃圾費隨袋徵收仍抱持觀望態度,這也是垃圾減量始終無法更進一步的原因。
零廢棄時代
二十多年前,台灣許多鄉鎮曾爆發一波垃圾大戰,垃圾棄置在河畔海邊、甚至在大街小巷。之後,焚化廠開始興建、運轉,我們以為垃圾處理不再是問題,垃圾成山早已是上個世紀的往事。 且根據環保署資料,台灣的資源回收率達到55%,被國際媒體視為「垃圾處理天才」(The World's Geniuses of Garbage Disposal)。然而到了2020年,垃圾山又悄然占據山頭、海邊,變成一處處的非天然造景。
當我們實際走訪焚化廠及掩埋場,看見廢棄物中仍混雜著不少本來應該回收的物質,看見清運業者徒手從一包包垃圾中,再挑出塑膠瓶罐、廚餘,才赫然發現,過了二十年,我們在垃圾減量的努力,和垃圾處理方式上,其實並沒有前進得太遠。 眼下巨大的垃圾山,暴露出長久以來廚餘、資源回收和事業廢棄物處理系統的不足。它們越高,就越提醒著我們,別以為坐擁焚化廠或掩埋場,垃圾問題就一勞永逸,這已經是上個世紀的思維。 如何化垃圾危機成為循環經濟的轉機,考驗著政府和民眾,走向零廢棄的決心和意志。
專文分析》垃圾滿島-台灣燒不盡的廢棄物困境
閱讀更多